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摘编自《革命与爱: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耘山、周燕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文 | 耘山 周燕
编辑 | 米粟
1935年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延安吴起镇。党中央决定将陕北作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10月25日上午,陕甘支队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再次强调了当前部队的中心工作:进行军事、政治教育;争取群众,扩大红军;改善生活,充实被服。
刚刚进入初冬,陕北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可是红军战士还穿着单衣,各种军用物资和器材也急需补充。毛泽东和彭德怀找来总供给部部长林伯渠和副部长毛泽民商量被服、西药、无线电器材和兵工厂器材的问题,只见林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了几十行小字,仅被服一项就有多个“急”字:
1.羊毛衣五千套(最急);
2.羊毛短裤六千条(最急);
3.羊毛风衣六千件(一千最急);
4.羊毛帽子五千顶(三千最急);
5.绑带五千双(三千最急);
6.羊毛夹被两千床(一千最急);
7.布军鞋一万二千双(六千急,余次急);
8.夹袜一万二千双(六千急,余次急)。
红军要在陕甘地区建立根据地,经济情况不容乐观。茫茫无际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交通闭塞,有些地方连人畜饮水都很困难。在国民党军阀的苛捐杂税与豪绅地主的高利贷高地租的残酷剥削下,陕甘群众的生活困苦不堪。陕北都是一些小村庄,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红军,不要说吃一顿极普通的饭,就连喝稀糊糊的碗也不够用,只能把一些破碗和废瓦片收集起来当“餐具”。
毛泽民后来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时谈到边区的困难情况:“在地图上,边区的面积似乎不大,但实际上是广大的空间。这里是多山地区,地貌复杂。陕西西部和宁夏东部缺水(相距40里才有一口水井),无法为部队建设营房。”毛泽民率领15大队从中央苏区一路挑来的几十担“家当”,到陕北已经所剩无几。陕甘苏区地域狭小,当地又没有多少土豪可打。眼看进入寒冬,红军官兵衣衫褴褛,很多人还打着赤脚,怎能抵挡得住大西北的严寒!
▲毛泽民。图/新华社发
先期到达陕北的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慷慨解囊,从仅有的7000大洋家底中,毫不犹豫地拿出5000大洋,送给党中央,但这样也难以解决大部队的燃眉之急。
就在西北办事处成立20多天后,党中央任命毛泽民为国民经济部部长兼贸易总局局长。在毛泽民的统一指挥下,终于,贸易总局、工矿科、农牧科及合作总社,紧张有序地运转起来。
在国民经济部的帮助和带动下,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如兵工厂、被服厂等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榨油、染布、熬硝制盐、粮食加工等小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5年11月下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改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编者注)为发展小手工业提供贷款,促进了边区经济和贸易的繁荣。
▲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图/新华社发
让黑色老油矿焕发生机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当年赣南的钨矿就是中央苏区解决经济困难的一个聚宝盆。荒凉贫瘠的陕北黄土地到底有什么资源优势?国民经济部成立时,在选择工矿科长时,毛泽民有意选一位比较成熟的当地同志负责工矿科的工作。
前来报到的工矿科长叫高登榜,陕北延川县人,时任西北工作委员会技术处党支部副书记。毛泽民先是详细询问了陕北都有什么土特产,如粮食、油料、食盐、矿产等等,然后对高登榜说:“你的任务,首先是整顿管理安定和永坪两座煤窑,把煤挖上来,运到这里,让家家户户都能烧水做饭。第二,听说陕北还有个油矿,要尽快把油矿的情况了解清楚。”
陕北延安一带有石油的记载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当时延安叫高奴县,延河叫洧水。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就写下:“上郡高奴有洧水,可燃。”北宋时期,延安叫鄜延路。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担任延路经略使时,对延安一带进行了周密考察,也得出鄜延境内有石油的结论。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首次确切地使用了“石油”这一概念:“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到20世纪初,石油果然开始“大行于世”。德、日、美、俄等帝国主义都对陕北石油资源存有野心。陕西巡抚曹鸿勋曾一次次上奏主张“以延长煤油与外国煤油争衡”,延长石油“非速自办,不能杜外人之觊觎”。1904年,曹鸿勋的奏请终于得到允许。清廷拨地方官银8万余两作为开办费。1907年6月5日,中国第一口油井在延长县西门外开钻,历3个月,当深度钻到69米时,井中见油,钻到81米处,完井,日产原油可达1~1.5吨。当年,延长石油厂炼出的煤油送到西安,煤油汽灯光亮耀眼,好似黑夜中的小太阳,曾一时轰动了西安城。
▲延长油矿的前身“延长石油官厂”旧址(资料照片)。图/新华社发
陕北不仅有石油,还有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小型采油和炼油设施,油矿的规模虽然不大,若能恢复生产,也足够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红军使用的。
当毛泽民得知,中央红军进驻瓦窑堡时,当地苏维埃政府将国民党矿产资源委员会的20多名石油技术人员全都关押起来时,毛泽民很恼火。采油和炼油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得不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将一事无成。他立即提笔给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主席博古写信,请求释放这些技术人员。博古很快作出“同意释放”的批示。
在毛泽民和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关怀下,获释的技术人员洗澡、理发,换上了干净衣服,还分配到了窑洞,解决了吃饭问题。毛泽民决定,给大家放假一周,愿意留在矿上继续工作的,共产党热烈欢迎。
毛泽民又把延长油矿原勘探处事务所所长严爽请到瓦窑堡,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任命他为延长油矿技术矿长。严爽深受感动。回到延长后,他即着手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清理现场,整修设备,争取用最快的时间恢复生产。
汽油和煤油是党中央和红军急需的战略物资和生活物资。毛泽民决定将延长油矿办成中华苏维埃的国营企业,不仅满足根据地的燃油需求,还要力争出口。
为加强对延长油矿的领导,毛泽民派高登榜兼任油矿行政矿长和支部书记。高登榜出发前,毛泽民吩咐他,把前方退役的毛驴和骡子卖掉,筹措一些钱作为油矿的开办费。
油矿开工后,毛泽民专程从瓦窑堡来到矿上,诚恳地对大家说:“你们都是技术人员,为国民党工作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多出油,支援红军打胜仗!”
在工矿科的直接领导下,油矿职工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没有吊车,他们用手摇辘轳吊油;没有储油罐,就砌石板池。奄奄一息的老油矿,居然很快恢复了产油。
把原油炼制成汽油和煤油困难也很多。矿上的炼油设备十分陈旧,一台老式锅炉,每周只能炼制一两炉成品油,还经常受到敌机的袭扰。毛泽民鼓励技术人员大胆进行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工人们不但修理好旧机器,还自己制造了锅炉、蒸馏釜和油管,发明了空中套井和钢丝打结法。
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率军东征途经延长县时,亲自到油矿视察,观看了采油和炼油的全过程,还把采油工人请进窑洞谈心。1936年4月,毛泽民在名为《陕甘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建设》的工作报告中写道:
“自从去年12月整理延长石油工厂以来,在今年一二三月,三个月中,共生产原油约7万斤,每月平均炼了3锅油,计共产挥发油约400斤,汽油2000余斤(永坪井之原油中汽油特别多),头等油2.5万余斤,二等油1.35万余斤,超过了国民党任何时代的平均生产额,并附属生产了大批油墨、石蜡、凡士林。除充分供给了红军与机关需用外,最近还大批运输出口。同时,在这一时期,打完了永坪第三井,现正着手打第四井。3个月共有盈余2000余元。这是全中国仅有的石油矿。”
红军初到陕北时,中央机关夜晚照明点灯用的是蓖麻油,如今用上了油矿自制的“洋蜡烛”。毛泽东的警卫员吴吉清回忆说,毛泽东通宵工作,总要到第二天凌晨4点钟以后才休息。开始,毛泽东点的是小油灯,一夜工作下来,脸上被熏得黑黢黢的。自从有了“洋蜡烛”,每天晚上,警卫员就在主席的办公桌上点亮两支蜡烛,等6支蜡烛点完了,天正蒙蒙亮。
守住白色的“聚宝盆”
为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壮大红军,努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实现全国性的对日抗战的任务,1936年5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联名发布西征战役计划,决定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及骑兵团共1.3万余人,组成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打击宁夏“二马”,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新苏区。
西征战役历时两个多月,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苏区,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随着红军部队的不断扩大,陕北苏区的财政和经济状况更加紧张。再加上要为即将到来的红二、四方面军准备粮食和冬装,所需的费用更大了。
在陕北与宁夏、内蒙古交界处,食盐、毛皮、甘草是其主要出口物资。红军占领盐池、定边后,西北办事处决定,由毛泽民率领经济工作团,前去统一领导新区的食盐生产与贸易工作,积极组织运输食盐和其他农副产品出口。
7月5日,毛泽民率领经济工作团来到定边。经向当地商会打听发现,从定边往西约80里有个盐场堡,其有大量咸盐。毛泽民立刻带着工矿科长高登榜来到盐场堡。
▲2021年3月3日拍摄的宁夏盐池县曾记畔村冯家老宅,1936年毛泽民曾来这里了解农村情况(无人机照片)。图/新华社发
每年七八月间是产盐最好的季节。也许是红军扎根陕甘宁,大自然给予的特别眷顾,在质朴敦厚的黄土地下,不仅埋藏了黑色的石油,还镶嵌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白色“聚宝盆”。
毛泽民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时,谈到陕甘宁边区的资源情况时说:“边区有一地盐很丰富(宁夏盐池),每年产盐价值100万元。国民党统治时期,每年征税400万元,而我们仅征收30~40万元。边区有名贵药用植物、丰富的煤炭(无烟煤)、羊皮。”
由于有丰富的食盐资源,远在内陆的定边城早已成为三边地区的大市场,每月都有两次大集市,很多商贩都会到这里赶集,一日能达数千人之多。由于贸易流通,这里的市场相当繁荣,布匹和日用品都比较便宜。
毛泽民认为,既然食盐的资源这样充足,我们就要紧紧抱住这个“聚宝盆”,把盐运出去就能以此筹集钱款,使盐业生产成为边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当地商会的帮助下,仅用了两天时间,经济工作团就采购了大量的布匹和百货。毛泽民又紧急调来20多峰骆驼,派专人把布匹和百货押送回保安(1936年7月3日,中共中央机关已从瓦窑堡迁至保安县城。——编者注)。
盐池县有5个大盐池,其中3个池产盐,但都控制在汉人豪绅和蒙族豪绅手中。在国民党高额盐务税的压榨下,盐工受到残酷剥削。毛泽民决定把盐工和盐湖周边的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新的盐务局,采取新的盐税政策,鼓励盐商长途贩运。
在到达盐池县的当天,毛泽民即对发展食盐贸易的相关政策提出意见,起草了《处理食盐、布匹,巩固苏区金融的具体办法》。他的意见得到了西北办事处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很快就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布告”的形式公布,在定边、盐池的交易市场,以及各县、乡合作社的门前广为张贴。
《布告》明示,取消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的一切苛什盐税,只需缴纳一定的盐价,即可到处运售;各县、区苏维埃政府应帮助群众设立消费合作社或运盐合作社,除按群众需要的数量驮取外,必须多运食盐到白区换取大宗布匹和群众必需的工业品;凡在苏区内出卖食盐、布匹等,一律使用苏维埃纸币,严禁收取白票(即法币)或现洋,不得故意高抬市价。违者,除予以相当处罚外,立即停止其在盐池购买食盐。
“共产党不收盐税!可以随便运盐了!”
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布告前围满了远道而来的盐商、盐贩,还有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大家都称赞共产党的政策好!
毛泽民到盐池县几天时间,就接收了汉地盐业公司,组织盐场民工和农民开采盐矿,发动商人贩运食盐。天遂人愿,一个月内即生产食盐二三十万驮。
同时,毛泽民又去接收蒙民的北大池和狗池盐场。为了团结蒙民共同抗日,毛泽民与西征红军政治部商定,把北大池和狗池盐场交给蒙民管理,搞联合经营。毛泽民积极鼓励根据地军民多产盐,运往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辖区扩大出口贸易,用食盐换回了根据地红军所需要的粮食、布匹、医药等物资。在毛泽民的积极倡导与推动下,盐池、定边的盐业生产和食盐贸易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毛泽民向共产国际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边区的盐业生产时说:
“在陕西、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有一大片天然盐场,盐储量非常丰富。红军西征胜利后,边区国民经济部接收了汉地盐业公司,在盐场周围组织起10个生产组织队,组织盐场民工和周围的农民开采盐矿,发动商人贩运食盐。边区每年的盐业收入要达到100万元,这对边区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如雨后春笋的合作社
陕甘宁边区苍凉的黄土地,给毛泽民提供了施展经济才华的大舞台。他紧紧抓住石油、食盐这一黑一白两大经济命脉,依靠、组织消费合作社帮助边区人民克服暂时困难,改善生活条件。
最初,全边区只有几个不健全的消费合作社,一个食盐合作社,仅仅过了3个月,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建立起来。
如果说,在建党初期,毛泽民在安源路矿创办的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是对股份制合作事业的一种尝试的话,那么在陕甘宁边区,他的思路和领导方式已日臻渐进,更加成熟。他起草的苏维埃共和国关于《处理食盐、布匹,巩固苏区金融的具体办法》的布告,向各级国民经济部门发出的“关于春耕动员工作的指示信”和“增加出口贸易、扩大合作社营业”的通知,都将目的、措施、办法、要求,交代得一清二楚,而且奖惩分明、具体。
比如,在“增加出口贸易、扩大合作社营业”的通知中,毛泽民要求各级国民经济部:在收购绒毛时,首先要将全区黑羊和白羊的存栏数调查清楚,制定出本区应该收购的斤数,有计划地责成各乡合作支社或采办员向群众订购;在大量收购米、麦、荞麦、猪、羊、鸡、鸡蛋、油、菜蔬等物品的同时,要注意调剂余缺,除供给本地机关外,均送交延安市中央国民经济部,以便介绍给边远地区的合作社;在收购土产品和生活必需品时,必须保证质量,药材要干的,绒毛要净的,猪、羊、鸡、鸡蛋、菜蔬等副食品均要活的和新鲜的;还要制订合理的收购价格,如,山羊绒每百斤60元,白春毛每百斤25元,甘草根每百斤5元,猪肉每斤2角5分,羊肉每斤1角,鸡每斤1角,鸡蛋每百个1元5角,小麻油每斤3角,米、麦等粮食则按各地不同价格予以规定。
毛泽民非常重视加快资金周转。他要求各级经济部收购到绒毛和药材后,须迅速雇请牲口,送到延安市,卖给贸易总局。他还动员群众去盐池驮盐,卖给贸易总局。他说,只有大量收购土产品,才能多多换进工业品,扩大合作社的营业,改善社员和群众的生活。他要求各级经济部负起领导、推动、检查的责任来。
据一些老红军回忆,当年,在西北办事处机关里也有一个消费合作社,那是机关工作人员偶尔改善生活的好去处。合作社兼开饮食店,在这里可以买到酒,吃到肉丝面和肉包子,以及食堂里根本看不到的荤菜。革命老人谢觉哉就是合作总社最早的负责人。谢老经常在机关合作社里站柜台,还亲自卖东西给大家。
1936年11月,著名女作家丁玲从国统区来到陕北苏区首府保安。毛泽东在机关合作社请她吃饭,有猪肉炖土豆、有鱼、有鸡,还有一盘白馒头,饭菜的品种丰富多了。
参考文献:
《追忆与思考——江华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寻踪毛泽民》,曹宏、周燕 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毛泽民:《关于中国边区问题的发言》(1939.7.8),РГАСПИ(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514/1/422;
毛泽民:《陕甘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建设》(1936.4.24),中共西北中央局机关报《斗争》。
1.《新华社客户端 “红色大管家”毛泽民:在苍凉的黄土地上施展经济才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华社客户端 “红色大管家”毛泽民:在苍凉的黄土地上施展经济才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