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是教科书中收录的经典故事之一,教育了人们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不妨换个角度试试看。有许多大人还会将这个故事当作孩子的启蒙读物,这么经典的故事,如今却遭到了质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提出质疑的这位马未都先生是谁?

他被誉为中国第一收藏家,对于历史研究很有自己的一套,不仅如此,马老爷子的文学造诣也很高。

1996年,他率先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私人博物馆,并受邀在央视的重量级专栏《百家讲坛》中担任主题演讲人。

马未都质疑司马光砸缸

马未都先生知识渊博,他在讲历史或者文物的时候,经常会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角。正因为如此,他的一些观点很容易引起争议。

比如广为人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个故事是并没有什么争议的地方。

但是,马未都曾在节目中说,他在搜寻了我国所有的文物系统后,仍然没有找到证据表明司马光打碎的是一口大缸,因为在宋代,宋人根本烧不动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缸。

而且他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是没有力气举起大石头砸破缸的,而且究竟用的是不是石头,也存在疑点。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从缸的角度来说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何?

欲知历史真相,我们便要从史书中找到源头

众所周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源于元末编的《宋史》。

但这并不代表他是第一个记录这件事的书籍。《宋史》卷多,编译时间也很长。元人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离它发生已经300多年了。

所以可以判断,编《宋史》的人也是通过史书描述这件事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司马光所在的北宋有什么关于这件事的记载。

北宋著名僧人释惠洪,写了一本名为《冷斋夜话》的诗学著作。这本书的主体是诗歌,还有一些注释,所以具有一定可信度。

而且,释惠洪生于1071年,只比司马光小52岁。他出生时,司马光还活着,释惠洪15岁时,司马光就去世了。所以,从时代背景来说,也是如此。

《冷斋夜话》年,释惠洪记载,宫廷里有一个大瓮,曾经被人用木板封过,偶尔会有人掉到水里。众人无计可施,后用石头砸瓮,瓮破洞而迸裂,不死。

还有一个来源,是北京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赵冬梅,提出来的,她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起源于张邦基写的《墨庄漫录》

但《墨庄漫录》中,对人物的描述和整个事件的具体细节都是如此模糊,无法判断司马光是否砸缸,因此不值得具体研究。

看《冷斋夜话》的记录,有一个字眼值得注意,那就是“瓮”

也就是说,孩子掉进了瓮里而不是缸里。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史书的角度上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因为他砸的是“瓮”而不是“缸”。

但是“瓮”和“缸”在这个故事中担任的角色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瓮和缸区别是有区别的,一个原料,一个形状,但不管是陶器还是瓷器,还是形状上的区别,都不是本文的重点,因为不影响司马光进行“砸”这个行为。

马未都先生的疑问其实是有理有据的,毕竟那时候确实没有“缸”,至于能不能砸其他容具,他并未说明。

在文物系统中,确实没有关于宋代大缸的资料,所以不能轻易说司马光砸了大缸

有网友用“请君入瓮”这个成语来证明唐朝有这么大的容器,从而反驳了马未都,但显然打击错了重点。

如今真相大白了。司马光砸的是“瓮”而不是“缸”,但这个事实显然不能改变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的核心。

因为整件事的核心从来就不是容具之争,而司马光机智和勇气。

1.《一介书生写史 司马光砸缸故事存疑?马未都:他不可能砸得了缸,事实是怎样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介书生写史 司马光砸缸故事存疑?马未都:他不可能砸得了缸,事实是怎样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