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发行的我国第三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印着一个开拖拉机的姑娘,这是以梁军为原型的我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的形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姑娘突破世俗的看法,到北大荒学习开拖拉机,开荒耕地。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
梁军展示第三套人民币一元纸币。纸币上开拖拉机的姑娘,就是以梁军为原型的我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的形象。受访者供图
她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北大荒,黑土地上留下了她们的汗水、热血和青春。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以我为原型,那是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希望我能成为青年的榜样,让他们都能够继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发扬北大荒精神。”
女拖拉机手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女性典范,曾经影响了一代年轻人。70年前,姑娘们在北大荒的原野上,开着拖拉机,唱着:
“看,我们的拖拉机,
牵引着铁犁,
耕起了草原万里,
我们是生产能手。
开哟,开哟!
开遍了祖国的大地…….”
中国的“安格琳娜”
72年以后,86岁的刘瑛还能想起她14岁时第一次见到梁军的那个下午,“梁军姐姐穿着一身列宁装从火车上下来,黑黑的头发,红红的脸蛋,胖乎乎的,很高大。”1949年12月,亚洲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刘瑛就读于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学校组织他们去前门车站欢迎妇女代表。“很多人围着她们,我只能远远地看着。”
“女人也能开火犁(拖拉机)?” 刘瑛记得第二天报纸上刊登了梁军的故事,人们议论纷纷。
时间回到1947年春,17岁的梁军在未婚夫的帮助下到中共筹建的德都县萌芽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萌芽学校)学习。
彼时的德都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老黑龙江省根据地的一部分。1945年11月15日,受党中央派遣,延安干部团195人来到北安,以北安为中心创建了老黑龙江省根据地。
梁军所在的德都县距北安50公里,位于小兴安岭南麓,这里连同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合称为北大荒,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地带之一,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但黑土地上满是人身高的杂草,开荒难度大。当时开荒耕地只能靠人力或者牛马。梁军在传记中回忆,她就读的萌芽学校为了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开荒打粮。学生们像“纤夫”一样人力拉犁,五六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扶。
据中国社科院编写的《黑龙江屯垦史》记载,1948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在北安举办拖拉机手培训班,德都萌芽学校获得三个名额。
当时培训班规定不招收女学员,梁军就自己找到校长、培训班的教导员,“我说苏联的女孩子能干,我也能干,我也要去。”
她在北安看了苏联电影《巾帼英雄》,这部电影以苏联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安格琳娜为原型,里面的女主人公在和平时期开着拖拉机种田,战争时期驾驶坦克与德国法西斯战斗。那时她想:“中国妇女要像苏联妇女那样多好。”
最终学校同意破例送她到培训班。她成了70多个学员中惟一的女学员。但培训班的经历一开始也不顺利。1950年1月17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梁军突破层层阻碍学习开拖拉机的经历:70多个拖拉机学员中,只有她一个是女的。机师问她:“来干啥的?”梁军说:“来学开拖拉机的!”机师说:“回去吧!你不能开这个,太脏了!”男同学也在嘀咕:“女人还来学开火犁啦!”
梁军的儿子王燕兵形容母亲“要强,只要她想做,一定会想办法做到。”
梁军向传记作者王军回忆,她在11岁时签订了婚约,做了童养媳。家乡解放后,17岁的梁军就瞒着家人到半工半读性质的萌芽学校读书。她原本的名字叫“梁宝珍”,她觉得太俗气,没有一点时代气息,便自己做主改了名叫梁军,“意味着参加军队,参加革命,她要像军人那样去工作、去战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梁军在驾驶拖拉机。受访者供图
两个月后,梁军学会了开动机器、检查和修理。她在给毛主席的信中描述了当时的场景:“跳上拖拉机时,高兴得流泪了,老百姓紧紧地跟着,喊着:‘看,女人开火犁了。’”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新京报等联合制作的珍贵影像纪录电影《岁月在这儿》中呈现了上世纪50年代北大荒的样貌,“北大荒,天苍苍,野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在一望无垠的荒草地上,只有几十只狍子在奔跑,看不到一户人家。下个镜头,梁军从三四米高的拖拉机上走下来,微笑着朝人们走来。她开拖拉机,在北大荒的原野上奔驰。
使用拖拉机开荒后,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49年,我们开新荒3400亩,播种1950亩小麦, 收获15000多公斤粮食。” 梁军晚年写文章回忆,那一年他们的粮食单产在整个东北地区达到了第二。
北大荒的女儿
1949年12月10日,梁军作为我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妇女代表大会。“第二天报纸上就刊登了梁军的故事。”刘瑛回忆,“我当时想这不就是中国的‘安格琳娜’。”她当即和女伴林革给梁军写信:“想跟着你学开拖拉机,一起搞粮食。”
梁军很快给她们回信了。“她说你们想来,我热烈欢迎,但是,决不能见苦就回去。”
收到梁军的回信,刘瑛很兴奋,她和林革决定立即启程。但母亲强烈反对,担心她“冻死在东北。”
刘瑛的母亲是俄语翻译,刘瑛找到苏联专家以及母亲的领导,让他们帮忙做沟通工作“他们那一代人十一二岁时就参加革命了,他们不觉得我年纪小,都支持我。”
1950年3月,14岁的刘瑛和15岁的林革两个人带着学校开的介绍信,装着满满一包的糖三角、大馒头、豆包,从前门火车站出发,前往齐齐哈尔,踏上了寻找梁军的旅途。
但寻找梁军并不顺利。最初,她们听说梁军在齐齐哈尔,后来又说在北安,最后听说在沈阳拍摄以她为原型的电影《女拖拉机手》。“那时候梁军非常有名,火车上不断有人给我们提供梁军的新动向。”
最终,她们听从列车长的建议,去位于哈尔滨的东北农场管理处。管理处安排她们去了通北机械农场(现赵光农场)。
此时,萌芽学校举办了第一期拖拉机驾驶员学习班,受梁军的影响,不断有女学生参加学习班。到1950年6月,萌芽学校共有11名女拖拉机手,她们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女子拖拉机队,梁军是队长。
索耀尔玛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当时《人民日报》刊登了梁军和女子拖拉机队的情况,梁军开拖拉机的样子印在了画报上。蒙古族姑娘索耀尔玛在画报上看到了梁军的故事,她和另外一个蒙古族姑娘萨仁,从呼和浩特一路来到萌芽学校,“我家也挺穷的,没条件供我上学,我就想找个地方能学点技术,开拖拉机挺好的。”今年88岁的索耀尔玛向新京报记者回忆。
“当时受梁军影响,很多姑娘想做女拖拉机手。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女子拖拉机队。”刘瑛到达通北农场时,这里已经有17个从附近村子、呼兰、双城等地赶来学拖拉机的姑娘。两个月后,又来了一个上海姑娘,“长得特别漂亮,就像电影明星一样。”
1952年,通北农场女拖拉机手留影,下排右一为刘瑛。受访者供图
没多久,通北农场也组建了女子拖拉机队。1952年,朱德总司令到通北农场视察时,专门慰问了她们,“我们当时站在拖拉机上,朱总司令指着我们说,这是北大荒的女儿”。
“开荒时,后面跟着狼”
开荒的生活和刘瑛在电影里看到的完全不同。初到农场时,19个女生住在一个土房间,睡在一张十几米长的炕上。开荒时没有地方换洗衣服,一套衣服正面穿完反面穿,有虱子了就抖一抖。
刘瑛回忆,1950年4月5日,开始下地播种。开荒的地方周围没有农户,“用几根棍,很薄的布,支了两个帐篷,不挡风,不避寒。” 四月的北大荒,晚上最冷的时候有零下二十几摄氏度。没过几天,夜里的一场大雪压垮了刘瑛的帐篷,醒来时被子和嘴唇冻在了一起,“不能硬扯,只能用手慢慢焐热,把被子揭开。”
她们开的拖拉机是苏联制造的斯大林80,“特别笨重,难开”,发动时震耳欲聋,尘土飞扬,开一会儿满身都是灰土和油污。播种时两个人在驾驶室开拖拉机,一个人在后面把着犁。“当时我播种扛不动袋子,开车够不着脚踏板。把犁怕我掉下来,我也抬不动犁的升降器。”刘瑛说,最后专门给她安排了一个工作:在踏板上站着,看别人加种子,以免加到外头浪费种子。
当时没有专门的机车维修部门,拖拉机手们不仅要会开拖拉机,还要学习维修、保养。生产任务紧,白天开荒,晚上回去学理论。但是很多人只读过两三年书,或者没有读过书,索耀尔玛和萨仁是蒙古族姑娘,很多字是“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梁军每天晚上教她们认字。
为了抓紧时间开荒,“人休息机器不能停”,她们采取轮班制。索耀尔玛和刘瑛都讲到,晚上开荒时,后面跟着绿色的眼睛,机械翻地时常把地下的老鼠等小动物翻出来,狼就跟在拖拉机后面捡老鼠吃。
梁军在开荒时期从荒原沟里取水做饭。受访者供图
四月种小麦,五月种大豆、玉米,六月开荒新地,七月末收小麦,十月收大豆,然后要赶到11月土地上冻前再翻地开荒。冬天没办法下地干活,就在房间里给粮食脱谷。其间还要保养机器、修路,“一年四季没有闲着的时候。”
刘瑛说,最辛苦的是在1950年秋天,抗美援朝战争急需机动车驾驶员,男拖拉机手去前线支援,女拖拉机手主要完成了当年的收割和垦荒任务。《梁军传》和刘瑛的讲述中都提到,那段时间她们吃的是没有油的冻萝卜条子、玉米面,喝的是小沟里积留的雨水,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小窝棚,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二三个小时。
“那时候其实已经到了人的极限了,但是也没觉得苦。因为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这样工作,大家都这样,也就不在乎了。”刘瑛讲述这些事情时,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眼睛亮亮的,好像看到了播种后的万顷良田,
“开荒可美了,黑黝黝的黑土地都翻过来,闪闪发光,和缎子一样,太阳一晒,黑土的香味,直到现在我做梦还能闻到。”
保尔·柯察金突击队
1950年开荒结束后,刘瑛被评为了农场的三等劳模。
北大荒垦荒时的刘瑛。受访者供图
这年9月,梁军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梁军女子拖拉机队当选为全国先进集体。
1952年初春,梁军女子拖拉队完成了在萌芽学校的学习和开荒工作,被分配到查哈阳农场,开始新一轮的开荒。
1955年,通北农场已经建起了俱乐部、新宿舍,有电灯、电话。这时,刘瑛得知一个拥有二万公顷播种面积的谷物农场待建,当即写报告,申请去垦荒。
“这个后来叫友谊农场的地方选址在黑龙江三江平原,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荒地,大片的黑土地等着我们开垦。”刘瑛回忆。
友谊农场在1955年五一时期开始开荒,为了提高开荒效率,刘瑛找到农场的苏联专家改造拖拉机,把馒头和菜改为包子,一手开车,一手吃包子,吃饭不停车。“车越开越快,我驾驶的79号车天天上战斗快报。”
在之后几年的开荒工作中,刘瑛多次刷新开荒纪录。1957年麦收,收割了四百多垧小麦,创造了日割小麦二十五点四垧的全国纪录,刘瑛当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58年刘瑛带领联合收割机组,以班次收割小麦三百七十五亩的成绩刷新了全国纪录,她所在的车组被团中央授予“保尔·柯察金突击队”称号。
梁军在1951年被保送到中国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大学毕业后,任哈尔滨市香坊区农业局副局长。1990年,60岁的梁军从原哈尔滨市农机局总工程师岗位离休。
1961年,刘瑛进入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学习。毕业后,刘瑛一直在友谊农场工作,1990年,刘瑛从友谊县人大主任的岗位退休。
北大荒、北大仓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祖国边陲那片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将“北大荒”变成万亩良田,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据统计,黑龙江垦区共接收了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女拖拉机手是他们中的一员。
2020年10月,友谊农场联合收割机集体收割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当年的万亩荒原,现在已经变了样。数据统计,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辖区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448万亩、林地1362万亩、草地507万亩、水面388万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分公司、108个农(牧)场有限公司,978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人口162.3万人,2019年实现集团企业增加值442.5亿元。
2017年,时任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守聪说,北大荒每年调出的粮食可满足一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供应。
友谊农场1954年建场,第二年就产出粮豆361万公斤。经过70余年的开发,现在的友谊农场共有耕地面积183.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95.1万吨。
在查哈阳农场,五月初插秧的水稻已经长到了十几厘米高,绿油油的一片,望不到尽头,等到九月末这些水稻就可以收获了。这里被袁隆平称为“粳稻之乡,塞北江南”。
“现在机械耕种和几十年前完全不同了,机器操作更简单,播种施肥时,人们只需要坐在拖拉机里面看着屏幕,监控这些设备。”查哈阳农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王福生介绍。
友谊农场早已实现了机车无人驾驶,自动化插秧,今年春种又使用了无人机插秧。“我们现在主要通过机械替代人工,目前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8%。”友谊农场宣传部部长张保军告诉记者。
北大荒农机博览园中展出了梁军之前开过的拖拉机,梁军与之合影。受访者供图
梁军和刘瑛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0年,两人一起参观了新建立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这里展出了北大荒各个时期的农业机械150多台件,包括当年梁军开过的拖拉机。“现在的拖拉机和我们当时不一样了,操作方便,驾驶室里非常干净。”刘瑛说。
2020年,梁军病逝于哈尔滨,享年90岁。索耀尔玛看到新闻才知道梁军去世的消息,“此前我们每年春节还会打电话,但是后来都一个一个变成空号了,当初的女子拖拉机队可能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萌芽学校几经变迁,最后并入现在的齐齐哈尔大学;她们曾经开荒过的德都县现为五大连池市。在五大连池市和查哈阳农场已经很难指出哪片土地是她们开垦过的地方;只有查哈阳农场北大荒街道上的“女拖拉机手”雕像在诉说着这些女拖拉机手曾经的辉煌。
部分资料参考《梁军传》《北大荒的女儿》《中国东北角》《黑龙江屯垦史》
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编辑 胡杰 校对 李立军
1.《新京报 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在北大荒耕起了草原万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京报 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在北大荒耕起了草原万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