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通常是指唐朝中后期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等方面完全不受控制,对朝廷中央的统治造成威胁的局面。历史上很多王朝都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可是效果很一般,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虽然只是短期解决了武将造反的问题,但为后世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历史上武将造反的问题,始终是无法从根源上得以解决,那又是什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呢?
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的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藩镇绝大部分都是不割据的,只有极个别的藩镇割据,比如幽州和魏博藩镇,即便是藩镇割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听命于唐朝的政策和法令,并且统治者也想过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直到唐末黄巢之乱爆发,全国各地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藩镇的出现最早源于唐玄宗时期,他直接使得节度使和采访使的权力合一,导致地方将领的权力过大,为藩镇割据埋下祸根。
唐朝初期,其行政区划大概分为两级,州管县,朝廷管州。可是唐朝的疆域辽阔,人口也非常多,朝廷一下子要管理300多个州,难免会力不从心。统治者又担心如果在州上面再设置一层管理单位,可能引起割据,于是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派中央大员到地方去当只有监察地方权但没有行政权的采访使,这些采访使有固定的监察区,史称道。唐玄宗时期,全国一共有十五个道。照理说,这个方法是不会造成藩镇割据的,即便有的采访使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他们比较是不掌握军权的,而地方将领又受制于采访使,以此达到了权力的制衡。
原本稳定的局面,最早被唐玄宗打破,玄宗晚年时期过度宠信节度使安禄山,将军政大权全部交付给安禄山,他即当了地方节度使,又成为中央特派的采访使,这样他就相当于成为了地方上的“皇帝”,所以才有了和朝廷叫板的实力。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75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唐朝平静的湖面瞬间掀起巨浪。安史之乱平息后,统治者并未引起重视,藩镇的数量反而激增。当时众多在平叛过程中立下战功的将领需要封赏,于是朝廷又任命了一批节度使,并且对曾经归顺安禄山的将领采取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镇(黄河以北三镇)来安置这些人。
唐朝统治者将叛乱之臣安插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河朔三镇,并委以节度使的重任,后患无穷,也为日后长期的动乱埋下祸根。藩镇的问题主要出在权力过重上,并没有节度使没有制约。唐朝初期的藩镇原本只掌握所属地区的军队,统治者另外派刺史掌管行政,并兼管一部分军队,有效制约了藩镇实力过大的问题,并且还委派安抚、按察、度支使等负责地方的其它事务,可不久后这些职责全都由节度使一人兼任,使得藩镇并握政权、财权和军权,他们还可以在地方上任意扩充军队,任命官吏等,如同地方上的皇帝。
除此之外,地方节度使还招募军人子弟,组成卫兵、亲兵,也被称为“牙兵”,这一类人待遇优厚,一直受到节度使的关照,并且父子承袭,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牙兵实际上成为了节度使的亲信部队,甚至有的权力超过节度使,能够控制地方节度使的废立。河朔三镇历任节度使共57人,由朝廷委任的只不过4人而已,其余的有世袭,有的自立,还有的是牙军拥立。
其实,唐朝的统治者也曾意识到藩镇的问题,只不过无从解决。唐宪宗曾与宰相杜黄裳讨论过藩镇问题,宰相杜黄裳说德宗对藩镇一意姑息,节度使活着时不敢将其罢免,死后才敢派人前往地方“考察军情”。而派往地方的官员往往受人贿赂,回到朝廷就专说他们的好话,朝廷对此也无可奈何,总不能派皇帝去地方考察吧。即便是忠臣良将去考察,也不可能走遍所有的藩镇。唐德宗索性抛下这一问题,并实行姑息政策,将矛盾和问题抛给后代,导致问题越来越多,最后积重难返。
唐宪宗也曾决意削平反叛的藩镇,并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可是在取得这些胜利后,他也变得骄奢起来,并且将根本解决藩镇割据的抱负抛诸脑后。不久后,唐宪宗在宫中暴卒。自唐宪宗后,唐朝的几个皇帝基本上都是酒色之徒,他们根本无心处理政务。唐穆宗时期,几个宰相又是庸才,原本幽州节度使打算归朝,可几个庸才宰相却没处置好,导致幽州再次丢失。统治者的不作为或懒作为,再加上大臣的无能,直接导致藩镇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如果唐宪宗不懈怠,或者再多出两个唐宪宗这样的皇帝,可能藩镇问题短期内是可以解决的。俗话说攻城易,守城难。即便是短期内解决了藩镇问题,倘若再一两个昏庸的皇帝,国家还是会走向灭亡。藩镇的问题想要解决,必须要斩其根源。然而,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这一问题始终是无法完美解决的。后世王朝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但始终没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1.《青史遗录 唐朝为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史遗录 唐朝为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