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五四”青年节,文学硕士黄乔生参加“鲁迅与中国名人与五四传统”研讨会。在会上,许多人慷慨陈词,将鲁迅看作是“反传统、学习西方文明”的代表。

不过,随着经济大潮的翻涌,这种声音渐渐小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文人下海了。

1934年初,冯雪峰在瑞金向毛泽东汇报上海的文艺工作,毛泽东对鲁迅很感兴趣。

早在北大的时候,毛泽东就曾上门拜访过鲁迅,可当时只有周作人在家中,两人就此错过。毛泽东因此遗憾地对冯雪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

当时,临时中央有人主张请鲁迅到苏区来主持教育工作,毛泽东叹息道:“这些人真是一点也不了解鲁迅!鲁迅的作用当然是在外面大!”

毛泽东是了解鲁迅的!

要斗争,就到最核心的地方去!在30年代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鲁迅曾谢绝一些“好心人”的邀请去苏联,宁愿留在危机四伏的地方以笔为刀和敌人作斗争。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的革命斗志,与同处艰难境地依旧坚强不惜自身的的共产党人何异?

所以,在上海,鲁迅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力是在苏区不能比拟的。

1936年4月,冯雪峰回到了鲁迅身边,向他讲述红军的故事。

病中的鲁迅委托冯雪峰把自己新编的瞿秋白《海上述林》和一只金华火腿寄给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件事情的亲历者是上海北万兴店的店主张子远。

令人遗憾的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

鲁迅的后半生一直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唤醒民心,那么他反对传统吗?

从《狂人日记》中,人们读不出“仁义道德”,满篇都是底层人被旧思想浇灌地麻木的落后人性和阔人们盛宴狂欢的贪婪人性。这种生活现象是晚清乃至民国时期的现实,拿到现代社会来看,这种牢牢扼住人们呼吸的封建思想不应该被批判吗?

如果说“人吃人”的封建专制就是“传统”的话,这样的“传统”难道不该反吗!!!

弄清了鲁迅反对的是哪种“传统”,我们再来看他“学习西方文明”是不是事实?

鲁迅先生曾在日本学过医学,这是人尽皆知的。

他曾翻译过大量国外的著名,尤以俄国作家居多,比如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高尔基。他也翻译过日版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以及马克吐温的小说。

这些人的作品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强烈的批判性!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就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批判家。他的人生理想在青年之后逐渐定型,并转向批判所有和那个时代共存的落后性、封建专制和懦弱性。

胡适曾这样评价鲁迅:“他内心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终乃完全听从共产党人。”甚至,胡适还不遄以最大的恶意揣测鲁迅,认为“他从不批判共产主义,这也是不假的,他为自己敞开着这样一个后门。”

胡适以自身的“保身思维”妄自揣测,认为鲁迅有一个从不批判,就是给自己留后路。但是,他不知鲁迅生来就是一个斗士,从不假色于人,也不会听从于谁,只是忠于内心的良知和家国的利益!

看到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行为,就要毫不留情地批判!看到摇旗敲鼓为“友邦”呐喊的,就会毫不客气地揭穿!看到官吏腐朽鱼肉百姓的,更是第一个冲上前!

这样的鲁迅,胡适做不来,当时包括现代的许多文人也做不来!

1957年7月7日,在接见上海的科学、文化人士的席间,罗稷南问主席:“要是鲁迅还活着,他会怎么样?”主席沉默了一会,回道:“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不说。”

这番对话被鲁迅的独子周海婴录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

耐人寻味的是,主席为何说出这番话?

莫言曾在纪念鲁迅先生的讲座上说:“和鲁迅相比,我还是一个孩子!”

莫言自惭没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可他却被一群所谓的“学者文人”批判揭了时代的丑。试问,如果鲁迅先生在世,《狂人日记》《药》里面的那些时代现实会不会也被这群人批判得体无完肤呢?

恐怕是会的!

向来都是忠言逆耳,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当然不愿遇见鲁迅,而墙头草般的人物更是怕先生的刀笔投枪,更遑论那些在和平年代里争名夺利彼此攻讦的文人了。所以,这才是主席说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至此,我们也许才终于明白为何鲁迅的大部分作品会被请出教科书了?

鲁迅曾提出一个“真的知识阶级”的概念,“永远站在人民的一边,做永远的批判者”。

1971年,主席在武汉时说:“我和鲁迅先生的心是相通的,我劝大家看看鲁迅的杂文,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个圣人。”

从“批判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思想、唤醒独立个性和为民发声”这个意义来说,鲁迅当之无愧!而所有具备这种“人格”的人也都应该反思:是谁给了你批判的精神?你是否真的永远站在了人民的一边?

如果只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个人不忿而批判,为了名气流量而批判......请记住鲁迅先生的遗言“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如果你已忘了初心,请记住,为何只有鲁迅先生才能当得起“民族魂”这三个大字!!!

1.《西山诗家国 胡适这样评价鲁迅:他有一个从不批判,为自己敞开着一个后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山诗家国 胡适这样评价鲁迅:他有一个从不批判,为自己敞开着一个后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