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岁月是无形的时间,迈着鲜少被人察觉的步伐,将消亡与新生带给万事万物,在飘荡的清风之中无数尘埃最终沉淀,成为无言的历史等待着重见天日的时刻。
人类自远古时代脱离动物的行列,凭借的是能够制作工具的双手,但将文明向前推动确实依靠着对历史忠诚地记载,在传承之中文字成为了变化的船只,载着过去的沉重向前航行。
代表着人类文明起源的四大古国在历史的浪潮之中几度沉浮,最终只遗留下来了中华文明流传至今,我们也成为了拥有最早历史记录的民族,能够轻易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岁月留存下来细碎的尘埃痕迹。
但在三千年前的那将近一千五百多年的时光里,我们虽然坚信文明早已埋下种子盛开出鲜花,但却始终没有获得文字上正式的记载,因此也没有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那段晕染着神话色彩,真实岁月交织在梦幻之中的时光,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为何始终不能在历史的记载里寻到详实的印记呢?
空白的三个五百年
在中华民族普遍认知的悠长历史之中,起源自“盘古开天辟地”开始,滚滚黄河流域浇灌出了文明的源头,炎帝与黄帝将子民交融用以战胜凶恶的蚩尤,随后炎黄子孙便在这一片辽阔且肥沃的大地上扎下了越来越深的根系。
尧舜禹三位部落首领的交替,王朝的雏形一步步确立,在夏朝正式建立后大禹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公天下”转变为了“家天下”,社会制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文明在迭代之中绽放着一层层递进的光彩,而能够用以承载着文明重量的文字却姗姗来迟。
在漫长的考古之中,陆续出土十几万片的甲骨文被证实是夏朝之后的商朝所使用的文字,但这些凝聚着古人智慧结晶的文字却依旧笼罩着无法被证实的迷雾,因为十几万片的文字痕迹却只能够解读出不过两千来字的具体含义,而这含义之中却又显得历经岁月催动,具有着相当成熟的体系。
这样的特质似乎证明着在甲骨文之前,或许就在那始终难以寻觅到痕迹的夏朝历史之中还隐藏着更为古老的文字载体。
因为完全失去了文字上的记载或者遗留的痕迹追溯,夏商周这三个古老的朝代存在着许多在文明上的空洞和断痕,商朝前五百年究竟孕育着多么古老的文明色彩,而夏商周三代之间又存在着两个五百年的空白。
或许在那个时代里,对于历史的记载受限于文字的使用,导致记录往往是口口相传,每一粒历史的尘埃都难免沾染上口述之人在情感上的修饰,这便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史实不能证明其真假,也无法排除存在删减和杜撰的可能。
正是因为如此,这三个五百年所构成的一千五百年岁月痕迹,经过漫长的民族传承直至今日,却难以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可和承认。
艰难的溯源
真正具有最早史书记载的时代,在于混乱却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
从过去一直走至今日的中华民族,还留存在曾经的风貌和精神特质,但却难以寻觅到那些在时光长河中风化成沙的远古事迹。
曾经有一段时期,不止西方民族怀疑夏商周存在的可能性,连我国考古学者们都开始对传承进行存疑,有些人甚至认为夏商周是古人杜撰出来的时代,仅仅用于乘载那些对宇宙以及世界奇幻的神话向往,并不在现实之中存在过。
但随着近现代半个多世纪的考察,我们终于在辽阔的土地上发生了蛛丝马迹,并在漫长的对夏商周文明的追随之中窥得沧海一粟。
在豫西和晋南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种并不为人所知的文化遗址,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典型代表,被认为可能存在着神秘夏朝的影子,二里头遗址甚至有可能为夏朝都城。
夏朝的存在证实在抽丝剥茧的考察里,但其具体文明的面貌却依旧因为文献资料的缺失而迟迟无法深入挖掘,犹如是一颗窥见其光彩的珍珠,紧紧卡在岩石的缝隙之中,看得见却挖不着。
神话的渲染
或许正因为没有存在文字的详实记载,历史便得以在蒙上神话的浓郁色彩后,焕发出了一种交织着想象与现实的光芒。
盘古用斧头劈开了混沌的天地,清气上升化作无边的苍穹,浊气则凝聚成了坚实的土地,女娲用泥巴捏出了中华民族的雏形,追随太阳力竭而亡地夸父化作山川海洋,水神共工愤怒地撞击在了不周山上,同样古老的神仙们随着古老的时代远去,最终只浮现在迷幻的旧梦之中。
记载着天地异兽的《山海经》描绘了一个奇异的时代,而在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之中对于殷商的来历也同样采用了类似的笔触:“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
商的起源尚且蒙上如此迷幻的色彩,在商之前的夏朝更是难以摆脱后人杜撰出来的夸大和奇幻,始终在神话的基垫下难以分离。
对于未知,人类往往赋予恐惧和向往的双重色彩,被遗忘的时光是如此,难以琢磨的未来更是如此。
或许正是因为这扑朔迷离的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太难以凭借着经验来填补,所以才会被赋予无边际的想象和希翼,一如这浩瀚的宇宙那般无法被彻底的理解,只留下璀璨的星辰散发着诱人的闪烁光芒。
不会停止的追溯
时光的长河一旦流淌而过,便再也无法回头,过去的历史在一点点挖掘和清扫之中展露尘封的色彩,唯有一切谜底解开之时才得以让当下之人一览遗失的风貌。
空白的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在追溯上确实是困难重重,但我们却没有停止过溯源的脚步,甚至在1996年正式启动了“夏商周工程断代”,势要让曾经的一切大白于阳光之下。
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够真正从历史之中寻觅到未来将要前行的方向,中华民族正是这样背负着历史重量前行。
直至现在,我国漫长的考古挖掘行动还在进行着,并将持续到未来,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将溯源工作进行下去,这漫长且从未断绝过的历史长河才能够焕发出全新的意义,能够支撑着中华民族继续迈着坚实的步伐。
或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天,屹立在世界之巅的我们,终于拥有着确凿的证据和十足的底气,向全世界宣布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将所有的质疑声和反对声都淹没,中华文明的芬芳再次弥漫向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类。
小结:
“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这都是由于生命的发展要求它们的缘故。”宇宙浩瀚无穷,难以望其边境,而人类万年的发展历史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就在这极致的渺小之中,才显露出人类内心的伟大,辽阔的精神和流传的文明将是畅游宇宙海洋的基石。
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不会被改变,但却能够在挖掘之中在当下重现,这宛若是一种独特的时空穿越,是仅仅属于人类的一笔隐蔽财富。
曾经站在山顶的时代,曾经跌落谷底的困境,曾经笼罩在迷蒙神话之中的旧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全貌,我们将继续追寻着过去的痕迹,用以徜徉光明的未来。
1.《臆说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1500年的空白期,没任何史料记载,期间发生了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臆说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1500年的空白期,没任何史料记载,期间发生了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