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和“死神”的王牌生死对决

我们先来看令人窒息的一幕,这一幕不是小说和电影,它是真实的历史。时间退回到1953年夏天,在朝鲜的上甘岭。此时的上甘岭没有植物,没有炮火和厮杀,一片死寂荒凉。忽然,一名志愿军狙击手从战壕里站起来,很快,他锁定了目标,扣动扳机,而几乎在同一时刻,对面美军的阵地上,一个狙击手也打响了枪。子弹飞一般而来。这是一场两个顶尖高手之间的生死对决。

因为他的存在,当时的美国联军士兵个个心惊胆寒,很多人不敢上厕所,就怕出去一下命就没了,他们上级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对面的美军狙击手代号“幽灵”,是他们万里挑一的王牌狙击手。他这次的出现,是专门对付我们志愿军的这位狙击手,幽灵的任务就是把他给干掉。那么,这场生死对决结果怎么样?最终谁赢了呢?

他知道,幽灵就在对面。他甩掉了大衣,把时机算好了。突然从坑中一跃而出,像一处掩体后面扑过去。这时,对面枪响了,看看他,身体一斜,倒进了掩体里,难道他中弹了?当时美军狙击手看到这一幕,估计是高兴惨了,心里想:总算是出了一口气了。不过,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因为那名志愿军狙击手只是假装中弹。

他这是在干嘛呢?他这个是战术,以自己为诱饵引诱对方开枪,让对方把位置暴露了,同时,以中弹了来麻痹对方。这时,他发现,敌人阵地有两块巨大的石头中间,藏了一个装备了瞄准镜的M2重机枪,而掩护体的后面,正悄然地探出了一个脑袋,通过重机枪的瞄准镜,向他这方搜索。“幽灵”很显然从瞄准镜里看到了他。一瞬间,机枪里又喷出了一道火焰,他顺势一滚,躲回了掩护体后面。

后来据他的回忆,当时他确实很紧张。因为两个狙击手互相发现了对方的位置,就意味着生死对决,这场对决的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死。那那应该怎么办?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给对方开第二枪的机会。他调整了呼吸,突然起身,一气呵成完成了举枪、瞄准、射击。而几乎在同一个时刻,对面枪声也响了,转瞬之间,两个顶级高手完成了他们的对决。结果怎样呢?他击碎了“幽灵”的脑袋,而“幽灵”的子弹,擦过他的头皮射进了土里。

他就是今天要讲的英雄人物,他叫张桃芳。22岁的他创造了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击伤214名美军的记录,这是我们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冷枪杀敌最高的记录,他被称为 “狙击之王”。

上甘岭第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上映了一部战争题材电影:《狙击兵岭》。电影讲的是美军在一个他们称为“狙击兵岭”的地方,遭遇对方狙击手的制约,无处可逃,影片形象地形容那位狙击手就是死神。在大家心惊胆颤的时候,一名绰号叫“疯狗”的猛男狙击高手降临,发誓快要把对面的冷枪射击手给消灭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好莱坞经典对决大战一触即发。美国人把上甘岭称为狙击兵岭。其实,美国电影里讲的“对方狙击手”,就是张桃芳。只是美国人在电影里把他们说成了最后的赢家。

狙击手的培养难度

你可能听过一个说法,狙击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有人算过一笔账,训练一名狙击手所花的费用,比训练一名飞行员还高。狙击手得练枪法吧,要练就得花钱。而且我们也知道当时中国志愿军的情况,朝鲜战争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内穷得响叮当。那种情况,中国可以培养出这么强大的狙击手吗?所以,张桃芳是一个传奇。

神枪手是怎么诞生的

1931年,张桃芳在文学家郑板桥的家乡出生,也就是江苏兴华。假如不是因为频频发生的战乱,说不定张桃芳会成为一个文化人。

中国有一句古话:龙生的是龙,凤生的是凤,耗子生儿就会打洞。意思就是一个人的遗传和出身很重要。张桃芳天生就是神枪手的好胚子。幼儿时候的张桃芳经常跟着他爷爷去打猎。

他的少年时期正巧碰上日军对我国发起侵略战争。那会儿,日军经常到村子里来烧、杀、抢、掠,他和村民们与鬼子们斗智力斗勇敢。15岁的张桃芳当上了当地儿童团的团长,带领着五、六百个儿童,直到新中国成立了。

1951年3月,张桃芳刚刚20岁,自愿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的军龄非常之短,第二年9月,他跟着部队进到了朝鲜战场。后来战争进入了对峙阶段,双方军队在三八线附近对峙。志愿军弃用了以前运动的战术,沿着有利的地形,挖掘战壕、地下通道来建立建筑工事。

两方开始打阵地战,挨个争夺山头。静态作战当然让狙击手就拥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张桃芳所属的部队打了前沿的阵地时,双方军队斗已经开始进入防御性的阶段。当时联合国军有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常常对着我军的前沿阵地一阵猛轰狂炸。美军甚至青天白日的,在外边娱乐:跳舞、晒太阳、打扑克牌。这明显是对中朝军队的藐视。于是我们的上级下了指示:把特等射手组织起来,展开狙击战,打击打击敌军的嚣张气焰。

于是,张桃芳进入朝鲜时,领到了一支在前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他刚刚进入部队时,接受了2个月的专业射击训练。按照这样说来,张桃芳射击的技术应该比其他战友好,但是那时候,每天都在赶路,他又是通讯员,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去研究自己领到的新枪。

在进入朝鲜头一次打靶练兵的时候,张桃芳连打了三发子弹,结果三次都脱靶了。连长骂他打了三个零圈圈,吃了三个大烧饼。旁边的战友忍不住小声笑了。张桃芳很生气,可生闷气没用,最后他慎重地思考,辞去了通讯员的工作,重新当一个战士。

莫辛甘纳步枪被中国的战士们称之为“水连珠”,它相比于军队中的其它武器,已经算射击准确性比较好的了,而且它特别抗寒冷,特别适合朝鲜的环境气候。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它是非自动的骑步枪,每次扣动一次扳机,都要再拉动一次枪栓之后才能打。而且它的枪管太短了,子弹容易大面积散布,这也是张桃芳为什么经过了专业训练,刚用枪时却三枪挂零的原因。

莫辛甘纳步枪不好把握准确度,子弹刚飞出来的时候,虽然只有微微偏差,但射到100米开外敌人那里的时候,偏差估计得有一米多。枪是没有办法回炉重造,就只能让射手提高技能了。

从此以后,张桃芳就像着魔了一样,整日都在研究自己的这支枪,可以端着枪发一个小时呆。他没有装子弹,反反复复练习举枪,不停地瞄准近处、远处不同的物体,不停地扣动扳机找射击的感觉。他提高自己射击时的稳定,尽量控制枪射击后坐力产生的偏差。为了练习眼力,夜里他还盯着油灯的火苗练习。为了增强手臂力量,他用烂床单自己做了两个沙袋,射击时挂在手臂上。天赋加上努力,刻苦练习了一些时日后,张桃芳终于练得了一手好枪法。

上甘岭一战成名

1953年1月11日,大部队进入驻扎在上甘岭,张桃芳在597.9高地。

1月29日,首次上阵地的张桃芳太过于紧张了,把一个弹匣的子弹全部打光了都没有射中一个敌人。他的班长耐心教他,上山和山下的敌人分别该怎么打,走得快和走得慢的敌人分别又该怎么打。

不久,张桃芳开始第二轮狙击。他瞄着下山的3个敌人射击,他本来瞄准的是第一个,但是没有掌握好提前时间,没有打到第一个人,但击中了第二个敌人。他回来问了班长是什么原因,班长再次耐心教导。很快张桃芳开始了新一轮的狙击,而这次连续击毙了四个美国士兵。

在后来的十八天里,张桃芳用了220颗子弹,击毙了71个敌人。又经过两个月训练,他的枪法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回部队以后,张桃芳在短短13天,用了212颗子弹,又把100多个敌人击毙了,这下张桃芳在部队里是名声大噪,被称为“天才神枪手”。

军长皮定均知道这个战绩哪敢相信,他还以为是手底下的人撒谎。皮定均从床下面拿出来了一双一直舍不得穿的崭新皮靴子。他把这双皮靴子交给了作战的参谋,对他说:“你带上这个礼物去看看八连的那个张桃芳。他团长说他3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如果是真的,就把鞋子送给他,如果是假的就拿回来,我非处分他的上级。”

参谋找到了张桃芳,怕他紧张,只说想看看他是如何射击的。张桃芳废话不多说,带着他去了前沿阵地上,现场示范给他看,他让参谋躲在了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位置,让他别动,然后拿出步枪对准了敌人阵地。

傍晚时候,在离张桃芳300米的地方,一个敌人出现了,张桃芳很果断地将他击倒。参谋看着表,过了十五分钟,这个敌人还没有动,于是对张桃芳说,算是击毙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两敌人一前一后走了出来,张桃芳一枪击毙一个。参谋都看呆了,由衷佩服,朝着他竖起了大指拇,然后把皮定均的一双皮靴子奖励给了他,事后皮定均也表示输得心服口服。

张桃芳就这样得到了一生中的第一双皮靴,参谋给他讲述了皮靴子的来历,他的心里暗自惊喜。在那个年代,他平时穿的是毛毯缝的“棉鞋”,一双皮鞋对他都是很稀罕的。

冷枪冷

1953年2月至5月,短短三个月时间,张桃芳用436颗子弹击毙击伤214个敌人,他创造了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最高战绩。也有的人说,他是32天,用442颗子弹完成的。这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除了张桃芳之外,志愿军里还涌现出很多个“冷酷神枪手”。张桃芳帮助战友黄兴海的战绩“破百”,6连学习张桃芳,很快有9人破了百,八连54天射杀471个敌人。还有排长邹习祥,用206枪狙杀美国韩国敌军203人,几乎是每弹必中。

张桃芳和战友们,用一支支冰冷步枪,击毙击伤韩军、联军5.2万多人,令敌人闻风丧胆。

精神财富

战争结束了,时光在流逝,一批又一批的老兵们像花朵一样凋谢了。张桃芳于2007年10月29日去世,享年77岁。我们今天的岁月安然静好,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不要忘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千里持剑 张桃芳被称“天才神枪手”,皮定均不信要打赌,却输了珍藏的皮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千里持剑 张桃芳被称“天才神枪手”,皮定均不信要打赌,却输了珍藏的皮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