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八年(612)正月初一,经过一年的准备后,人、粮、武器、辎重全部到达涿郡,只等隋炀帝发布最后的决定。

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一场不败的战争。不过,隋炀帝有一丝不安,他总觉得部分朝臣的心思和他不在同一个频道,因此想要搞个小范围的测试。他找来了昔日的太史令,如今的合水县令庚质(隋炀帝的熟人)。

隋炀帝问道:“庚爱卿,高句丽只不过是一个小郡,朕如今率领大军前来征伐,你认为朕的胜算如何?”

庚质:“咱们大隋当然打得过,但是臣不希望陛下亲临前线。”

隋炀帝显得很不高兴,严肃地说道:“朕已经昭告天下,眼下又在涿郡集结大军,难道还没有看到敌军就要率先撤退吗?”

庚质小心措辞:“陛下,战事变化多端,如果打不赢的话,是会影响天子威信的,您只需要派大将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必定能够一举攻克。正所谓兵贵神速,迟缓则会无功而返啊。”

隋炀帝:“爱卿,既然你害怕,那就不用随驾了!”

客观地说,隋炀帝对庚质的发言非常失望,失望透顶。关键时刻,好朋友是用来泼冷水的吗?是让我深陷尴尬处境的吗?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决心不可能动摇,他的想法很简单,在出发之前和大臣们统一思想,顺便讨一个好彩头,没曾想却遭到一顿抢白。

隋炀帝想骂人,也想杀人,不过看了看庚质,还是不太忍心。就在此时,右尚方署监事(掌管皇帝御用器物的官职)耿询跳了出来,他苦谏隋炀帝,希望皇帝能够留在涿郡,不要御驾亲征,以身犯险。

这个台阶给的,完全是量身定做,恰到好处啊。

隋炀帝:“卫士何在!征伐高句丽在即,耿询却长他人志气,灭我大隋的威风,实在是可恶至极,把他拉出去砍了,以儆效尤!”

客观地说,不管是庚质,还是耿询,都不应该拦着隋炀帝。

想想看,隋炀帝御驾亲征,并不是上阵杀敌。再者说,大隋有百万大军,而且处于攻势,隋炀帝的人身安全毫无问题啊。隋炀帝是个心思细腻之人,从他的安排看来,每一步都若合符节,大臣没弄懂隋炀帝的意图就随意发言,是邀名买直还是另有担心,我们不得而知。

总而言之,大敌当前,灭自家威风就是罪大恶极。如果换成其他脾气暴躁的武将,劝谏之人恐怕早已经身首异处了。凭隋炀帝的身份,想要杀人泄愤,杀鸡儆猴,谁也挡不住。可是在大臣的劝谏下,他还是宽大为怀,释放了耿询。

隋大业八年(612)正月初二,隋炀帝正式下诏:

大隋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十二道。

大隋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目施、带方、襄平十二道。

两军先在平壤城下会师,然后一起进攻,拿下平壤城。

隋炀帝亲自为二十四军挑选了正职大将军一名,亚将一名,并组建了四十队骑兵,八十队步兵,每队一百人。值得注意的是,隋炀帝还给每路大军配备了受降使者,这个使者不受任何军事长官的指挥,他的使命就是负责接纳受降的人。

隋大业八年(612)正月初三,第一支军队正式开拔,往后每日出发一军,两军相隔四十里,整个军队完全开拔,前后共用了四十余天。据史料记载,隋炀帝的大军总共是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一路上首尾相接,旌旗蔽日,鼓角相闻,浩浩荡荡,成为中国历史上外族征战最隆重的一次。

说得夸张点,一百多万人,一人丢块砖,高句丽人恐怕也会应接不暇。问题是,此次军事行动的最高统帅是隋炀帝,他的心思直接决定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走向,那么他到底想要打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呢?

诏书写得很清楚:天罚有罪,本在元恶,人之多僻,胁从罔治。

意思就是,所有的罪孽都有一个元凶巨恶,高元就是隋炀帝最想打击的人,至于其余的部族和士兵们,都不属于大隋打击的范围。

诏书还写了:若高元泥首辕门,自归司寇,即宜解缚焚榇,弘之以恩。

意思就是,如果高元能够负荆请罪,答应向大隋称臣纳贡,隋炀帝依旧可以对他网开一面。

这就麻烦了,在隋炀帝的眼里,弄死高元,甚至消灭高句丽都只是分分钟的事儿,因此并不是他此行的目的。隋炀帝的理想是用大隋的百万雄兵和经济实力作后盾,从道义和天威上彻底征服四海八荒的政权,使得万国来朝。

这恐怕是杨广发动中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外族征战,最后却只用了三十五万大军的根本原因吧。同时也是杨广御驾亲征,却放弃出奇制胜、兵行诡道的用兵理念,主张兴仁义之师,堂堂正正攻打高句丽的根本原因吧。

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世之功,成就千古一帝的美名,你值得拥有。

军队开拔之后,隋炀帝再次下诏:

朕征伐高句丽,全国上下莫不协助,朝廷文武亦尽心尽力,普通百姓舍家弃口,家里很少再有余粮,这些情况朕都非常清楚。因此,诸县的郡守们,你们要多多照顾这些出人出力的家庭,如果家里粮食缺乏,从国库拨给即可,如果家里有土地,但是身体不好的,号令那些富裕之家帮他们打理田地。朝廷攻伐高句丽期间,各地官员务必保证留守的妇幼老小有饭吃。

这些都是隋炀帝的诏书所写,不容争辩。

隋大业八年(612)三月十四日,隋军数十万将士来到了辽河边上,准备过河决战。

在此之前,隋文帝杨坚派了三十万大军前来,还没到达高句丽本土,高元就吓得神经衰弱,连忙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如今,隋炀帝御驾亲征,带领百万雄兵压境,高元反倒是威武不屈,还在辽河的对岸布置了数万兵力,打算防御大隋的进攻。不得不说,高元似乎很有个性,表现得有些卓尔不群啊。

辽水之侧,隋炀帝要面对东征以来的第一个难题:兵半渡而被击。

辽河的宽度,最窄的地方大概有一百米左右,凭当时的人力和物力,要过河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儿,隋炀帝传下命令,让建筑大师宇文恺在辽河比较浅的水流上建造了三座巨大的浮桥,意图送大军顺利过河。

宇文恺不愧为建筑大师,他并没有从辽河西岸一路向东岸搭桥,而是将整个大桥拆分为几大段,造完之后再合起来,利用河水的浮力推送到河的对岸。

浮桥很快就搭建完成。

悲剧的是,当隋军把浮桥推送到对岸的时候,尴尬的一幕出现了:由于对距离的估算出现失误,宇文恺建造的浮桥似乎有点短,送到对面的时候,浮桥和岸边还差四米左右,根本就够不着岸。

这也就意味着,浮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士兵们如果想拿下岸上的守军,就必须跳到辽水之中和高句丽士兵短兵相接,以低打高。

浮桥还没搭建完,就已经有人冲到了岸上。

此人名叫麦铁杖,土匪出身,武功奇高无比,后来被官府收编,被封为左屯卫大将军。当时,他带着麦孟才、麦仲才、麦季才三个儿子冲上高地,杀的敌军尸横遍野,已经为大军撕开了一道防御缺口。

遗憾的是,后面的浮桥迟迟没有到位,援军一直没有跟上节奏。

再看看高句丽士兵,前仆后继,玩儿命似的狂冲,再加上有弓箭掩护,麦铁杖等人开始招架不住了。高句丽人利用以高打低的位置优势,拿着长杆武器一顿猛戳,隋军将士相继曝尸,顺着辽河之水漂浮而去,现场触目惊心。

据史料记载,一直到麦铁杖被杀身亡,他都未曾后退半步。

所谓的忠肝义胆,英雄气概,就是用自己的性命去维护忠诚和使命。

辽水之战,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虎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等大批将士当场力战身亡,而隋军却不能前进半步。

隋炀帝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辽水遭遇第一场滑铁卢,他听闻麦铁杖等人战死,痛哭流涕,伤心欲绝,当即命人将三座浮桥撤回,暂缓了此次进攻。

隋炀帝并没有处罚任何人。在他看来,将士们因为兵败辽水而蒙受的屈辱,为战死的同袍心生的愤怒才是最可怕的力量。

随后,隋炀帝准备了一笔巨额资金,让使者带往高句丽军中,将麦铁杖等人的尸首换了回来,并下诏追封他为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并大肆追封了此次战役中死去的将士。

隋军虽然眼下失利,可并不影响征讨高句丽的大局。

接下来的几天,隋炀帝撤掉宇文恺,命少府监(皇家首席工程师)何稠又修造了两座长的浮桥,隋军这才顺利渡河,与高句丽大军痛痛快快地战了一场,最终斩首万余,并乘势将辽东城围了起来。

所谓的辽东城,其实是辽水东边的一座城池,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境内。中原政权失去对辽东地区的控制后,高句丽霸占了此地,辽东城便是他们控制辽水附近城池的桥头堡。

辽东城究竟是归属大隋,还是归属高句丽呢?在隋朝官员的眼里,辽东必然是中原的地盘,可中原政权远在千里之外,有点儿鞭长莫及,力不从心,这才导致高句丽长期霸占着辽东,他们也没办法啊。

辽水之战,隋炀帝感怀不已,最终传下诏书,宣布大赦天下,并派遣刑部尚书卫文升、尚书右丞刘士龙二人前去安抚辽东百姓,免除了他们十年的赋税,并建置了辽东郡,用来管理辽水附近的地方。

辽东城已经被团团围住,可以直接开干了吧?遗憾的是,主帅们没有决定权,因为老板亲临现场,打与不打,如何打,都要由老板亲自定夺。

隋炀帝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辽东城被数十万大军围住,迟早会陷落,不必急于一时,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教育一下番邦首领如何畏惧天朝上国。

随后,隋炀帝召来了高句丽战役的特邀嘉宾,西突厥的曷萨那可汗,以及高昌国王麴伯雅,表示由他做东,请大家看一场围攻辽东城的好戏。

不得不说,隋炀帝有点儿膨胀,有点儿嘚瑟。他想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中原“杀鸡儆猴”的优秀文化,好让周边小国感受一下大隋无与伦比的军威,也让他们明白和大隋皇帝作对的悲惨下场。

隋大业八年(612)五月,辽东城攻坚战开始了。

这本来是一场轻而易举地屠杀,可隋炀帝却在进攻之前再度重申了他的作战思想:兄弟们!咱们不远千里地征伐高句丽,不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功名,而是吊民伐罪(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吊民伐罪,听起来就是高大上的战争宣言,饱含着正义和使命。

想当年,周武王姬发攻打商纣王,就是用的这样的战争口号。

隋炀帝为了贯彻“吊民伐罪”的思想,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想要靠单打独斗,孤军深入来建立功名的,朕坚决不答应。如果还有谁没明白朕的意思,朕可以给你办一场单独的培训。

第二,朕将大军分为三路,你们一旦决定进军,就要三路人马相互配合,绝对不允许孤军深入,以身犯险。

第三,任何军事行动的决策,都需要提前奏报给朕,绝对不允许擅自行事。

杨广啊,这究竟是打仗,还是过家家啊?

说完了吗?完了就准备出发了。

等等!朕还有最后一条要求:如果高句丽的守军宣布投降,各路大军必须停止进攻,等待朝廷派遣使者前去交涉。

诸位将领集体晕倒,顿觉无语啊。

隋炀帝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在辽东城外屡次强调不可擅自进军的军令,成为自己的一根吊命索,也顺势埋葬了一个伟大的王朝。

进攻辽东城的军令下达之后,城内很快就举起白旗,表示愿意投降。

诸位将领蒙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接受投降,还是继续占领城池呢?

按照教科书上的打法,必须从身体和心理上实施双重打击,让敌人毫无还手之力,才可以称得上漂亮的完胜。如果不把大军开进城池,活捉敌军主将,城内举白旗的行为就是一种玩笑而已,完全是考验对方脸皮的厚度。

然而,隋炀帝的圣旨犹如地狱洪钟,在他们耳边不断地响彻。

将士们都只有一条性命,没人敢站出来质疑皇帝的权威。据史料记载,他们绕着辽东城转了一圈,最终决定依照军令,停止进攻,并派人给隋炀帝报信,征询接下来的作战策略。

问题是,隋炀帝此刻正在辽水边上,和少数民族的首领们聊天胡侃呢,当使者屁颠屁颠地去给皇帝报信的时候,城内的高句丽守军早已经修复了被破坏的城墙,再度宣布要顽抗到底。

谁也不知道高句丽人投降了多少次,叛变了多少次。到了最后,前线的将士们开始觉得疲乏无力,毫无冲锋打仗的欲望,因此放缓了对辽东城的进攻,以至于战事一直持续到六月份。

隋大业八年(612)六月十一日,隋炀帝开始坐不住了,一会儿是捷报,一会儿是战报,就是没个准信儿,堂堂的正义之师,难道打一个辽东城都要这么费劲吗?

隋炀帝气急败坏,亲自跑到辽东城的南面坐镇观察,当他发现辽东城只不过是一座小城,而隋军却束手无策之时,顿时对胶着的战事心生不满。

隋炀帝召集了所有将领,给他们来了一次训话:

你们这些人,真是可恶至极。

看看你,身居朝廷大将军的高位,工资给的不少吧。再看看你,头上还顶着朝廷勋爵的帽子,好歹也算是有头有脸吧。你们在朝为官,本应该为国家誓死效命,可如今却在朕的面前装出一副柔弱的鬼样子,真是无耻之极。朕大老远地跑来辽东,不是来看你们的笑话的,朕只想看你们如何打一场胜仗,没想到你们却是一群怕死的人,难道是欺朕不敢杀你们吗?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话都说出口了,不砍掉几个人头,怎么下这个台阶呢?

有趣的是,隋炀帝骂归骂,可并没有因为此事擅杀一个大将,隋炀帝想要发泄的,更多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和无奈。

臣子不给力,君主只好亲自上阵了。接下来的几天,隋炀帝命少府监何稠制作了一种名叫六合城的超级移动战车,然后再次下达了对辽东城的围攻军令,并亲自上阵督战。很遗憾,自从隋炀帝亲自坐镇辽东城,隋朝官军反而没有再攻破过城池,陆路进攻因此陷入停滞阶段。

隋炀帝受阻于辽东城,海军方面却一路高歌猛进。

当时,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渡海之后,直接将大军开赴离平壤城六十里的地方,并在城外打败了高句丽的守军。

平壤是高句丽的都城,王权的象征,只要来护儿顺利打下平壤城,高句丽各路守军便如同孤魂野鬼,大隋的征伐也可以正式宣告结束。

当时,来护儿召集同事开了一次碰头会,商量是否对平壤城发起进攻。

依来护儿的暴脾气,他想把大军直接开进平壤,直接干死高句丽,但是副将周法尚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觉得皇帝一言九鼎,既然已经说了要和其他各路大军取得联系,就必须遵守军令。

说白了,来护儿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问题是,眼前就有天大的功劳,你如何能说服来护儿不去取呢?

激烈的口水战之后,来护儿还是带着手下的四万精兵向平壤城开拔。

据史料记载,隋军和高句丽守军在平壤城外的内空寺展开了激战,出人意料的是,守军稍微交战便向后退却,显得很不合常理。此时此刻,只要是有经验的将领,都需要谨慎行事,不可贸然轻进。

悲摧的是,来护儿并没有察觉到战场上诱敌深入的危险气息。在他的眼里,平壤城被围,敌军军心早已经涣散,眼前所有的抵抗都是浮云。

来护儿大手一挥:入城!

入城就入城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来护儿在此时又犯了一个低级而又致命的错误:他在没有调查城中军力守备的情况下,放纵手下的士兵在城中尽情地烧杀劫掠。

军队一旦没有纪律,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就在隋军贪婪地劫掠金银财宝,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埋伏多时的高句丽精兵一拥而出,对怀抱珠宝的大隋士兵发起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平壤城下的屠杀,只有数千名隋军全身而退,至于其他的人,只能在埋骨他乡,含恨而终。据史料记载,高句丽守军一直追杀到隋朝水军驻扎的地方,幸好有周法尚主持反击,隋军这才站稳了脚跟。

平壤之战,来护儿原本可以帮隋炀帝一战定乾坤,却因为自己的大意轻敌,将大好局势彻底埋葬,实在是可惜之极啊。

自此,第一次高句丽战争,大隋的水军已然形同虚设。

隋朝的第三路大军则是扶余道的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乐浪道的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辽东道的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沃沮道的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玄菟道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襄平道的右御卫将军张瑾、碣石道的右武侯将军赵孝才、遂城道的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增地道的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

他们约定好了,在鸭绿江集合,从陆路发起对平壤的进攻。

这些军队中,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和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是绝对的主力,然而就在此时,在隋军主帅的身上接连发生了影响战局走向的事情。

隋炀帝非常重视军粮的供给问题,因此在泸河、怀远两镇设立了前线粮仓,并将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军用物资全部储存在此,所有大军在出发之前,都备足了被服、粮草、甲仗和兵器。

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前往平壤的道路非常崎岖,出发之后,后方基地就不可能再运送后勤物资到前线,隋炀帝因此要求各军带足一百天的粮食用度。

什么叫幸福的烦恼?

就是你明明不需要这么多军粮,却不得不带这么多军粮。

隋炀帝是历史上最大方的皇帝,没有之一。

他给将士们配发了一百天的军粮,可没曾想,却成了将士们沉重的负担。据史料记载,由于军资(包括粮食、兵器、盔甲)过多,平均每个士兵的运输压力就是三石。

宇文述等将领自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于是在临行前就传下军令:士兵们绝对不允许在路上丢弃军备物资,违令者军法处置。

遗憾的是,许多士兵还是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在他们看来,既然军队已经准备了绝对充足的物资,就算把自己的那份丢掉,到时候也可以吃别人的啊。主帅和同袍兄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饿死吧。

宇文述既然说不能随便丢弃粮食,那咱们就在营帐里挖个坑,将粮食全都埋到地下,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可爱的隋军将士啊,他们用实际行动给咱们后人诠释了一条江湖法则:实力挖坑,管杀不管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更聪明。

当所有人都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时,灾难就已经慢慢在发生了。

到达鸭绿江的时候,宇文述和其他几路将领突然发现,准备充足的军粮突然出现了短缺,许多将士根本就没饭可吃,更不要说一路打到平壤城。其中丢弃军粮最严重的莫过于宇文述的大军。

宇文述彻底蒙了。

准备的一百天军粮呢?你们身上的包袱呢?饭盒呢?怎么都没了?接下来准备吃土啊?我们可没给你们准备盒饭啊。

彻查!把他们查个底儿掉!

主管组织纪律的官员很快就展开了调查,结果很明确:宇文将军,士兵们挖了很多坑,把军粮都给埋了。

我看不是把军粮埋了,而是把我给埋了。

宇文述看着这些目光短浅的军士,有种强烈的杀人冲动,可转念一想,杀了他们有什么用?对局势有任何帮助吗?

没办法,宇文述只好厚着脸皮去找其他的大军化缘。

当隋军在鸭绿江集合之后,高句丽的首席大臣乙支文德前来求见,名义上是代表高句丽国王前来投降,实际上是来探听隋军的虚实。

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出发之前,隋炀帝给了他一道密旨,只要是高元和乙支文德来军中投降,先拿下再说。

于仲文正准备动手的时候,慰抚使、尚书右丞刘士龙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皇帝的目的是威服高句丽,不能够影响两国人民的友谊。

前面已经说过,慰抚使是皇帝的特派员,不受任何将领节制,尤其是高句丽投降的相关事务,话语权非常大。刘士龙仗着隋炀帝给他的尚方宝剑,态度极其强势,大有于仲文如果不答应,就一头撞死在他面前的意思。

怎么办?先抓起来还是放他离开?

于仲文想抓,可刘士龙是皇帝的特使,得罪了他,以后也不好混啊。

经历了一番纠结之后,于仲文还是放走了乙支文德。可没过多久,于仲文就后悔了,老子貌似被刘士龙这小子给忽悠了啊,他急忙派人去追乙支文德,说他还有话没说完,希望乙支文德能够再回去一趟。

然而,哪里还有人影?人家乙支文德是来探听消息的,当他得知隋军的主力缺少粮食之后,便快马加鞭渡过鸭绿江,头也不曾回过。

谈起陆军的势力格局,宇文述拥兵十万,势力是最大的,可于仲文却和皇帝的私交最好,临行之前,隋炀帝虽然没有明说,却当众暗示过,如果前线将领们意见不统一,尽量听从于仲文的调遣。

眼下,于仲文放走了乙支文德,心里惴惴不安,害怕皇帝会找他问责,因此下令各路兵马一同追击,以求将功补过。

宇文述不干了,老子军粮都没有,难道要一路饿死过去?不干!

于仲文嘲讽道:“宇文将军啊,你拥有十万雄兵,却连小小的高句丽都收拾不了,还有什么颜面去见陛下?如今,你们各怀鬼胎,拒不服从我的调遣,回去之后,恐怕也要申领罪责啊!”

得!你是皇帝的亲信,你说了算吧。

宇文述无奈之下,只能带着面黄肌瘦的将士硬着头皮继续追击。

乙支文德心里乐开了花,隋军明明没有了军粮,还要强行追击,这叫什么,打肿脸充胖子啊。来人啊,传下将令,咱们且战且走,绝对不要和他们纠缠。

据说,宇文述等人一日之内七战七捷,胜利的喜悦慢慢驱逐了缺粮的烦恼。

兄弟们,胜利就在眼前,再坚持一下。

隋军继续行进,最终在离平壤城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就在此时,厚颜无耻的乙支文德又派使者来了:大将军威武神勇,如果隋军能够撤退,高句丽国王将会亲自前往大隋陛下的驾前请罪!

于仲文如何抉择?宇文述又该如何抉择?

隋炀帝已经再三声明,隋军是来吊民伐罪,不是来建功立业的。

领导的心思不难猜:让高元带着部下心甘情愿地跪倒在地,高呼几声万岁,顺便让西突厥和高昌的贵族们长长见识。

如果宇文述等人接受投降,就能兵不血刃,建立征伐高句丽的第一功。

如果他们拒绝高元的投降,皇帝冒起火来,他们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宇文述等人想了想,平壤城易守难攻,军中又缺少粮食,实在是耗不起啊,还是先组织撤军,回辽东交旨吧。谁料想,隋军刚刚撤退,乙支文德就用实际行动刷新了大家对厚颜无耻这个词的认知。

当时,乙支文德率领大军四面包抄,隋军且战且走,到了萨水,军队刚刚渡过一半,后军就遭到了敌军的重创,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当场战死。隋军军心涣散,犹如丧家之犬,撤退起来又毫无章法,狂奔一天一夜到了鸭绿江,在大将军王仁恭的支援下,这才稳住阵脚。

来护儿打了败仗,一直躲在海湾里观望,就连隋军主力打到平壤城,他也没有任何表示,听说宇文述等人溃败,来护儿也偷偷摸摸回到了中原。

直到此时,隋炀帝安排的三路大军全线失利,第一次高句丽战争宣告结束。

如果说隋炀帝有收获,那就是在辽水的西边设立了通定镇(今辽宁省新民市辽滨塔村附近),作为大隋管理辽东地区的桥头堡,地盘虽小,却也取了个很唬人的名字:辽东郡。这样一来,辽水东边有个辽东城,辽水西边有个辽东郡,大隋和高句丽,注定要在辽东半岛争个你死我活。

据《资治通鉴》记载,深入到高句丽腹地的有三十万大军,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余人,但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是存疑的。隋军虽然兵败如山倒,但是真正在战场上被杀的人少之又少。来护儿的海军损失惨重,最后依然有上万人顺利返回。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全身而退。其余的将领也带着部分人顺利返回。还有七十万将士驻守在大后方,根本就没有上战场。因此,事实上隋军并未伤及至根本。

即便如此,隋炀帝还是在隋大业八年(612)七月二十五日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想想看,隋炀帝调动一百万百姓为前线将士服务,以至于大后方出现骚乱,到头来却换了个无功而返的结局。原本打算让西突厥和高昌国王看一场棒打落水狗的年度好戏,宣示一下天子神威,却因为手下战将无能,让他颜面大失。

隋炀帝糟糕的心情,可想而知。

回到洛阳之后,隋炀帝下令诛杀了拿鸡毛当令箭的慰抚使刘士龙,缉拿了于仲文、宇文述等大批战将。

不过,隋炀帝并没有在盛怒之下诛杀他们,他派人调查了前线兵败的真实原因,得知是于仲文刚愎自用,率军轻率出击,隋炀帝这才做出了判决:释放所有主将,将罪魁祸首于仲文贬为庶民。

文/九皋寒叟

1.《熊猫读史 隋炀帝信心满满一战高句丽,结果惨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熊猫读史 隋炀帝信心满满一战高句丽,结果惨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