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5年(北魏永熙三年),魏孝武帝因与高欢关系急剧恶化,遂西迁入关中投靠宇文泰,“七月丁末,帝遂从洛阳率亲骑入关,太祖(宇文泰)备仪卫奉迎,遏见东阳驿”。从此北魏正式分为东西两支,557年,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国家。永熙三年,贺拔岳于平凉为侯莫陈悦所杀,“二月,至于河曲,岳果为悦所害”。宇文泰为众人所荐,从夏州前往平凉接管贺拔岳军队及地盘,于是凭借贺拔岳基址,宇文泰成为关中众人的领导者。

魏孝武帝进入关中

按北魏永熙年间,贺拔岳任关西大都督,都督二十州诸军事。王仲荦先生不惮其烦,细缕二十州分布范围,认为其中河、渭二州已为李弼所督,至若跨州连郡,地僻荒远者又有四梁三益等七州未肯听其驱使固。贺拔岳真正掌控地区仅为以东雍州为中心的狭长地带,此亦为宇文泰所继承。因此宇文泰迎魏孝武帝于关中,并不代表关中己全为宇文泰所控制,关中尚有瓜凉等河西地区和其他领土保持独立,威胁西魏政权。宇文泰对关中地区战略地位有着深刻认识,宇文泰还在追随贺拔岳时,就曾向贺拔岳建议:“河西……户口富实,未奉朝风”,如果能够向陇右进军,立足关中,则可“收齐士马,以资吾军。西辑氐、羌,北抚沙塞,还军长安,匡辅魏室”。

可见宇文泰也认为关中地区并不安定,尚有多股势力在此活动。故宇文泰不仅要应付东魏的挑衅与入侵,还要征讨或者安抚陇右地区各反叛分子,确保后方基地的安稳。自大统二年东魏袭陷夏州以后,东西魏间接连发生小关(潼关)、沙苑、河桥、邙山、玉壁、颍川之战,双方互有胜负,不分伯仲。其中高欢两次西渡黄河攻击宇文泰均以失败告终,被赶回河东。宇文泰也两次占据中原要冲洛阳,但马上又被高欢夺回。玉壁之战是东西魏间最后一次,也是最为重要、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此战过后,西魏将触角伸至河东,不仅扩展了领土,更成为以后进攻东魏的一块跳板,直接对洛阳保持攻击态势,令东魏有如鲠在喉之感。

东魏损失严重

反之东魏方面精锐伤亡惨重,高欢也忧郁成疾,发病而殒。西魏在河东大族和地方豪族的支持协助下,牢牢控制汾河之南。北齐既不能攻占玉璧重镇,也无力渡过汾水向南发展。只好先打败山胡,巩固北齐在汾水以北势力,防止西魏进一步向汾水以北进军。可以说,到大统十三年,西魏虽然未能占领更多东魏领土,但由于控制了战略要地河东地区,在对外方面是反而处于优势地位的。西魏大统十四年,梁太清二年(548年),南朝发生侯景之乱,此次动乱不仅对南朝,也对北朝政局产生了巨大震动。实际上,它还间接影响了西魏与西南少数民族和江、沔地区蛮族的差系百面分数论枣。一。

早在大统初年,在宇文泰定秦、陇后,氐酋渠帅,仇池国主杨绍先就向西魏送质求和,表示归顺。“仇池国……东接汉中,南接梓渔,北连天水,西接阴平,背秦面蜀,对汉中、关中和益州都构成一定威胁,军事地理位置重要。”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所处的分裂、割据的时代大背景中,南北政权相互对峙的现实状况下,身处四战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微妙的仇池国在南北王朝中虚与委蛇,两不得罪,以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大统十五年,安夷氐复叛,其后又有南秦州氐帅盖闹、兴州氐相继起来叛乱,但均被西魏郡守赵昶迅速击败,平服叛乱。这几次氐众骚动在规模上不比往年大,但次数明显增多,一年内持续多次。

西夷氐聚众扰乱具体原因:

很可能是因为此年萧梁益州刺史萧纪东征荆州,与其兄萧绎争夺帝位而造成后方空虚,西魏趁此机会遂积极准备南下入侵梁朝梁、益地区的战略方针有关。西魏军队抽调南下,蛮夷无人管制,趁机起事是可能的。但这些叛乱都还未成气侯,就被赵昶仅以一郡之兵迅速压制,表明西魏在氐族聚居地己建立牢固统治。就在同年,梁朝黎州兵变,氐酋杨法琛向萧纪请求自立为黎州刺史,遭萧纪拒绝。十月,杨法琛就遣使降于西魏。杨法琛的迅速叛变,既与萧纪不注意拉拢土著政治势力有关,也与西魏在氐族聚居地积极地扩张与征服政策有关,正是西魏在南秦州地区的强势与进取,对其他氐族部落或个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氐族内部部落众多

在南北政权中各有依附,并不相同。例如仇池武都国亡后,继起的阴平国与武兴国。不管氐族是向北称藩,还是向南臣属,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保全自己,最大限度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尽管氐族部落问相互攻伐,相邻部落的外交决策方针也会对其他氐族部落或者个人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氐族众部落间的政治取向或者政治态度能够影响他人部落的政治选择。因此,在西魏势力强势干预、作用下,仇池杨氏氐族人渐渐脱离南朝,不断臣属北朝宇文氏。西魏废帝二年,在以杨法琛为黎灿IN史后,杨法琛又跟随尉迟迥平蜀,此举表明仇池杨氏由梁朝梁益地区的北部屏障业已转为攻击南梁的先锋。

对于西魏来说,这不仅消除了仇池杨氏对陇右的可能性,更是在灭蜀的道路上埋下了一根楔子。就在平蜀归来的同年,杨法琛又与同族杨崇集等攻伐交战,被时任成州刺史的赵昶乘势“分其部落,更置州郡以处之"④。同年,据州反魏的武兴杨辟邪也为叱罗协所杀。氐杨政权的最终消亡给周边地区所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实际上,对梁益地区,特别是对汉中地区而言,仇池杨氏在地缘政治上的作用,远不止于对它地理位置上的屏蔽。更重要的是,仇池杨氏在这一地区区域政治中潜在的巨大影响,仇池杨氏的存亡向背,常常影响到陇右一带前凉、吐谷浑等割据政权的政治取向。

在仇池杨氏灭亡后

即西魏废帝二年,宇文泰“勒大兵至姑臧”,此前一直骚扰西魏,每岁对西魏“寇抄不止”,使其“缘边多被其害”的吐谷浑,也开始对西魏“遣使贡方物”,其主“夸吕震惧”。李万生认为,西魏与吐谷浑外交关系的改善“只能以西魏因侯景之乱而取得大片梁土而致的西魏北周经济实力增强、战略地位提高、政治影响力增大来解释”。李先生以侯景之乱的时代大背景来观察与论述西魏北周与吐谷浑之间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化,可谓高屋建瓴,洞察先机。但此说尚有不够完善之处,可供进一步补充说明。

结语:

首先,西魏北周战略地位的提高并不仅因取得梁土所致。前揭西魏灭仇池杨氏,仇池国就属于南北朝的中间缓冲地带,不能算是梁朝属地。其次,从以上叙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与吐谷浑关系的改善是西魏北周在处理好与仇池杨氏关系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属于北周既定的战略规划。此外,仇池归附西魏,吐谷浑与西魏交好,还直接影响了南朝的战略政策。本来,建国于江左的诸南朝政权,为了应对北朝强大的军事压力,一直积极发展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联系。历宋、齐、梁朝,仇池各政权与吐谷浑始终与南朝保持联系固。因此西魏切断了南朝与西北诸国的交通后,也就打破了南北双方对西魏两面夹击的策略,更是将随后的陈朝彻底锁死在江南一隅,可谓一举数得。

1.《琪儿说历史 北周立国前后,国家周边环境是怎样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琪儿说历史 北周立国前后,国家周边环境是怎样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