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伐纣时,动员了西北地区的许多部落和方国,趁着商朝主力军队正在东夷作战直捣朝歌。商纣王紧急征发70万奴隶成军,在牧野挡住了武王的联军,从而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大战。

联军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大家怀着对商纣王的刻骨仇恨,斗志昂扬,杀得商军血流飘杵。奴隶们终于觉醒了,倒戈一击,攻破朝歌,将商纣王包围于鹿台之上。商纣王与心爱的妃子最后自焚而亡,商朝由此覆灭。

在牧野之战中,武王手下有一支僰(音“薄”)人军队的表现格外抢眼,他们与周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毫不保留实力,全心全意地与商军厮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僰人首领为僰侯,姜子牙一开始也是被封为齐侯,可见僰人与姜子牙是一样的开国功臣。但是,僰人此后很少出现在史书上,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时,在四川省宜宾市境内发现了很多悬棺,这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殡葬方式之一,棺木被安置在悬崖峭壁之中,有的用木桩固定在石壁上,有的放在天然石缝或人工开凿的石洞内,仅洛表镇一处,便有223具悬棺。

原本生活在西北的僰人怎么会跑到西南去呢?据专家推测,僰人应该与羌族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先秦的扩张,僰人开始向南方迁移,史书记载,秦国灭了四川宜宾一带的西南夷开明氏后,僰人才在这里定居下来。

羌人南迁在历史上并不少见,缅甸的主要民族缅族即是西北白狼羌的后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和中原王朝的压迫,都是羌人南迁的主要因素。当时的南方开发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金属武器和农耕技术,很难抵挡异族的入侵。

很难说悬棺文化是僰人本来就有的,还是受到了西南民族的影响。经过专家们的考古发掘,认定这些悬棺埋葬的大多是僰人村寨的首领,制作和安葬悬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普通僰人百姓恐怕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而四川地形封闭,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孕育了很多古文明,如广汉市的三星堆,既与中原文明有一定联系,又自成体系,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即使秦国征服巴蜀以后,仍然有许多地方处在官府管辖范围之外。

僰人来到宜宾后的两千年时间里,很少与中原王朝发生大规模的文化交流,生活习俗已经与当地的苗族、彝族非常类似,很难再看出羌族的痕迹。

僰人也许是最早进入西南地区的北方民族,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武器渐渐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中原王朝一度把“僰人”当作是整个西南夷的代称,明朝称他们为“都蛮”。

考古学家还在僰人悬棺中发现一个奥秘,那就是最晚的悬棺是明朝中期制作的,往后便再也没有了,难道僰人是在明朝中期灭绝的?很多史学界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明朝中期发生了一场针对僰人的战争。

明朝中期开始推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的土司,改派汉人流官管理少数民族村寨,对少数民族百姓进行编户征税,完全置于朝廷的管辖之下。改土归流直到清朝才基本完成,明朝废除了几个最大的土司,剩下的小土司还来不及处置,明朝本身便灭亡了。

川云贵地区一直是最贫穷的省份,大量土地和人口却被土司所控制,官府的日常开销都无以为继。像贵州最肥沃的耕地一半以上属于播州杨氏,贵州省府每年向杨氏购买数十万石粮食,才能满足全省的需要。

而杨氏因此变得越来越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终于引发了播州之乱,从唐朝沿袭下来的播州杨氏最终彻底覆灭。于是,朝廷借着平定杨氏的余威,大举改土归流,以消除割据和叛乱的隐患。

僰人的土司制度也很快被废除,由汉人流官直接治理各村寨。僰人对此十分不满,经常与汉官发生龌龊,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随时可能演变成大规模的暴力对抗。

明宪宗时期,汪浩被委派招抚僰人,但他采用强硬手段,一下子杀了270多名僰人首领,终于激起了僰人的武装起义。1573年,明朝调集14万大军全面进剿僰人。

僰人虽然自古以来便以善战而闻名,但是战争样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军不是一支纯冷兵器部队,装备了很多火枪和火炮,播州杨氏就是败在火炮的轰击下。

僰人已经上千年来没有大战的经历,自然不是明朝军队的对手,更何况明军还征调其他土司军队助战,无论是正规战,还是游击战,僰人都不占有优势。

战争进行得并不长,在总兵刘显的率领下,明军进展神速,仅用半年便直抵僰人核心的九丝城。此处山势险峻,寨墙坚固,明军虽然兵力数倍于僰人,却一时之间难以打开。

九月初九的赛神节那天,僰人自恃险要令明军无可奈何,祭祀神明后便饮酒作乐,战士们都喝得酩酊大醉。总兵刘显趁机组织敢死队,顺着绳子爬上九丝城的城墙,活捉僰人最大的首领阿苟。

明廷宣称,克复六十余寨,拓地四百余里,为祸三百余年的僰人之患彻底平灭。此后,明军对周围的山寨进行追捕,除了2381人被招安外,其余都被剿灭,悬棺的历史戛然而止,作为一个民族,僰人已经消亡,活着的也被打散安置到其他民族的村寨中。

不过,民间认为僰人并没有真正消失,洛表镇的何姓村寨都是他们的后裔。僰人最早的记录是姓“哈”,后来改姓为读音相近的“阿”。眼看灭族之灾即将降临,僰人再次改姓“何”。目前,姓何的僰人后裔至少有上万人。

此外,云南丘北县也有一些彝人村寨,经过专家的鉴定应该是僰人,可能是战争期间从宜宾逃难过来的,然后在丘北县定居,对外声称是彝人,防止被官府追杀。

如今的僰人后裔已经与彝族非常相像,很难再恢复为独立的民族,只剩下数以百计的悬棺保留下了古僰人的记忆。悬棺现在是宜宾市的著名文化遗址,每年都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古代僰人还喜欢在悬棺山洞里制作岩画,记录当时的生活、生产和战争场景,专家们认为是用来夸耀逝去者的生前功绩。这种习俗在中国很少见到,却与一些欧洲古代民族颇为相似,也算是文明进化史上的巧合吧。

1.《正观历史 被武力消灭的民族,在中国生活了三千年,首领曾和姜子牙同等地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正观历史 被武力消灭的民族,在中国生活了三千年,首领曾和姜子牙同等地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