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一国宰相,一个是一国司徒,同为国家总理级别的人物,两军之间临阵开骂,丞相安然坐在四轮小车之上,轻摇羽扇,一番引经据典,述其生平,直指要害,怼的王司徒落马而亡,文化人怼起人来,不可谓不狠。

初中时候读三国演义,那种白话与文言结合的章回体小说,读起来真的特别过瘾,尤其是每个章节那种对仗工整的回目,让人读起来不仅抑扬顿挫,还能大概知道此章节内容,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场戏,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预知细处如何,且看我来分解。

背景

在诸葛亮用计将姜维招降,连取天水、上邦、冀城三城之后,蜀军略作休整,便开营拔寨领兵第一次北出祁山,本文的第一位主角——孔明登场。

在这消息传到洛阳刚坐上皇帝之位的曹睿耳中后,可把这新登基的皇帝吓坏了,这时本文的第二位主角——王朗登场。

届时,王朗官拜司徒,新任皇帝听闻诸葛亮出了祁山,惊慌不已,便主动为曹睿献计:“先帝时,只要打仗,派出大将军曹真,总能取胜,这次也可以派他去打诸葛亮的蜀军啊”

曹睿听后,只觉甚好,连忙招曹真入宫,将准备派他出去打仗的决定告诉他,曹真一听要打诸葛孔明,连忙摆手说“打不过,卑职我真的是打不过,陛下另寻高人吧”

没等曹睿开口,旁边的王朗就站不住了,我刚向新帝举荐你能打胜仗,这刚见面就说打不过,这么不给面子,不是打我脸吗?

连忙对曹真说:“大将军是国家栋梁,现在遭逢国难,怎么能一位推辞呢,这样吧,我虽然才疏学浅,到战场还能起点儿作用,咱俩一起去”

就这样王朗就随大军到了前线,第一次见到了久闻大名的诸葛孔明,他恃才傲物,在曹睿面前出了风头还想在孔明面前耍嘴皮子,没成想这一开口,便送了自身公卿性命。

骂战开始——王朗率先发难

两军阵前,王朗以76岁的高龄,骑上骏马,缓缓出阵,约见孔明。

孔明随军劳顿,坐在四轮小车上,飘然而出,随手拿着标志性的羽扇。

王朗见孔明这么不给面子,到了面前连车都不下,先开口道:“久闻不如一见,你诸葛孔明自诩知天命,又这么聪明,怎么糊涂到出无名之师呢”

孔明答:“奉旨讨贼,何谓无名”

王朗看孔明如此不上道,就开始罗列一堆道理:什么天下按理当归有德之人,我大魏武皇帝顺应天命,结束中原战乱,万民归心,真的不是靠武力和权势得了天下,而是顺应天意,取代汉朝,改朝换代而已。

又对孔明说:“你这样厉害的人,应该归降于我大魏,保证还能有侯爵之位,享尽荣华富贵”

骂战结束——孔明胜,王朗死

诸葛亮听完后轻摇羽扇,心中已有定数,首先在魏军面前说王朗是汉朝大臣,再将其一番言论由“高论”定为“鄙言”,紧接着以汉末官场、民间诸多祸事陈述背景——宦官酿祸,朽木为官,苍生涂炭。

再讲,王朗“举孝廉入仕”,身为汉臣,却背叛大汉,同谋篡位,实乃“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将王朗骂为“不忠不义、献媚奉承”之人,使之乱了方寸,竟失口叫孔明为“诸葛村夫”。

孔明在王朗无话可说之时,再度加强火力,直接说他“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本就是行将就木的年纪,死后也无言面见汉代二十四位先帝,直接将王朗怼到马下,气竭而亡。

写在最后

诸葛亮骂王朗,在三国演义中本是很小的一段篇幅,当时看的时候印象也不是特别深刻,直到自己在电视剧中看到唐国强老师的精彩演绎,才明白原来这段写的竟然如此精彩。

诸葛亮的忠心不二,完全站在“安汉兴刘”的立场上,以大义出发,行天命之举,所以才会骂得酣畅淋漓,骂得慷慨激昂,诸葛亮“怼”的不只是一个王朗,而是在国家兴亡之际,那些像“王朗”一样的人。

年少时读三国,对其中的“忠义”二字记忆颇深,感慨良多,中年再读三国,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其中的“伪善”与“权谋”,现在才明白了,书还是那本,只是读书的人变了。

回归正题,怼人最恨的话,能有哪句能比得上“你死之后,黄泉之下有何颜面再见列祖列宗”呢?

1.《职为你说 你听过怼人最狠的一句话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职为你说 你听过怼人最狠的一句话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