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尝君也许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影响那么久远。

这要从他的传奇一生开始说起。孟尝君名田文,他的父亲,齐国靖郭君田婴一共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是五月初五出生的,古时候的人们认为五月初五出生的人会害父害母。

田文和屈原大致是同一时代人,通过古人对五月初五的重视和忌讳说明,端午节的起源并不是因为屈原,而是要早于屈原投水——正是这一天的特殊,屈原也恰恰选择了这一天投水。

田文出生后,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

田文通过自己才能见识改变了父亲的态度,后封袭其父爵于薛国,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2

孟尝君一生出入齐、秦、魏等国为相,声名显赫,但最为人称道的是好客养士。这些门客对孟尝君帮助很大,凭借门客中鸡鸣狗盗之徒,成功从秦国逃离,凭借门客冯谖收买人心,出走奔波,营造了安全的“狡兔三窟”。

孟尝君能招揽那么多门客,不仅有经济实力,还有手段。

孟尝君善于收买人心。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孟尝君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孟尝君亦善于与人亲近。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人遮住了灯光,有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

孟尝君更善于隐忍不发。有一位门客在孟尝君府中竟然和孟尝君的小妾私通,孟尝君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把他推荐给卫国国君。头上绿油油的孟尝君对这位门客说:“我与卫君结交于微时,是布衣之交,希望卫国能给你远大前程。”后来卫国准备联络其他诸侯攻打齐国时,这位受过孟尝君恩惠的门客极力调停,才避免两国冲突。

3

好客养士能成一人之功,也能坏一地之风,影响之坏甚至能波及几世。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孟尝君养门客不择优劣。很多门客都是好狠斗勇之人,甚至是地痞无赖。

孟尝君从秦国逃离后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瘦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这样的一群门客聚集在薛地,直接造成当地民风彪悍。在孟尝君去世约160年以后,司马迁曾经到过薛地,薛地乡里之间很多性情暴桀的子弟。司马迁问其故,当地人说:孟尝君当年招致天下任侠之士,作奸犯科之人来到薛地的大约六万余家(存疑,有夸张之嫌)。当时齐国都城临淄人口也不过七万户。由此可见,这群门客对当地民风影响如此之深之远。

一的风气已成,便如同方言一样能延续千年。

到清顺治年间,薛地一带盗匪猖獗,平均十个百姓中就有七个是盗匪,官府都不敢抓。后来这些盗匪受招安归顺了朝廷,县官给他们另立户籍,称之为“盗户”,凡是“盗户”与良民发生了争执,官府就千方百计的袒护他们。没办法,怕他们造反啊。

后来一打官司就总有人冒称“盗户”,最后演变成每次打官司时,诉讼双方都不用说事儿,一上来就开始争辩谁是真"盗户",官府还得去核查户籍,甚荒唐。

如今的薛地市井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初中高中退学少年,喜着黑色体恤衫紧身裤,嘴角叼烟,探头耸肩,勾肩搭背,留长发者时不时撩甩一下头发,言语以"社会人"模样为时尚。

笔者曾认识一青年,生于薛长于薛,两年前因聚众涉黑,被判近二十年有期徒刑,待期满出狱,也是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了。得之这一消息,联想到他年少时,以"社会人"为自居,性情顽劣,想来倒也颇有"任侠"之风,若是生于孟尝君时代,技艺也能售与薛公家。

1.《拈笔执刀客 一个端午节出生的男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拈笔执刀客 一个端午节出生的男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