网罗天下奇闻,与您一起分享,大家好,我们又见面啦。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奇闻怪事,不管是人或者事,都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也希望这些事情可以给你带来一些酸甜苦辣,让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

自从被创立之后,科举便成为了古代王朝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古代的文人士子更是对此趋之若鹜。而在漫长的科举岁月中,即诞生了“范进中举”这样的悲剧,同样也诞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以下简单分享几例:

柳开:千轴不如一书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由于刚刚得以推行,很多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当时,州县考试被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又称礼部式。而在当时的礼部式,还没有采用后来的糊名制度,主考官除了要考察考生的试卷之外,往往还会参考考生平日里的作品和才誉。

于是乎,考生们为了增加自己高中的几率,往往都会将自己平日里的诗文进行编辑,写成卷轴或抄成书册,考试之时便送呈公卿士族,为的便是能够获取推荐,这被称为“行卷”。一直到宋初,这种风气仍然极为流行。

柳开在参加科举之时,便穿着士人襴衫,用独轮车推着自己的上千轴作品,径直前往考官帘前。当时周围还有很多考生,每人手中都捧着或者抱着一些自己的作品,唯独有一位名叫张景的考生,手中却仅有薄薄的一页纸。

柳开见大家的文章都没有自己多,便心中暗喜。然而,等到发榜之时,张景的名次却居于柳开之上,原来张景虽然只带了一篇自己的文章,但却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柳开虽然送来了上千作品,却参差不齐。于是,时人都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李林甫:历史上唯一一次零录取

李林甫作为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虽然位居高位,却才疏学浅,乃是当时著名的错字先生。其执掌吏部时,候选官员严迥的判语中有“杕杜”二字,结果李林甫不认识“杕”字,反问吏部侍郎“这里写的‘杖杜’是什么意思”,因而得了一个“杖杜宰相”的外号。之后,又因错将“弄璋”写成“弄獐”,而得了一个“弄獐宰相”的外号。

李林甫影视形象

李林甫不仅才疏学浅,更是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打击异己,当真是一位奸相。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欲广求天下之士”,便下诏开科取士,于是全国各地的知名才子便纷纷赶赴京城参加“制举”(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考试,其中便有著名诗人杜甫。

李林甫担心考生在考试时借机讽刺自己的恶行,于是便建议。“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在李林甫的建议下,唐玄宗便下令各郡县长官对应试的考生进行“精加试练”,挑选出有真才实学之人,再由尚书省进行复试,由御史中丞监督。

而这主持复试之人,自然就是李林甫了,于是千里迢迢赶到京城的各地学子,经过“诗、赋、论”等科目的选拔之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高中。李林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向唐玄宗上书说,“恭喜陛下,看来天下已经没有遗漏的贤者了。”

这应该是科举考试以来,历史上唯一一次零录取的科举考试了,堪称奇迹。

赵匡胤:靠打架决定状元

赵匡胤在开宝六年(973年)时,正式揭开了殿试的序幕,然而就是这位改良了科举考试的皇帝,竟然也曾闹出一个大笑话。这是宋朝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记载的一件趣事。

能够入选殿试之人,那定然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赵匡胤一个当兵的出身,怎么可能分辨出高下。于是他便想了一个办法,谁能够第一个交卷,那么谁就是状元,因而当时出现了“每以先进卷子者赐第一人及第”的景象。

时间来到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主持殿试,下面的考生们那叫一个紧张啊,不仅文章要写的好,而且还要写的快。结果,王嗣宗和陈识两名考生几乎同时写完,然后两人抓起卷子就拼命往前跑,结果竟然又一起将卷子交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影视形象

赵匡胤看着气喘吁吁的两人,心想状元只有一个,这可咋整。于是,这位武将出身的皇帝又想出了一个损招,看着两人道,“你俩打一架吧,谁打赢了状元便是谁的”。

虽然这个命令有些不靠谱,但毕竟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两个书生也不敢怠慢,只好赤手空拳的打在了一起。最终,王嗣宗成功把陈识揍的趴在了地上,从而成为了状元。

以上便是我所知道的三件科举趣事,大家还有哪些有关科举的有趣故事,欢迎评论分享。

背诵六十多万字只能当个秀才,一张图告诉你古代科举有多难!语文课上学到《范进中举》,大家都看到了趋炎附势的炎凉世风,但却并没有感受到范进喜极而疯的心理历程。因为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与现代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相比,科举考试究竟有多难!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五十岁的范进是大龄考生吗?

先不说范进,二十九岁的白居易高中进士,大雁塔下,白居易如此写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二十九岁还“最少年”?你的确没有听错。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类:一类叫常科,一类叫制科。

“常科”就是每年都会分期举行的考试,主要有“明经”和“进士”两种。

“明经”主要考记忆力,类似于现在的填空、简答,但考的内容,却不仅仅现能比得了的:大经、中经、小经。

大经是《礼记》、《左传》,中经是《诗经》、《周礼》、《仪礼》,小经是《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从这九本近70万字里面随机抽查任意语句考查。

除此之外,还有两本必考的经书是《孝经》和《论语》。然而这些,只是小试牛刀,大头还在后面:“进士”的考试内容有五十多种,范围涵盖经书、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甚至还有一些道家的文化。

这也直接簇生了当时坊间的名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所以屡战屡败的范进,在当时也只是高出平均年龄数岁!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即使科举之路一路顺利,考取到进士也至少需要四十岁,因此“十年之间,三登科第”便是白居易除诗篇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了。

然而,即使像白居易一样天赋秉承,连过“县试”、“州试”和“进士”三道大关,也并不能直接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一次选拔考试,这个考试非常严格,想当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考了四次才通过。

另外不要忘了,这仅仅是常科,还有通过率最低的制科:“制科”是唐朝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制科考试最重要的项目是“试策”,就是针对皇帝的提问,做出自己的对策。其通过率之低,若从乡试算起,低至十万分之十二!

若从时间上来看,这个数据将更加直观: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的的1300多年间,仅仅五百余人高中状元,而这五百多人,均是从白丁——童生——生员——举人——贡士一步一步晋升的。

其间,他们需要经历进学、童试、院试、府试、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共计八次大大小小的晋升考试,最终在进士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才能获得八品以上的官……

所以,现在的“985”高校学生,若以古代的科举流程和录取比例为参照,甚至连个秀才都算不上!

一不小心又划到底部了,谢谢各位点进小编的文章,小编分享这篇文章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最后总结你究竟get到了几点?满满的信息量是不是满足了你那颗八卦的小心灵?还不够?不急不急,我们将用最走心的娱乐态度为小主们每天搜罗最有趣新鲜的娱乐资讯,喜欢就快加关注吧!对以上事件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评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1.《舜网 高考结束了,大家知道古代科举发生过哪些趣事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舜网 高考结束了,大家知道古代科举发生过哪些趣事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