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81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明朝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朝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相比于前朝也是有明显进步的。
明朝中后期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动力。
但是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过缓,科技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相比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还是有所欠缺的。
明朝的科技水平发展之所以如此缓慢,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受到专制制度的影响,所以会对科技发展有不利影响。
其实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劳动者的能力十分有限,明朝在建立不久之后便恢复了科举制,同时采取“八股取士”的方式选拔官员。
但是“八股取士”存在极大的弊端,这项考试制度限制了人们思想的活跃性,让人们的思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没有了创新的能力,所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
加之明朝向来是严厉地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所以农业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也大多通过农业来获得,中央财政税收也是要依靠农业的。
所以明朝在开放海禁之前的经济发展并不乐观,也就难以推动科技水平的提高。尽管明朝中后期开放海禁,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资本主义进展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很难带动科技进步。
一、经济发展滞后
1、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朱元璋希望能够带动农业发展,让更多百姓从困苦的境况中解救出来,所以大力发展农耕行业,抑制商业发展。
明朝初期采取了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从许多方面限制商人的一言一行,商人的穿着也要与旁人区别开来,而且商人及其后代都不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商人群体的打压力度有多么大。
元朝末年战乱不断,明朝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受到战乱影响,很多地区的耕地成为荒地,人烟稀少,土地被白白闲置无法创造收入。
朱元璋下令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无论是谁,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归本人所有,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开垦荒地的积极性,大量被废弃的土地成为能够带来收益的耕地,促进了明朝农业的兴盛。
2、商业状况堪忧
明朝重农抑商的程度不断加剧,受到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从商,投入到了农业建设当中。
这种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是更多人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他们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减少人口流动性,为明朝初期的安稳有所助益。
但是农业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可是商业发展却陷入了困境。商人的地位与普通百姓不同,就连穿衣都不许选择丝绸面料,可见明初对商业的打击力度是十分严峻的。
明朝的中央财政税收也几乎都是从农业中获得的,可是农业能够提供的收益毕竟有限,所以明朝经济发展也不算乐观。
二、思想限制科技
1.科举制选拔人才
元朝对科举考试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当时礼崩乐坏,没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文化,所以明朝建立初期便立刻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意图恢复礼乐教化,沿袭中华传统文明。
但是受到元朝重武轻文思想的影响,元朝没有鼓励百姓读书识字,很多人都是没什么学问的,所以明初的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大都不可用,无法为朝廷带来帮助。
所以明朝初期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察举制,就是由朝中有威望的官员自行推荐合适人选进入官场,共同辅佐朝政。
但是察举制容易出现徇私枉法等弊端,此时朱元璋加紧普及教育,在多地兴办学校,人们拥有了不少的知识,才逐渐废除了察举制,重新采用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2、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明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皇帝十分在意社会秩序,想要控制人们的思想,确保明朝能够长久安稳地运行下去。
在科举考试方面也是如此,明朝的科举考试要求考生写八股文,格式上不能出一点纰漏,这使得很多原本有思想有抱负的学子很难进入仕途,反而是那些脑筋死板的人容易入选。
这样一来,明朝的统治阶级都是一群只会之乎者也的无用之人,思想受到极大的限制,科技自然难以发展。
明朝的科技水平落后不只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性质,更是因为当时社会的组成部分出了问题。人们逐渐成为只会一纸空谈的无用之人,失去了创新思想和想象力。
不懂得思考,使得当时的朝局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迂腐之人不在少数,还拖垮了明朝的经济发展,更是无法在科技方面获得突破了。
参考文献:《明史》
1.《墨客谈文化 明朝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占据主导位置,阻碍科技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墨客谈文化 明朝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占据主导位置,阻碍科技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