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当初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那么问题来了:当五国陆续覆灭、只剩自己独自面对虎狼秦国时,齐国上下是怎样的心态?

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应当是类似于“等待第二只靴子落地”的心态:焦急、忐忑、坐卧不安;然而,根据有限的史料记载来看,实际上齐国当时竟然是处于“躺平”的状态,在一种不知所谓的懵逼状态中迎来了灭亡。

齐国的这一结局其实并不令人奇怪,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虽然曾经能与秦国并驾齐驱,但自从被六国联合彻底羞辱了一番后,齐国不仅实力被严重削弱,统治阶层的胆气、雄心也彻底消失殆尽。

战国初期的齐国,曾经是“霸主杀手”。

秦国虽在战国横行上百年,但在最初的半个多世纪,实际上是由魏国执牛耳。魏文侯、李悝变法、吴起及魏武卒、西门豹治邺、乐羊伐中山......这些后世耳熟能详的字眼,充分体现了那个时期魏国的强盛。

而最终把这个霸主拉下马的,与其说是经过了商鞅变法的秦国,不如说是东边的齐国:

公元前353年魏国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其后中了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遭受了桂陵大败;

两年后,魏军在齐国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退出邯郸、吐出嘴里的肥肉;

公元前341年,魏将庞涓攻韩,齐国再次故技重施,以孙膑的围魏救韩之计在马陵给了魏国更惨痛的打击:太子申、主帅庞涓战死,十万魏国雄师一朝覆灭。

再加上秦国在西边动手,曾经强盛无比的魏国就此跌落神坛。

古往今来,能打趴上任大佬的,理所当然是新BOSS。接下来,就实力而言,秦国与齐国一东一西、并驾齐驱。并且,相对于秦国,齐国还具备以下诸多优势:

其一,虽然没有推行彻底的变法,但由于底子厚、位置佳,齐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资源丰厚,比那时地广人稀的秦国更让人羡慕;

其二,相对于被中原诸侯视为虎狼的秦国,齐国看似更加人畜无害,因此经常被列强拉进合纵队伍,跟大家一起恶心秦国。

因此,其后的大概五十年间,是齐国日子最风光的时期。弱肉强食的丛林政治生态下,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各诸侯国不断在连横、合纵战略间转换,然而最靠得住的,仍旧是综合实力。不仅三晋(韩赵魏)屡遭毒手,连南方巨无霸楚国也受连续战略失误所累,惨遭秦国削弱。只有齐国是例外。

公元前314年,齐国仅仅用了50天就攻下了燕国,并且前后占据了近三年,这是战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就像齐宣王洋洋自得所说的那样:“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莫非这真的是上天眷顾齐国?

虽然后来在各国压力下退出了燕国,但齐国的威望已让所有诸侯国忌惮。公元前296年,借着楚怀王客死咸阳的借口,齐国率领韩、魏、赵、宋联合攻秦,横行无忌多年的秦军竟然未加抵抗,向韩、魏割让土地求和。

此时的秦、齐,已经是公认的两大豪强。到了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提议自己为西帝、齐王为东帝,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离间齐国与其他诸侯的关系,但客观上也佐证了齐国的强盛实力。

虽然齐湣王只称了两天“帝”就改回了“王”,但受实力趋势,他的野心已经彻底按捺不住。俗话说,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小心拉胯,齐国很快付出了沉重代价。

公元前286年,齐国发兵攻灭了有“战国第八雄”之称的宋国,虽然是趁着宋康王失去人心的时机动手,但齐国仍付出了不小代价;

然而,巨大的红利让齐湣王失去了对局势的正确判断,随后他“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这种超出了时代发展阶段的动作,成功把齐国推向了各国共同的对立面。

此时,当初被齐国羞辱、随后卧薪尝胆了20多年的燕国人带头牵线,毫不费力就促成了伐齐联盟。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合并一处,共同受名将乐毅的驱使,以空前同仇敌忾之势一举击溃了齐军主力,随后燕军长驱直入,泱泱大国齐国几乎濒临灭亡:齐湣王被趁火打劫的楚人残杀;五年间,积累了数百年的财物、珍宝、仪仗被掠夺一空;七十多座城池被占领,仅剩下莒、即墨顽强抵抗。

后来,由于田单的抵抗、燕王的迭代,燕军被迫全面撤出,齐国得以复国,但它的实力、威望、自信心已经近乎被完全摧毁,再也失去了积极参与诸侯事务的勇气。

接下来的齐国,其实只经历了两任国君。

首先是在田单支持下复国的齐襄王,虽然他收复了全部失地,但此外再无建树。公元前274-271年间,齐国还多次遭受了赵、秦的攻击。

也许是这些年间屈辱的国运,让齐国统治阶层受伤太深,他们对其他五国(除秦之外)再也难以信任,甚至由此失去了对天下格局的基本判断。

就像司马光评论的那样,各国合纵、连横虽然反复无常、毫无节操,但随着一家独大时代的来临,对于齐国而言,若想持续生存下去,只有与五国合纵这一条路可走。

“夫三晋者,齐、楚之籓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即使曾因为战略扩张太激进而招致了三晋的报复,但对齐国而言,维持韩、赵、魏不倒下,自己就全无危亡之忧。

可惜的是,齐国也许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们轻易掉进了秦昭襄王“远交近攻”的战略,袖手旁观三晋不断被击溃、蚕食,全然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公元前265年,秦军攻赵、咄咄逼人,齐襄王曾在赵国送宗室为人质的情况下、派兵协助吓退了秦军,但在他同年底死后,齐国再也没有采取过任何有益的战略举动。

齐襄王去世后,其子田建继位,史称齐王建。但其后的十余年间,执掌朝政的其实是齐襄王的王后——人称君王后。对外,她采取了两边不得罪的政策:“事秦谨,与诸侯信”,固然成功地让齐国持续数十年免于战火之灾,却也坐视秦国一步步做大、齐国的屏障被打得支离破碎。

甚至在公元前262-260年期间,当秦国陆续与韩、赵死磕,随后在长平爆发了百万级别的战略大决战时,面对赵国的求救,齐国仍无动于衷,不仅不派兵施以援手,甚至连支援粮食这一最简单的帮助都没提供。

“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齐国并不是没有明白人,然而这些人没有话语权。

齐王建在位的40多年里,齐国就这处于这种“混吃等死”的状态。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掌权后,在李斯的建议下祭出了杀人诛心的损招:派人以重金收买各国重臣、充当秦国的内应,敢于拒绝的则派刺客加以暗杀。

齐国君臣也许是这一大战略的头号“客户”。齐王建任命后胜为相国,后者毫不迟疑地全面配合秦国的离间计,他接受大量金银财宝,替秦国说好话,劝齐王去朝拜秦王,反对整顿军队、修建防御设施,并且极力阻止齐王援助五国。其他大臣也有样学样,纷纷沦为了秦国的卧底,齐国就在这么一种浑浑噩噩、半休克的状态下看着五国陆续灭亡。

公元前222年,当燕国被灭、六强中仅有齐国尚存时,齐王建还寻思着动身前往咸阳朝拜嬴政,虽然被劝阻回宫,但面对即墨大夫积极备战的请求,他仍置若罔闻、无动于衷。

下一年,秦将王贲突袭临淄,齐国上下毫无抵抗,齐王建在“封以五百里之地”谎言的诱惑下开开心心地投降,随后却被活活饿死。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整体最为强大的齐国,就这么毫无血性、极度窝囊地消失了。

齐国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面对敌人,过于激进、一味冒险固然不可取,但完全躺平、自我阉割更加毫无机会;敌人不会因为你的主动放弃就心存怜悯、网开一面,生存之道,不仅要靠实力,还得依仗勇气与智慧。

1.《正史漫谈 国家之间若完全躺平会有啥结果?战国时期的齐国呈上了经典案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正史漫谈 国家之间若完全躺平会有啥结果?战国时期的齐国呈上了经典案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