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匈奴,最著名的词句莫过于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以及南宋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了。

匈奴这个词,作为一个符号,贯穿了中国历史的数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所不能回避的。随着中原王朝对匈奴的打击、匈奴的分裂与逐步汉化,直到南北朝五胡乱华以后,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才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逐渐消失。

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上消失后不久,匈奴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并让世界震惊的,自然是那个号称“上帝之鞭”的匈人首领阿提拉了。但当阿提拉建立的匈人帝国于公元468年崩溃以后,匈人就像如昙花一现般,在历史上再也没有了它的传说。

那么,匈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又经历了什么,最终的归宿又在何方呢?

最早出现匈奴这个词,是《逸周书·王会解》中的“匈奴狡犬,狡犬者,巨身四足果。”而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第一句就交代了匈奴的来历,“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淳维是谁呢?他就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王的儿子。夏朝灭亡之后,淳维带领夏朝的部分遗民逃到了西北部地区,经过一系列的民族融合、部落吞并,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就是匈奴。

当然,这个说法是司马迁引用匈奴人自己流传的说法,虽然证据不是很充分,但想来匈奴人不会无聊到瞎说八道吧,至少说,匈奴的起源与夏人的后裔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也有类似的记载: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

从这些成书很早的记载来看,匈奴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后裔,匈奴的开国之地在古代中国的西北。

所以说,至少匈奴中有一部分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共同的先祖,繁衍生息地也紧紧相邻。随着民族的融合演变,曾经的亲兄弟,变成了表兄弟,又慢慢地变成了远房亲戚,再后来,渐行渐远,成为两个文明进化方向截然不同的民族,即一个是农耕民族,一个是游牧民族。

随着环境变化和生存的需要,这对曾经的兄弟,开始了对人口、资源的一系列血腥争夺,这一过程贯穿了几乎大半个中国古代历史。这一过程,也可以说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两种生产方式的战争。

至于匈奴名称的来历,比较丰富多彩。按照历史记载和王国维的定义,早期匈奴活动在中国西北部,且一直处于演变过程中,名称也是五花八门,诸如荤粥、鬼方、猃狁乃至后来的戎狄,都是匈奴的早期的称呼。

匈奴,作为一个正式的民族群体的名称,则出现在战国后期。而其和中原民族的冲突,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

这些早期的匈奴人逐渐发展了起来,其对资源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多,南下掠夺更多的资源,自然成为匈奴人的首选。

而此时中原王朝经历商、周两个王朝后,也来到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时期。

于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中原王朝与匈奴人的战争开始了。

强大的秦王朝,自然不可能看着自己的边境被来自北方的匈奴人肆无忌惮地劫掠,找准时机,反戈一击,把匈奴人打疼,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维护边境安全的首选。当然,秦始皇之所以攻击匈奴,除了他们不断侵扰秦朝边境外,也和一个“亡秦者,胡也”的传说有关。中原地区对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有一个通用的称呼,即胡人,也叫戎狄,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匈奴人。

自然,秦始皇不会容忍这样一个时刻威胁秦王朝万世基业的存在。公元前215年,也就是秦始皇32年,秦始皇以蒙恬为统帅,携30万大军,北击匈奴。

《史记·蒙恬列传》是这样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后来,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设置九原郡,并开始修筑和连接原来六国时期的长城,也就是万里长城,试图把匈奴人的威胁拒之在长城以北。

此后,被蒙恬打得晕头转向的匈奴人,在头曼单于的带领下,被迫从阴山和贺兰山高地北撤七百余里,退到了阴山以北的漠南一带,即今天的大戈壁以南与阴山之间的地带。

这也是中原王朝对匈奴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打击,也是匈奴人第一次被中原王朝大败逃逸。

如果秦王朝一直强大不可侵犯的话,估计后来就没有匈奴什么事了,但秦王朝还是二世而亡了。

秦王朝的灭亡过程相当残酷,至西汉建立时,此时的中原王朝可以说是一地鸡毛,民不聊生,百废待兴。

而被蒙恬赶到漠南的匈奴人,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西汉之初,已经是人强马壮,那曾经被秦军打垮的野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膨胀,南下劫掠,就是他们释放这种膨胀的终极法门。

此时领导匈奴人的,就是被蒙恬打得找不到北的头曼单于的儿子冒顿单于。

这个冒顿单于可不简单,先是杀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然后用计灭了强大的东胡,把月氏赶到了西边,吞并了楼烦、浑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西域小国。一时间,拥有30万精兵的匈奴人,其势力囊括了东到辽河流域,西达葱岭,南至秦长城,北抵贝加尔湖一带的广大地区,这也是匈奴帝国史上最强大的时期之一。

当然,此时的匈奴,妥妥的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白色、黄色人种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实力大增的冒顿单于,把眼睛盯上了曾经让其父辈受尽羞辱的中原王朝。

这个阶段最著名的战役,就是让汉高祖刘邦差一点玩完的白登之围了。

刘邦驾崩以后,这个冒顿单于看吕后瞬间成了单身,就来信要娶吕后,言语之间颇为不敬,自然被吕后打了回去。

此后,冒顿单于提出与汉朝和亲,双方这才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

后来的匈奴又历经了老上单于、军臣单于,和伊稚斜单于时期。

期间匈奴人在老上单于的率领下打败了月氏,把月氏王的颅骨做成了酒器;而军臣单于不断南下侵袭汉朝,甚至一度攻到了汉文帝的甘泉宫附近;伊稚斜单于时期,匈奴的势力空前暴涨,但此时汉朝也到了汉武帝时期,此前两代汉帝的休养生息政策给了汉武帝征伐匈奴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汉朝的军队更是有了卫青、霍去病等等一大批骁勇善战的大将。

对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来说,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的汉匈对决已经势在必行,不可避免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这就是汉武帝对征服匈奴发出的最强音!

汉武帝在位54年,打匈奴就花了44年,期间涌现了无数的大汉名将,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通过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匈奴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死亡无数,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出河套及其以西一带,从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这场汉匈大战,以汉武帝的完胜而结束。

此后,汉朝和匈奴在漠北反复打仗,最终汉武帝暂时放弃了对漠北的争夺。

至汉昭帝时,经过反复争夺,汉军终于把匈奴赶出了西域。

实力大减的匈奴,在天灾人祸的加持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内乱。经过五单于争立的权力之战,匈奴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南北匈奴分立的局面。呼韩邪单于居南匈奴,对汉朝称臣,而郅支单于遁康居,后被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远征击杀。著名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陈汤在征服北匈奴后给汉元帝的上书中最著名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句话。

郅支单于被诛以后,元气大伤的北匈奴西去,汉匈之间算是消停了几十年,双方暂时相安无事。

随着西汉的衰微,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中原王朝的混乱,也给了匈奴南下的机会。但人算不如天算,恰在这个时候,匈奴所在的漠北发生了蝗灾,人畜损失惨重。趁你病要你命,此时强大起来的乌桓人看到了机会,发兵攻打匈奴。

本来就被天灾搞得奄奄一息的匈奴,在乌桓的打击之下,再度衰败,并因为权力之争,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双方也是争来打去,没有一天消停的。

至东汉光武帝初年,归汉的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的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和代郡等地,北匈奴依然盘踞在漠北。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北匈奴还没有从天灾人祸中恢复过来元气,同时还在不断遭到汉朝、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那日子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天不如一天,不得不再次弯腰想和汉朝求亲,这自然被东汉拒绝了,你都成这样了,还想打我们女人的主意?

受到挫折的北匈奴,在实力得到一定恢复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南下侵扰汉朝的轮回。

破击匈奴,燕然勒功。公元89年,也就是东汉和帝永元元年,东汉窦宪、耿秉率军大破北匈奴,经过落山之战、伊吾之战、河云北之战和金微山之战,北匈奴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漠北再次落入汉朝之手。

大约在公元160年左右,此时是汉桓帝统治时期,走投无路的北匈奴的一部分西迁逃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一带,这也是北匈奴第二次逃到康居。

此后,随着鲜卑逐渐崛起,匈奴的地盘也慢慢地被鲜卑占据,这批北匈奴也逐渐融入鲜卑当中。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前匈奴人的地盘几乎完全被鲜卑人占据了。

而终结匈奴单于王朝的,则是汉丞相曹操了。都说曹操是奸雄,我说曹操是雄才大略,目光深远,手段毒辣。这一点在处理趁汉末局势不稳叛乱的南匈奴问题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曹操的做法很简单也很有效,那就是把南匈奴一分为五,被安置在平阳郡,也就是今天山西临汾一带,匈奴单于王朝彻底终结。

当然,蔡文姬归汉,也是曹操的功劳。

同样,南匈奴归化以后的汉匈杂居,以及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住中原,也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当然,这不能怪曹操等前人,只能怪后世不争气。

汉匈杂居期间,匈奴人也开始启用汉姓,比如刘、王、张等汉族大姓。

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的西晋八王之乱,在公元291年,亦即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元年爆发了。

八王之乱带给中原王朝的,是无尽的灾难,由此引发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主的胡人,开始在中原肆虐,自汉赵开始,后赵、前燕、前秦、后秦等也相继粉墨登场,五胡十六国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匈奴冒顿单于的后代刘渊率先建立了汉赵,这个刘渊是匈奴左贤王刘豹的儿子,而刘豹就是当年那个掳掠蔡文姬的人。

公元328年,刘渊建立的匈奴汉赵政权被羯人石勒灭了。

随着战乱与社会的变迁,由匈奴与鲜卑混血通婚而来的铁弗人诞生了。

铁弗人赫连勃勃公元407年建立胡夏政权,到公元431年就被北魏灭掉。夏国的国都统万城也是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遗迹,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

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了匈奴别部卢水胡沮渠家族统治的北凉,历时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才宣告结束。

460年,北凉残部建立的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进入辽东半岛的一小支匈奴,则融入了靠近高句丽的宇文鲜卑部落。

随着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国,曾经辉煌一时的南匈奴,也在这期间融入各民族之中,五胡乱华及南北朝时代,也成为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场盛大演出。

随着匈奴与其它民族混血和汉化的加剧,南匈奴作为一个民族,也彻底消失在中国历史的记载当中。

南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彻底消失了,但北匈奴却并没有消失。

但由于匈奴没有文字,当年随郅支单于西迁的北匈奴到底经历了什么,已经无据可考,直到他们在公元374年突然出现并崛起在欧洲平原。

但根据一般的推测,这支北匈奴在康居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曾经与其争霸数百年的中原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是感觉到再也回不去曾经的漠北漠南了,不得已再次西迁。

这些匈奴人一路西迁,一路融合,大约在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现在位于西伯利亚西南部的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顿河以东的阿兰国,但这时他们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被称为匈人。

公元374年,这支匈人向西渡过伏尔加河,打败了阿兰人,占据了阿兰国。

此后,在占据的阿兰国休养生息以后,这支匈人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带领下,越过顿河再次西进,目标直指东哥特人。

公元375 年,在匈人的刀剑与快马的席卷下,东哥特部落联盟被匈人击溃,成为匈人的奴隶。

被击败的一部分东哥特人西逃进入西哥特,气势正盛的匈人当然不会放过他们,一路追击,来到了西哥特人所在的地盘,双方在德涅斯特河展开决战。

谁知道匈人并没有着急和西哥特人面对面硬拼,而是从德涅斯特河上游绕到了西哥特人的后背,给他来了个突然袭击,西哥特人大败溃逃。被誉为“哥特人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哥特人首领亥尔曼兵败自杀身亡,他的女儿也被投降的东哥特人当作礼物送给了匈人大单于巴兰姆伯尔。

而那些不肯投降的东西哥特人,则越过多瑙河进入了罗马帝国。

至此,匈人完全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并在这里休养生息。当然,这段时间这些匈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除了休整,增加人口外,也时不时地派兵四处骚扰,但总体上处于相对平静阶段,但也是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入侵行动积蓄力量。

后来,先后到达欧洲的匈人,逐渐统一在乌单单于的麾下,逐渐拥有了同东罗马帝国叫板的能力。

这个乌单野心勃勃,他曾经说:“凡是太阳能够照到的地方,只要我需要都能被征服。”这也为后来的继任者阿提拉征服欧洲指明了方向。

公元408年,乌单单于率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劫掠一番撤退时,中了罗马人的埋伏,乌单大单于战死在沙场。

乌单大单于死后,奥克塔尔大单于继位,遭到重创的匈人再次复兴起来。

奥克塔尔死后,他的兄弟鲁嘉继承了匈人帝国的王位,并通过两次战争的胜利,逼迫东罗马帝国皇帝向匈奴帝国年贡350磅黄金,同时开放边境互市。

公元434年,鲁嘉单于去世,他的两个侄子阿提拉和布莱达受命继承了单于之位,各掌管一部分领土。但在两年后,心狠手辣的阿提拉就设法除掉了布莱达,成为匈人唯一的领袖。

匈人在阿提拉的率领下,在北欧和东欧方向,阿提拉的军人所向披靡,把盎格鲁撒克逊人打得跑到了英伦三岛避难。

在同东罗马帝国、萨珊帝国发生的征服战争中,征服萨珊帝国的战争半途而废,与东罗马帝国的战争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得到了东罗马帝国的纳贡,但由于君士坦丁堡异常坚固,双方的战争最终处于胶着状态,匈人也确实灭不了他们。

这时的匈人帝国,达到了历史上最盛时期,其疆域涵盖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的广大地区。

公元450年,阿提拉率领匈人和被征服地区的民族组成的50万军队,向西罗马帝国发起进攻,双方在高卢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公元451年6月20日,阿提拉的匈奴大军与西罗马、西哥特联军,

在今天的法国沙隆-香槟泉市展开了决战,著名的沙隆之战爆发。仅一天内,双方战死者就高达15万人。

结果,罗马和西哥特联军获得了惨胜,但西联军中的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战死。

损失惨重的匈人不得不退回莱茵河,重新积聚力量,并把目标对准了意大利。

公元452年,阿提拉以要求西罗马帝国遵守和霍诺利亚的婚约为由,翻过了阿尔卑斯山,对意大利发起了进攻。

阿提拉的进攻势如破竹,很快占据了意大利半壁江山,并把意大利北部的许多城市加以摧毁,兵峰直逼罗马城。

眼见整个西罗马帝国的核心区意大利就要丢失,惊恐万状的西罗马皇帝不得不让教皇利奥一世出面,与阿提拉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举行和谈。

出乎意料的是,进攻正在势头上的阿提拉,居然同意了西罗马帝国的和谈条件,并很快撤离回去。

至于阿提拉为什么会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据推测,应该是匈人军队长途跋涉,后勤供应跟不上了,而且军中已经开始有瘟疫传播。如果不见好就收,一旦局势失去控制,那情况可就不妙了。

当然,还有一个传说,阿提拉是被吓跑的。因为在公元410年,当年的西哥特王亚拉里克一世在入侵罗马城后不久,就暴毙身亡,因为他犯了蛮族不得入侵“永恒之城”罗马的预言。

不管真真假假,反正作为欧洲人眼中的蛮族首领,阿提拉确实是撤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公元453年初,阿提拉却突然去世了。他在搞完迎娶美丽的日耳曼裔少女伊笛可的婚宴后,在睡梦中鼻出血导致窒息死亡。

这个放言“被匈人铁蹄践踏过的土地,将寸草不生”、让欧洲人颤抖的匈人帝国的大首领,就这样死去了,没有一点壮怀激烈的场面。

阿提拉真实的死因放下不表,单说阿提拉死后,匈人帝国发生了继承人战争。

阿提拉指定的三个继承人艾拉克、丹克玆克和艾内克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权力冲突。曾经完整的匈人帝国也像兄弟分家那样变得四分五裂。力量的稀释,使得任何一个分出去的部分,都不能对周边的国家产生实质性的威胁了。

这样的后果很严重,公元454年,在尼达欧之战中,反匈人联盟击败了匈人,艾拉克被杀,其余匈人被迫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

在461年,阿提拉的次子丹克玆克试图重建匈人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但失败了。468年,丹克玆克在进攻东罗马帝国时兵败身亡,其首级在君士坦丁堡的被拿出来游街示众。丹克玆克所在的匈人残部败退到黑海北部,也逐渐在争斗中消失了。

至此,在欧洲煊赫一时的匈人帝国,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再也没有见到一丝浪花。

那么,消失的匈人都去了哪里了呢?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后世也有许多推测现在的匈牙利就是匈人的后裔,但这个也并没有定论,可以肯定的是,匈人在衰落以后,他们的血脉慢慢地和当地的民族融合了。

或许,随着人类考古的发展,能够确定西迁欧洲匈人最终的去向吧。

1.《飞花逐月大帝 令古人头疼的匈奴,今天是哪个民族?他们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飞花逐月大帝 令古人头疼的匈奴,今天是哪个民族?他们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