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哪怕是不行将踏错,恐怕也难保家族繁荣百年,但山东曲阜的孔氏家族却世袭罔替880年,世称“衍圣公”。
自汉朝开始独尊儒术,儒学已经盛行两千年之久,既然是推崇儒学,那必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所以孔子后人的优待便是每个朝代给予天下臣民的交代。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王朝如何兴起没落,都不会影响孔家的荣誉,哪怕是衍圣公府也可与皇宫媲美,再加上历代文人的尊敬,孔家子嗣都可以对江山指手画脚。
可这种盛景一直持续到如今,对衍圣公早已经褒贬不一,“七十二家奴,二十五朝贰臣”都是对儒家的贬低与讽刺。从万人推崇到跌落云泥,衍圣公的经历实在是让人唏嘘,但也是罪有应得。
01
衍圣公和朝廷的关系乃是息息相关,孔家后人作为文坛的领袖人物,自然是呼风唤雨,有的时候影响力要大过朝廷。所以王朝更迭之后,朝廷都需和衍圣公搞好关系,或者是继续为其添砖加瓦,以此通过衍圣公来笼络读书人,毕竟秀才闹起义,也不容小觑。
所以为了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孔子后人的官位是越来越高,历朝历代都在添砖加瓦。
先是宋朝之时授予衍圣公八品官职,后在元朝越级升迁为三品官,到了明初已经变成了文官之首。清朝衍圣公的官职已经是无以复加,只能找寻其他渠道,所以清朝授予的便是在御道上行走的权利。
如此高官厚禄优待的衍圣公,想必是符合文人心中的期望的。但是孔子的品行却没有传给后人,更或者是高官厚禄养出来的衍圣公早已经失去了文人的风骨。
因为后代衍圣公吃着孔子的福利,自然不思进取,被文人簇拥的时间长了,骨子自然也就变软了,面对敌寇也能卑躬屈膝,继续在手底下讨生活了。
02
当时金和西夏夹击,南宋被迫逃亡南方,但是孔子后人只有第47代孙孔端友跟随一起迁徙而来,其他来不及逃窜的只能是被金国扣押在山东。孔家后人一直享受着中原的优待,面对此种环境,自然该宁死不屈,怎么可能在外来民族手中承欢?
但是舍身成仁在这一帮子人中根本不存在,眼瞅着风向不对,为保住性命与荣华,转头便向金国臣服。
所以一方面是南宋册立的第47代孙的衍圣公孔端友,另一方面是金国册立的第49代孙的衍圣公孔璠,这也就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可这并非最终结局,蒙古骑兵来到中原之时,看到这样的局面,所幸自己也册立了一个,这是第50代孙的衍圣公孔元。
三个衍圣公并立,虽然说是三朝统治者的结果,但实际上孔家后人在这其中也有着指手画脚。
而孔家后人的丑事并未到此结束,南宋与金相继灭亡之后,天下只有一个衍圣公的存在,而为了这么一个荣誉,一南一北两个衍圣公开始大打出手,场面一度热闹,文人风骨早已经被弃之敝履,犹如泼妇骂街。
不过衍圣公再折腾,依然享有崇高声望,地位也还在进一步提升。我们无法猜想当时儒生心中的想法,或许衍圣公的存在只是让学子有个情感寄托所在,他们败坏孔家后人的德行之举,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衍圣公琢磨不清楚这一点,自然表现出来的孔家形象也无比做作,在民国时期疯狂撩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套可是被玩得炉火纯青。
先是连拍两封电报祝贺袁世凯复辟帝制,想要借机成为开国功臣,继续享受满清之时的待遇;后又在张勋复辟之时大力鼓吹帝制,到了1937年更是夸张,写出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无耻诗句。
03
世人推崇衍圣公,将其奉为圣人,受到万民敬仰,乃是出自对孔子的尊敬。这一点与我们为先人立碑的道理相同,衍圣公的存在便是儒家学说的延续,而士人尊崇其实也是情感表达所在。
孔家后人可以没有作为,可以只享受万民敬仰,毕竟他们所要的只是一个承载孔家思想的躯壳,但孔家后人不该将文人风骨变成谄媚的嘴脸,在大是大非面前自私自利,毫无民族气节,彻彻底底断了文人的念想。
所以后世对衍圣公的批判多半来源于此,衍圣公被说得如此不堪,也有了出处,不至于白白冤枉。既然要享受万民尊敬,就该承受其重,衍圣公如此作为,实在是让人失望
1.《东南史官 盛满孔家思想的衍圣公,一度被捧上神坛,如今为何谩骂不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南史官 盛满孔家思想的衍圣公,一度被捧上神坛,如今为何谩骂不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