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之后,所谓的同光中兴,破产了,没有人能想到,堂堂大清,别说对付欧美列强,就连日本也打不赢。

长此以往,国家即将倾覆,要怎么办?这是一个生与死的问题。

变法是给大清续命的良药么?

甲午海战,中国一败涂地,不但输了阵仗,还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赔掉的不单单是2亿两白银这么简单。

两亿两白银,再加上赎回辽东的三千万了,共计2.3亿两白银,清廷根本无力承担,因此不得不得四处举债,自此之后,列强便通过贷款,彻底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所以,这里讲一个题外话,即便后世的戊戌变法能够成功,中国在经济上也难以摆脱附庸者的角色,没有经济作为基础,又能依靠什么来实现国富民强呢?

话说回来,赔款赔掉的是清廷的家底,可与此同时却赔出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日本,可以说,日本的近代化乃至于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这笔钱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在这一事件之后,清朝的统治阶层第一次感受到了亡国的危机。

而这,是促使清廷开始尝试变法的根本推动力。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以光绪帝为核心力量推动的一次变法,起初这个变法得到了包括慈禧在内的默许,为什么慈禧愿意支持这个变法呢?原因就是刚刚提到的这个问题,亡国的问题已经摆在台面上了,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变法伊始,光绪帝天真的幻想着大清能够重走一次日本明治维新走过的路。

从结果上看,明治维新让日本开设了议会,让民权开始发挥作用,是一次彻底地制度改革。

但光绪没有想过,日本能够推动这次变革的根本是因为明治天皇掌握着足够的权力,这实际上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恰恰是一个由人治推动的民治。

可大清帝国的政治局面比起明治维新的时候要复杂得多,一面是清廷的中央,仍旧是慈禧和顽固派把持朝政,一面是地方督抚,自曾国藩,李鸿章时代之后,就已经逐渐形成了财权,兵权,行政权的独立,几乎不受中央控制。

光绪这个大清皇帝,与其说是天子,倒不如说是空中楼阁,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推行他的想法。

所以,当变法诏书下发之后,不论是清廷中央还是地方督抚,响应者寥寥无几,大家都在等待和观望,因为没有人愿意先站出来遵行变法,交出权力。

这让光绪帝大为恼火,随着变法的推进大为受阻,光绪帝将这个问题的根源对准了慈禧太后,他认为,正是因为慈禧太后仍旧掌握着最高权力,所以变法才无法推进,只要除掉他,那么变法就可以推行。

于是,光绪将矛头对准了慈禧,方法则是一次政变。

到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光绪先是得罪了地方的封疆大吏,后又得罪了慈禧太后和顽固派势力,这场变法还能依靠什么去维系下去呢?所以,103天之后,破产了,而光绪,这位大清最后一位曾实际掌握过权力的皇帝被囚禁于瀛台直至去世。

其实,由戊戌变法就能看得出来,清廷想变,但却舍不得变。

想变,是因为不变就要亡国,而舍不得变是因为手中的权力地位和财富,清廷舍不得拿出来。

戊戌变法之后没多久,八国联军侵华,这一次,带来的危机更甚于马关条约,不但京师重地彻底沦陷,圆明园毁于一旦,逼得慈禧太后不得不逃亡西安,战事了结之后,更是面对着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同样的,清廷的老债未清,又来新债,这个窟窿是无论如何也堵不上了,如果算上贷款的利息,这是一笔接近10亿两白银的天价赔款。

到这时,慈禧太后终于向现实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操持起变法的大业,可以说,辛丑条约,是慈禧主张立宪的最直接推动力。

但是,对于立宪运动,慈禧的做法依旧不坚决,先是在立宪的时间上做文章,关于立宪的进度表,光是讨论就讨论了许久,最后拟定出,再是在立宪的章程上下功夫。

在局外人来看,立宪在推进,清廷在清除阻碍,在高瞻远瞩,但处于权力核心的人来看,这实际上是一场根本没有时间表的计划。

变法并没有真正地推动中国产生实际的变革,家天下的模式里,慈禧推动的变法更像是一出大戏,目的并不是真正的变法,而是缓解尖锐的对立和矛盾,现在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能够看得出这一出拙劣的表演毫无诚意,只不过,身处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

推一下走一步,让你感觉到快吃到了,却总是没办法吃到嘴里。

回到今天文章的主题,为什么清廷对于改革毫无诚意,可立宪派却不离不弃?

不得不说,清末,清廷在治理国家上,成效不多,但对于人心向背,却拿捏的恰到好处。

1905年,为了筹备立宪,清廷派出五大臣出洋,从他们出访世界各国,到归国后提出建议,但清廷达成立宪的共识,就超过了一年,直到1906年,清廷才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宣布开始预备立宪。

之后,又拖了两年,直到1908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的时间长度是10年,同年迫于各方压力,改为9年。

到1910年,再改预备立宪期为5年,看似清廷再加速预备立宪的速度,可实际上,1910年清廷缩短预备立宪期为五年的时候,距离五大臣出洋考察已经过去了五年。

可以说,五年的时间里,所谓的预备立宪,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推动,有的无非是各种诏书的颁发和各路文人的鼓吹。

频繁颁布的诏书和无足轻重的立宪公会,一遍又一遍的刺激着文人的神经,让大家看到清廷正在一步步的扎实推进立宪进程。

可我们复盘历史的时候才发觉,清廷做出的变化,并没有直刺权力核心。

尽管清廷设立了资政院,拟定了宪法大纲,在地方成立的咨议局,可是细数参与者才发现,不过是封建衙门搬了个家,换了个招牌而已。

例如咨议局的设立,在《咨议局章程》中,就对具备选举人的参选资格做了极为严苛的规定,你要么是在地方有当官的履历,要么是有家财支撑,如果你既无做官的履历,也没有钱,那抱歉,这个咨议局的门根本就不会冲你开。

这看起来是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给予了近代化的政治赋权方法,可实际上,不过是固有的统治者玩弄的一个把戏罢了,因为最后,能够进入咨议局参政议政的,还是封建官僚和地主阶级。

但不管怎么说,老百姓期望的事情,清廷让他落地了,大家迫切需要的变化,出现了,原本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被执行了。

这就是为什么1905年之后,立宪派主导的立宪运动能够高潮迭起的原因,虽然立宪派的大多数人仍旧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参政无门。

因为,清廷的做法让立宪派总能感觉到距离目标更近了一步,马上就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了。

他们期待着立宪的完成,更期待着自己能够借由立宪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甚至于,在一遍遍敦促清廷加速立宪的过程中,清廷史无前例的遵循民意,从10年的预备立宪期,缩短为9年,再缩短为5年,直至1911年,皇族内阁的成立,打破了这种幻像。

因为,事情颠来倒去的结果是,皇族依旧是皇族,普通人还是那个普通人。

立宪派的大多数成员的期望,是在皇族内阁成立的那天破灭的,也是从那天开始,大多数的立宪派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变法,并没能给大清续命,因为闹剧总有散场的时候。

这里是倒叙历史,今天讲述的是1906年,这一年,清廷宣布开始预备立宪,站在王朝的角度上看,这是一次挽救行动,站在历史的进程上看,这不过是一次临死前的挣扎而已。

腐朽的王国,已无人心,更无维系国家的基石,封建王朝的落后,让古老的中国贫穷了,而不间断的不平等条约,又把仅有的家底赔进去了,此时的大清帝国,不论是制度,还是经济,都已经实际崩溃,王朝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1.《地理史观 清廷毫无改革诚意,立宪派究竟在期望什么?——倒叙历史之1906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地理史观 清廷毫无改革诚意,立宪派究竟在期望什么?——倒叙历史之1906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