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司马懿

三国时代龙争虎斗,英雄辈出,而诸葛亮、司马懿则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千百年来,人们将诸葛亮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清廉的典范、正义的象征、爱民的贤相、忠臣的圭臬,而将司马懿定为凶狠阴鸷、残暴嗜杀、老奸巨猾、狐猸事上的野心家、阴谋家。汉晋之际,这两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在治国理政、用兵谋略上难分伯仲的历史人物,最终的历史评价反差之大犹如云泥,令人惊诧莫名。毋庸讳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司马懿究竟是掘墓人,还是继承人

历史人物往往功过同在,功过集于一身,其中不合逻辑,前后矛盾的“二律背反”现象比比皆是。臧否历史人物或事件,最需要注意的关节点,就是力求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能用理论来削足适履,不要过度注目于某些历史积案的是非,也不要简单地用后世的是非观、价值观来判断历史。特别需要摆脱历史人物平面化、道德化的研究方法。有关司马懿及曹魏政治的研究历来不乏前贤时彦的关注,但司马懿历史形象的形成过程,古代著名史学家对司马懿的评论究竟是否恰如其分,司马懿究竟是曹魏政权的掘墓人,还是曹操事业的继承人?

“狼顾相”和“高平陵事变”

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言,这二者又孰轻孰重?这些问题似乎尚无学人涉足,笔者不敏,试作如下分析司马懿被后人长期诟病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狼顾相”,以及“高平陵事变”。关于“狼顾相”以及“高平陵事变”的前后经过,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赘述。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世人对高平陵事变的看法。高平陵之变后,“夏侯霸降蜀,姜维问之曰:‘司马懿既得彼政,当复有征伐之志不?’霸曰:‘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所谓“营立家门”,周一良先生诠释云:“并非谋求发家致富,而是谋求取代曹氏,篡夺政权,司马氏之心固不待司马昭而路人皆知矣。”

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

高平陵之变不仅为日后司马代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彻底暴露了司马懿残酷嗜杀的庐山真面目,后世之人对司马懿诟病和颇多微词主要是因为他在高平陵之变中施展了过多的阴谋权术和血腥屠杀。司马懿剪除政敌曹爽,本不为奇,问题在于,司马懿此时已对曹爽做出郑重的政治承诺,“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又有蒋济、陈泰、尹大目、许允等多人为司马懿作担保。先秦秦汉之时,社会风气仍较淳朴,受宗法制度与周礼的熏陶,士人之间的交往,皆以信守诺言、崇尚道德为本。所以,曹爽等人没有理由轻易怀疑身为太傅、“朝廷之望”的旦旦誓言。

司马懿出尓反尔,言而无信

在司马懿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曹爽才打消了疑虑,决定放下武器,做一个富家翁。司马懿出尓反尔,言而无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当曹爽被杀,高平陵之变的“有功”之臣纷纷论功行赏时,太尉蒋济却拒绝晋爵增封,他上书言道:“臣忝宠上司,而爽敢包藏祸心,此臣之无任也。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而上失其制,下受其弊。臣备宰司,民所具瞻。

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诚恐冒赏之渐自此而兴,推让之风由此而废。”蒋济所说的“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一语,多少有点为自己开脱的意味,意思是太傅司马懿诛杀曹爽之事与我无关,我是局外人,并不知内情。蒋济辞让晋爵的上书自当不会被司马懿所接受,从此蒋济抑郁寡欢,数月之后,竟然“发病卒”。晋人孙盛评论此事说:“蒋济之辞邑,可谓不负心矣。语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蒋济其有焉。”许允在嘉平六年(254)与夏侯玄、李丰等人共同策划诛灭司马师兄弟,最后事败,被司马师流徙乐浪郡,于半道而死。

司马懿诱骗曹爽

司马懿利用曹爽的心腹尹大目来诱骗曹爽,尹大目眼见曹爽因自己而死,悔恨交加,故后来助毌丘俭反司马师与司马氏家族有通家之谊的陈泰当廷痛哭高贵乡公之死,固执地要求司马昭追查弑君元凶。连司马懿之弟司马孚也觉得其侄司马昭弑君有悖君臣之道,故“枕尸于股,哭之恸,曰:‘杀陛下者臣之罪’,奏推主者”。临终前他一再声称自己是“大魏之纯臣”“有魏贞士”,对司马昭弑君,司马炎受禅表示了不满。总之,这件事带来了极坏的政治影响,司马昭亦为此留下了千古骂名。

司马懿诛曹爽

高平陵之变爆发后,消息传到了蜀汉,蜀汉大将军费祎对曹爽的遭遇也深表同情,居然在蜀地设甲乙双方辩论曹爽与司马懿二人的孰是孰非。史载:“司马懿诛曹爽,费祎设甲乙论平其是非。甲以为曹爽兄弟凡品庸人,苟以宗子枝属,得蒙顾命之任,而骄奢僣逸,交非其人,私树朋党,谋以乱国。懿奋诛讨,一朝殄尽,此所以称其任,副士民之望也。乙以为懿感曹仲付己不一,岂爽与相干? 事势不专,以此阴成疵瑕。初无忠告侃尔之训,一朝屠戮,搀其不意,岂大人经国笃本之事乎!若爽信有谋主之心,大逆已构,而发兵之日,更以芳委爽兄弟。

《三国志·武帝纪》对其高度评价

懿父子从后闭门举兵,蹙而向芳,必无悉宁,忠臣为君深虑之谓乎?以此推之,爽无大恶明矣,若懿以爽奢僭,废之刑之可也。灭其尺口,被以不义,绝子丹血食,及何晏子魏之亲甥,亦与同戮,为僭滥不当矣。”这是局外人的看法,当属公允之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禅代范式成功地进行易代更祚的始作俑者是曹操、曹丕父子,司马代魏实际上因袭曹魏代汉,其易代鼎革的方法和范式几乎如出一辙。然而在时人的心目中,对司马氏的品评似乎比曹氏更等而下之。曹操虽被吴、蜀等敌国骂为“汉贼”,然而《三国志·武帝纪》却对其高度评价,并无不恭之词。

分强调伦理道德恐怕将难以成就大事

历史上对司马懿的所有指责都涉及伦理道德层面,即司马懿以奸诈欺伪之术篡夺曹魏政权。对普通布衣平民而言,奸诈欺伪之术当然为世人所鄙视。以儒家伦理道德来看,是否言行一致,忠孝仁义诚信是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尺。君子尚德崇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特别是有宋以降,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儒学各个学派强调“内圣外王”“正心诚意”“破心中贼”之后,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君主、统治者而言,过分强调伦理道德恐怕将难以成就大事,更遑论治国平天下。

结语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出“卡里斯玛”型的权威和人格。卡里斯玛(charisma)原意为“神圣的天赋”,来自早期基督教,初时指得到神帮助的超常人物,后来引申为具有非凡魅力和能力的领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卡里斯玛”品质的人,大都是王朝鼎革时期的开国之君,他们为了能夺取江山社稷,往往不择手段,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权术和谋略,本来只是带兵将帅在军事上运用的“兵不厌诈”和《孙子兵法》中的各种谋略,到了具有“卡里斯玛”品质的帝王那里,已经将兵不厌诈的权术广泛地运用到政治斗争层面。

1.《小珊珊讲历史 三国乱世之,历史人物司马懿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珊珊讲历史 三国乱世之,历史人物司马懿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