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上海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热闹非凡。英法美三国租界的设立,成就了上海滩独特的一幕光影。

杜月笙恰是在上海滩的租借时代,脱颖而出的传奇人物之一,他从一个乡下进城的水果小贩,摸爬滚打成为上海青帮的老大,这其中,一定有很多绚丽多彩的故事,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杜月笙原本是黄金荣的门徒,却后来居上,成为三大亨的老大,只因为在他的人生中,成功只有一种诀窍,那就是杜月笙会做人。

当年辉煌今何在,重游故地不忍提。

命运总是颠沛流离,人生也总有大起大落。令杜月笙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昔日在上海滩游刃有余的杜月笙,早已成为过往云烟。

受蒋委任

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上海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所占领,但在上海滩的上空却早已被日本势力所笼罩。

对上海的管控,日本人和国民党谈拢不合,与此同时,他们向青帮伸出了橄榄枝。杜月笙没有给日本人面子,他对自己人生和民族的思量远远超过了同为“青帮大亨”的张啸林,但从这一点,杜月笙先生很是讲民族大义的。

杜月笙不止一次地回绝过日本人友好的笼络,随后迫于日本人的紧逼态势,杜月笙只得乔装打扮逃离沪上,转而抵达香港。凭借杜月笙在上海滩的名声和能力,他抵达香港之后,很快便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和委任。

敌后抗日

当时蒋介石让杜月笙主抓“孤岛时期”对上海的一切抗日活动,在此期间,杜月笙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协助上海的“军统”和“中统”上,借此来对抗日本的多起行动。

杜月笙人虽不在沪上,但他的势力团体却仍活跃于上海。不久之后,香港沦陷,杜月笙再次经国民党的帮助而辗转逃亡至重庆,在孔祥熙和戴笠的主张下,杜月笙加入到了同日本人合作而创建的“通济公司”,通济公司在明面上打着与日方进行商业买卖的幌子,暗地里却在为抗战后方提供物资等补给。

此外,他还设立了抗日物资办事处,专门承接海外捐助的物资,再转送给前线。

1942年,他还筹建了重庆医院,重庆医院是当时最先进的后方医院。

最令人称道的是,日军占领上海后,杜月笙将自己名下的轮船全部开至江中,然后凿沉,以此阻塞行船的航道,延缓日军向南进攻。

回归沪上,时过境迁

1945年8月,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年57岁的杜月笙重新踏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从1937年阔别上海,杜月笙不知不觉已经离开上海8年了。

早在抗战胜利前夕,杜月笙为仕途,同戴笠曾暗示过“有意想出任上海市市长”的想法,戴笠自然心知肚明,将此事如实的汇报给了蒋介石。

在抗战时期,杜月笙为蒋介石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对于他的请求,按理来说蒋介石也会应允。

上海滩的民间也流传着“杜月笙即将被任命为沪市长”的言论,杜月笙也甚是高兴,但为人一向谨慎的杜月笙并没有张扬。

然而,在抵达上海前,杜月笙听到了“上海市市长已经由钱大钧出任”的消息,沉浸在喜悦中的杜月笙当即受到雷鸣灌顶,看来他还是读不懂蒋介石。

杜月笙晚年曾坦言:“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用完了就把我塞到床底下。”由此可见,杜月笙在重归沪上之后的生活可想而知。杜月笙倾尽半辈子心血兢兢业业地投入到了积极支持抗战的事业当中,谁曾想,抗战胜利来临的那一天,杜月笙却吃了老蒋的“闭门羹”。

杜月笙想过最坏的打算,上海是中国经济腹地,国民财政的重心,就算当不了市长,最起码也给安排一个副市长。

当杜月笙回到上海家中时,他才得知上海市副市长已由他曾经的徒弟吴绍澍担任,而吴绍澍为了更好地在沪上树立自己的威信和迎合蒋介石的信任,竟然将当头一棒直接砸向了杜月笙,这当头一棒果真令杜月笙猝不及防。

受门排挤

吴绍澍曾在杜月笙门下拜师十年,杜月笙回沪,吴绍澍理应上门拜见杜月笙。只是这“拜见”没有了往日的规矩礼数,整个过程没有持续多久,态度蛮横不说,竟撂下了几句狠话便扬长而去。

杜门中人一个个义愤填膺,人人破口大骂,都说吴绍澍欺师灭祖,忘恩负义。

没过几天,在吴绍澍的暗箱操作下,杜月笙的另一门徒谢葆生被枪毙。万昌米行的老板万墨林(杜月笙的管家)也在吴绍澍的操作下被投进了监狱。这还不算,为迎合国民党筹集内战需要,就连杜月笙多次也被拘入狱,从而让其家人出钱保其出狱。

门徒顾嘉棠气愤对杜月笙说:“吴绍澍是给您磕过头拜先生的,此为大不敬,按帮规就该处死。我去请把他拜师帖找出来,拿去跟他算账。”

“拜师帖”这三个字点醒了杜月笙,他说算账大可不必,拜师帖应该找出来。帖子上记录了他的祖上三代,还有入会时的“永遵训诲”的誓言。必要时可拿出来,作为杜月笙自卫的武器。

杜月笙立即命人打开保险箱,经仔细查找,所有门徒的拜师帖都一应俱全,独独少了吴绍澍的那一张。

众人一下子慌了,杜月笙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清楚,一定是吴绍澍买通了内贼,将他的拜师帖偷走了。

杜月笙气的面目铁青,发誓一定要揪出内奸。顾嘉棠大发雷霆,高声咆哮道:“我去找他算账,非要与他拼个你死我活。”

杜月笙厉声地说:“不可!”此时的上海滩毕竟时过境迁,遇事张弛有度方能走得更远。

不可强攻,唯有智取,杜月笙联系了他的好友戴笠,让戴笠从中帮忙。

很快,吴绍澍的报应来了,他便被戴笠冠以"纵放巨奸,吞没逆产"的罪名,同时免去了在上海的一切职务。

晚年定居香港

三大战役之后,杜月笙仔细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局势,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已成定局,他为求自保,不得不再次重做抉择。

1949年,他最终决定“既不留沪,也不往台”,而是携家人登上了荷兰客轮,定居在香港。

离开上海之前,杜月笙只有一笔10万美金的子女教育费,杜月笙将这10万美金用于投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杜月笙这投资的10万块也打了水漂。

杜月笙在离沪时已经身无分文,杜月笙只能变卖掉自己曾经的房产,换得30万美金。这笔钱虽然不少,但要养活上下27口人的吃穿住行,也要省吃俭用。

很多人有疑问,他之前攒的那些钱呢?其实杜月笙这一辈子并没有攒钱,他曾说:别人存钱,我存交情,他的钱都是一张张的欠条。

离开上海的前一夜,杜月笙双眼望着窗外:

40多年前,满身缀着补丁的杜月笙来到上海,赤手空拳打拼下一个沪上青帮的花花世界,那时候的他风光无限好。但峰回路转,如今这一切终将被雨打风吹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晚年会落得个“被门徒欺侮、无钱离开上海”的下场。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死,终年63岁。

临死前他有两个的遗愿:一是死后想葬在上海浦东,因为那里是他的故乡。二是命门徒烧毁了所有的欠条,因为欠他钱的人大多已经是亡命之徒,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家人在乱世中四处讨债,招来杀身之祸。

杜月笙的人精之处,可不仅仅表现在会结交这点上。他能高黄金荣和张啸林一筹,更在于他的自知之明,他的头脑极其清醒,出身白相人的他不想做杜老板只想做杜先生,当年上海滩的那些大佬,也只有杜月笙海外善终,他到香江后,上亿欠条一火焚之,其实也是在给自己的余生,特别是要给子孙后代们埋下一干人情。他说,钱散人聚,钱聚人散,理念贯彻终身,至死愿穷不变。

杀人放火是杜月笙,慷慨仗义雪中送炭也是杜月笙,贩卖鸦片是杜月笙,抗日期间极力为前线输送物资的也是杜月笙。他从小就被定了命,就如同那泥鳅一般,出身太差就只能走偏道,这一点杜月笙至始至终头脑都极为清醒。此等人精的做人做事,我觉得总有一些道理是值得我们学习,倘若能在他的身上学的一两分道理,那可能对于你我而言就会受用终生。

而这套《杜月笙全传》翔实记载了这位三百年帮会第一人的传奇人生,做人,人情世故,这是你我在人世间都不可避免的课程。所以,我觉得这套《杜月笙全传》大家都要多读几遍。

说到杜月笙,总避不过黄金荣和戴笠。杜月笙曾经是黄金荣的门生,而黄金荣当年出道早,他和杜月笙又是怎样一步步的变成了平起平坐?又是这样被杜月笙的名头盖过?而戴笠,这位和杜月笙八拜之交的军统戴老板,他的人生又是如何跌宕起伏呢?

倘若大家对那段民国历史有兴趣,不妨购买《杜月笙全传》《黄金荣全传》《戴笠全传》这一套书,三本书仅仅99元,物超所值,有喜欢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1.《刘硕说历史 杜月笙晚年抵沪,风光不再,不仅被门生打压,连离沪的钱都没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刘硕说历史 杜月笙晚年抵沪,风光不再,不仅被门生打压,连离沪的钱都没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