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准高三的小伙伴们~

最近听很多同学反映,已经开始进入一轮复习了,而大多数新高考地区考生已经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了。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如果没有条理和清晰的思路复习,后面会记得很混乱。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为了理清结构、方便记忆学姐附上了这次干货内容的思维导图,小可爱们记得按顺时针查看呀~

完整版——【历史57】

全篇内容组成思维导图

【民族关系发展史概说】

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 中华民族的起源

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

(2) 多民族融合的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已初步建立。

(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

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以及华南两广的统治,既大大扩展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 多民族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强。

(6) 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隋唐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形式多样,关系也融洽,特别是在西北和东北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

(7)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各少数民族借助自己政权力量,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相互学习,逐步缩小了与汉族的差距,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作了准备。

(8)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了得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2. 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发展及其分布

(1) 匈奴: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一带古老的少数民族

【历史沿革】

① 春秋战国

匈奴生活在北方,与华夏各族逐步融洽。

② 秦朝

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公元前3世纪时,铁器的使用深入各领域。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

③ 西汉

匈奴不断南下进攻,汉政府“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反击匈奴获胜。

④ 东汉

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窦固、窦宪先后北击匈奴。

⑤ 西晋

匈奴内迁,316年匈奴灭晋。

(2) 吐蕃: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历史沿革】

① 唐朝

与吐蕃联姻、会盟。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蒙古。

② 元朝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

③ 明清

进一步加强了同西藏联系和对其管辖。

(3) 鲜卑

西晋时内迁的鲜卑族与汉族联系密切,其拓跋部建北魏,后分裂为东、西魏。

(4) 契丹

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末开始农耕和定居。后建立契丹国,改为辽,与北宋对立,后被金所灭。

(5) 突厥

六世纪中期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分裂。唐时,大败东突厥,在其旧地设都督府。后西突厥也受唐管辖。唐在西突厥地区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6) 回纥

维吾尔族的祖先。8世纪强大起来。唐时,其首领接受册封,回纥改名为回鹘。9世纪,其政权瓦解,大部西行迁入甘肃、新疆。

(7) 南诏

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唐时分布于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称六诏。后由南诏统一。唐玄宗时被册封。五代十国时,南诏改名为大理,统治云南、四川等地。南宋末年,被蒙古所灭。

(8) 蒙古:北方古老民族

12世纪时,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政权。1234年灭金。后来招降吐蕃,征服大理。1271年建立元朝,灭南宋后统一全国,后被明所灭。退居北方大漠的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刺两部。明末清初,又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后来先后臣服清。康熙时,准噶尔部发生过叛乱,被清政府平定。乾隆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9) 满族:其祖先是靺鞨

7世纪时,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部强大起来。8世纪时,唐设黑水都督府,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五代时,黑水靺鞨发展为女真。北宋时建立金,后与南宋对峙。1234年被蒙古所灭。明时,居于辽东的建州女真强大起来,统一各部,于1616年建立金。后皇太极称帝,改称清。1644年灭明入关,统一全国。

(10) 羯族、氐族和羌族

西晋时内迁,居西北及北部。十六国时,氐族建立的前秦一度统一黄河流域。淝水之战后,统治瓦解。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在北宋时建立西夏,后被蒙古所灭。

(11) 西南夷

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后反叛。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12) 百越

散布华东、华南地区。其中,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东越;两广地区的越人称南越。汉武帝时,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汉武帝时,建立郡县,加强同越族的联系和管辖。

3.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作用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边疆地区和高原地区,其中云南、贵州、广西和新疆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省区。从各少数民族的分布看,小聚居的特征表现相当明显。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

【战争形态】

(1) 民族掠夺战争

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回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等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2) 民族征服战争

如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灭南宋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3) 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

如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4) 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内迁民族中的流民反抗西晋统治的起义。

【认识】

民族战争的性质分析:我国古代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一般不用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来分析性质,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凡实行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凡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正义的。分裂国家和民族的战争是非正义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战争是正义的。对民族征服战争要辩证分析,在征服的过程中往往是非正义的,而征服的结果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

【和平状态】

(1) 和亲

如汉与匈奴、唐与吐蕃的和亲

(2) 边境贸易

如北宋的榷场和明朝的互市

(3) 会盟

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

(4) 册封

(5) 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

【认识】

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生产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5. 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1.《大大大课代表 衡中历史老教授整理:超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附思维导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大大课代表 衡中历史老教授整理:超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附思维导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