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出人意料地发展成为千人规模的大会,在事先是没有多少人能预料到这一点的。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组织要对粟司令、刘帅、萧克等人的个人主义、教条主义问题进行批判,因此会议规模被不断扩大。在这场批判会上,相对于被定性为教条主义的刘帅等人,粟司令的问题明显更加严重,他做了多次检讨,但是始终不能获得将帅们的通过,仍然遭到猛烈的批判,被扣上“极端个人主义”的帽子。

在批判会现场,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替粟司令出头,像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几个老牌纵队司令叶飞、王必成、陶勇等人,都积极地维护了老上司,有的据理力争,有的坚决拒绝讲话。但是光有这几个将领出面没有用,因为批判粟司令的人,包括了彭老总、陈老总、聂帅等人。尤其陈老总,曾经是三野的正职司令员,讲话力度是非常大的,粟司令面对的局面非常危急。

但事情还是有转圜的。一位开国大将在会议间歇期找到了主席(主席并未参会),并且成功地扭转了批判会的风向,在关键时刻保护了粟司令,使他没有被彻底批倒。这位挺身而出之人便是萧劲光大将。为什么其他元帅、大将都不敢公开为粟司令发声,只有萧劲光敢仗义执言,还为此找了主席呢?

首先是出于深厚的战友情谊。萧劲光是少有的几个和粟司令关系较好的军队高层领导。粟司令人品厚重,但是并不善于人情维护,在军队高层中的朋友并不是太多。萧劲光大将和粟司令红军时期都曾在红七军团任职。萧劲光作为军团政委,曾经是粟司令的上级,非常了解这位昔日的参谋长,认为他的人品没有问题,不可能向彭总争权、向国防部要权,所以其中必有误会。这个时候萧劲光果断站了出来,维护曾经的老战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二点原因,其他人不敢维护粟司令,跟当时的职务、军衔也有关系。人微言轻之下,即使站出来也未必能保得了粟司令,反而把自己陷入困难境地当中。所以三野的将领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叶王陶”之外,没有几个人敢挺身而出的。但是萧劲光就不同了,他在1958年的地位已经很高,是主席钦点的海军司令员,军种级的高级将领,同时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比一般的将领更有话语权,不管他在会上的态度如何,都不至于使自己陷入非常严峻的局面当中,这也是他敢于为粟司令出头的底气所在。

第三点原因,萧劲光是主席的爱将,嫡系中的嫡系,他在主席的面前是有话语权的。同时萧劲光也非常了解主席的意图,他认为主席并非要打击粟司令,因为粟司令在1954年由主席主动点名,担任总参谋长这一要职,怎么可能成为主席力主批判的对象呢?事实确实如此,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前,国防部请示了主席,要批判粟司令,主席其实是不赞同的,但为了照顾工作,并没有反对彭总的提案。

对于批判会上身处困境的粟司令,主席自然是关心的,并不想把他批倒。萧劲光如实向主席反映了粟司令的困难局面,并且为粟司令仗义执言:他是一个好人,人品非常好,我看根本就没有严重的问题。据此,主席很快给会议现场带话,否定了粟司令出于私心争夺权力的动机。主席的态度一到,会场上自然不再有人为难粟司令,他的第8次检讨终于在会上获得通过,十分不容易。

除此之外,粟司令和萧劲光大将都是人品格正直、十分刚烈的人。萧劲光内心有一种打抱不平的愿望,就算和粟司令私交没有那么深厚,以萧劲光大将的为人,也不可能在会上说粟司令的坏话,何况在抗美援朝前夕,两人还一度有望成为搭档(边防军正、副司令员)。有这样的渊源和背景在里面,萧劲光能够为粟司令提供无私的帮助,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最终粟司令在扩大会议后成为了军科的副院长,仍然保有一定的军政地位,并受到了叶帅和总理等人的保护。1994年,粟司令被中央完全平反。即便在粟司令生前比较困难的时期,萧劲光也多次到他家里拜访、下棋聊天,丝毫没有避讳,可见诚挚的战友之情以及萧劲光大将高尚的人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史源历史专栏

1.《史源历史专栏 58年批粟现场,没有几人敢仗义执言,为何这位大将却敢挺身而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史源历史专栏 58年批粟现场,没有几人敢仗义执言,为何这位大将却敢挺身而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