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在民间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应该与罗贯中的名著《三国演义》所具有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

多年前,易中天教授受邀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讲三国,一举成名。

这位教授由此平地青云,扶摇直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三国历史专家。

但易中天虽把历史讲得像评书一样生动,却出现了许多低级的错误,在名人效应的传播下,以讹传讹,误导了许多将其话语奉为圭臬者。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课

易中天将周瑜定性为儒将,这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苏轼那首《赤壁怀古》的影响。原词中有“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一语,这幅形象打扮,在读者的记忆当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常见的装束,而诸葛亮本人就是一个大儒。易中天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个概念,所以把周瑜也定性为儒将。

然而,儒将不仅仅是举止言谈风雅,玉树临风,更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学问和作品佐证。历史上的周瑜虽在赤壁之战中一战成名,给人留下了雄姿英发多谋善断的印象,但要把他称为儒将,还是牵强了一些。

影视剧中的周瑜

陈宫是一位在《三国演义》中被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谋士,为了突出曹操的奸诈权谋,以及“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处世信条,虚构了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情节。作为小说来讲,这是为了塑造人物丰满血肉的技法,无可厚非。但讲真历史的易中天,将陈宫背叛曹操原因归结于曹操杀了边让与桓邵,这就有点天马行空了。

翻遍所有的史书,找不到任何关于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揭秘,易中天这个信口开河的结论,不知从何而来?

易中天笑谈风生

若要对陈宫之所以和曹操反目的缘由做一个猜测,其实更大的可能是感觉被曹操冷遇。作为最早追随曹操者之一,他为曹任兖州牧可谓劳苦功高,为其发迹充当垫脚石,但在曹操崭露头角掌握大权之后,却没有获得重要职务,既不是太守,也不是别驾、治中,很可能会心存芥蒂。

易中天信马由缰,讲述曹操在陈宫死前的反思和忏悔,也属于想当然,因为这些说法也没有任何史料来源。

他在讲解三国中的官职时,称郎的长官为郎中令,这也成为笑柄,在西汉的汉武帝当政时期,郎中令的官职已改名为光禄勋,这期间距离东汉末年的三国,已经有多么漫长的岁月?仍然用郎中令来称呼,这显然是错误的。

影视剧中的曹操

在曹操长子曹丕何时被立为世子的时间问题上,易中天也出现了严重史实错误,他称王粲去世时,曹丕已经成为权力的继承人,但事实上,根据史料的记载,曹操此时正在才高八斗的曹植与长子曹丕之间斟酌,犹豫不定。王粲死于建安二十一年,而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是建安二十二年,中间存在着一年之差,王离世在前,这些都有明确史料记载,易中天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实在太不严谨了。

易中天在讲解当中出现的历史错误,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仅仅列举几例,以后有时间,再做深入的剖析,还历史本来面目,以正视听。

1.《摆起龙门阵说文史 易中天品三国赖以成名,但他讲的三国却出现多处低级错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摆起龙门阵说文史 易中天品三国赖以成名,但他讲的三国却出现多处低级错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