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之后是东晋,二者并无不同,都是内忧外患不断,陶渊明生于东晋之末,由于他过着隐世的生活,具体生卒不详,但可以确定他是活着见证了东晋了灭亡,跨越了历史上一个相当混乱的时代,当然,东晋结束之后的南北朝也好不到哪去。

陶渊明是江西人,也是历史上第1位记载在史书当中的江西诗人,他比较特殊的地方在,生活在一个政治时代极度动荡,甚至称得上是2000年来头一遭的时代,彼时,王谢家族开始崛起,政治权力正从皇室转移至王谢,然而王谢毕竟非皇族,所以又出现了名不正言不顺,局势一度很焦灼。

求仕

跟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学成文武艺,卖身帝王家,陶渊明也有着这样的一种想法,但这个时代有个尴尬的问题,王谢凌驾皇权,去朝廷当官,我到底是在帮谁打工呢?王家、谢家还是皇帝家?说来滑稽,这可能是那个时代读书人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尽管如此,年轻的陶渊明始终都希望能求仕,在杂诗集中他说,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诗词的意思是要有像飞鸟一样的勇气与理想,男儿有气魄,志在神州四海。从此可看出,当时他不仅想当官,而且想当大官,想当济世救民能改变天下的官,然而当大官哪又有这么容易呢?

古时候人们很少能够接受到完整的教育,读书人确实是稀有分子,会写诗的读书人更是少有的有格局的胚子,朝廷会无差别吸纳,但问题是,陶渊明并不是想当一个小官来混日子赚钱,从小的志向让他注定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陶渊明二十岁上任了自己的第1个官职,说起来这个官并不是他想要的。

原来在陶渊明饮酒漂泊旅游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小官陶虽看不上眼,但当时人在外地,无依无靠,饥寒交迫的他终于还是屈服于生存压力,最后当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吏,每天的工作也是繁杂且无趣,跟陶渊明的济世救民胸怀差之万里。

再后来,陶渊明终于离开了这片苦海,开始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未来,在这几十年里,陶渊明担任过江州祭酒,以及一些不大不小的官,但比较有说法的是,他曾经先后担任恒楚开国皇帝恒玄的幕僚,以及另一个篡位晋朝的皇帝刘裕手下。

在如此狼子野心的人手下任职,说明陶渊明确实想要做开国立国之能臣,侧面反映了他自己本人的野心也不小,这样的一个人,在留下的大量诗作当中,却反映了他是一个喜爱自然平静的隐士,确实存在着巨大反差。

隐居生活是怎么开始的?

几十年的官宦生涯当中,陶渊明终于厌倦了这个官场,他内心深处的欲望依然没有平息,但是很多东西都看得更淡了,他依旧想要在官场大展拳脚,但是他担任过的各个不同的官场都不是他想要的模样,公元405年,陶渊明走马上任了自己人生当中最后一任官职彭泽令,同年,妹妹卒于武昌,陶渊明辞官回乡悼念,至此终生再无任职。

为何隐居,求仕与隐居的反差从何而来

早年接受过儒家思想的陶渊明,同样也有着开阔的胸怀,想要为万世开太平,诗词中也洋溢着朝气,然而他其实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儒生,魏晋南北朝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的时间,胡人南下,皇权式微,大家族横行霸道,普通人无法可依,听起来这个时代很是凄惨,但恰恰出于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当时人们的思想自由程度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开放的人性与思想在那时荡漾。

正因如此,陶渊明从小接触到的不仅仅是儒家的思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词代表了佛教当时在华夏大地的传承程度极其广泛,而道教中,黄老思想在陶渊明的时代非常盛行,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陶渊明不仅是儒生,佛家与道家思想同样是他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思想合流,太多不同的观点融合在了一起,反而会出现自我矛盾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也解释了为什么陶渊明在求仕的同时想隐居,在隐居的同时想当官。

亲近自然轮回,讨厌凡尘俗事,同时他又胸怀大志,忧天下人之忧,想替百姓分忧自然就得入世,入世与超脱,红尘与清修,这个矛盾几乎贯穿了陶渊明的一生。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老来归田园,已然隐世多年的陶渊明作出的诗中有提到这句,这是一句蕴含了非常浓厚佛教色彩的诗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梦幻泡影,如大千世界。

佛教求的是来生,讲的是大千,求来生则更能坦然面对今生苦难,讲大千世界,则更能放下执念与小我,鉴于陶渊明当时的情况,这诗可能更多的是劝诫,尽管已经隐居了数年,但陶渊明依旧在劝自己放下执着,或许说明他心里还是对当大官救国民有一定的眷恋,然而官场铜臭与利益纠葛太深,对一心想做好事、干实事的陶渊明来说过于格格不入,想回去,他也是回不去的,陶渊明自己对这一点也认识得很深刻,所以尽管后来有很多的人重新请他出山当官,不管是亲自上门还是重金聘请,他从来没有同意过。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句是陶渊明的经典绝句,在中小学生的课本当中都有,大家肯定不陌生,而这首有着黄老思想的诗,简述了他对当下环境的看法,与对生活的看法,久在樊笼里,这个樊笼指的自然是浑浊不堪的官场,也是让他非常心累的官场,何必为五斗米折腰,这官当得憋屈,不做也罢。

复得返自然,很贴近老子的思想,老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大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试图为天地万物的运行做出描述,最后用的词是自然,也就是所谓的大道自然,很富哲理的话,自然是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人也是万物的一部分,归于自然,虽然可能帮不了别人,但至少能够拯救自己内心。

此时的陶渊明或许需要前辈的这样一句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曾经很努力地在官场上挤破头,想要为人们谋福利,改变官场环境,为国家开太平,但事实证明,他同化不了其他人,倒是同行官员们一直在同化他。

佛、道与儒

佛道在思想上有些接壤,道儒又是同出一家,而身兼三者的陶渊明看透了当下,却又看得太淡了,乃至于后半辈子只能在老家躬耕,与山水一体,说实话,他内心还是有些过于执着了,仕途虽累,总归比农耕好,救天下人无望,多救几人总是不难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上接触一种思想并认可之后,他就会坚定地把这种思想当成自己的人生准则,然后他对其他思想的评价,都是站在这种思想的前提之下,而陶渊明是个很特殊的人,能够在每种不同的思想当中汲取到自己想要的养分,但也正是因为各种不同思想杂糅在了一起,陶渊明的世界观很是奇特。

陶渊明觉得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也认为人固有一死,但死有轻重,善良将万古流芳,最后,他又对这两种想法都做出了批判,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放弃了及时行乐,也不再强行去救国救民,而把一切都归于了道家的自然之中。

从这方面讲,陶渊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是一个屈服给了时代的理想主义者,没有放弃梦想,但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强求,属于另一个角度上的放弃。

1.《老王历史闲谈 儒道显圣,菩提树下见南山,陶渊明为何放弃当官而隐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王历史闲谈 儒道显圣,菩提树下见南山,陶渊明为何放弃当官而隐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