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无湘不成军”还是“无川不成军”,双方争的面红耳赤,但始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湘军与川军确实为反抗外来侵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不容置疑,此文单纯从二者的时间、起源、以及所作出的贡献来进行讨论,请勿地域攻击。

一、无湘不成军

“无湘不成军”这个词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无论是曾国藩的湘军还是太平天国的太平军,湖南都是其力量的中流砥柱。

清末,曾经马背上的女真人已经变成提笼架鸟之流,所谓的八旗早已经名不副实。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更是彻底将曾经的八旗勇士们击得粉碎。

八旗兵和绿营兵溃不成军,清廷要求各省举办团练,李鸿章曾国藩等人转而建立地方武装,对应的也就是淮军和湘军,挑起剿灭太平天国的大梁。

截止1854年年初,湘军已达到一万七千人的规模。五年之后,湘军规模已经达十四万之众。湘军规模达到顶峰之时,已经超过五十万人。

剿灭太平天国之后,地方军队取代八旗制度,成为清王朝的主力军,其中以湘军为甚。以至于使得溃烂不堪的清王朝出现了同治中兴的现象,而在这一时期"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无湘不成军”的说法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同样在太平军中,湘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永安突围之后,只剩五千人。而在攻打桂林之时却有五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兵员补充是来自于湖南。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对其有过记载,湖南响应太平天国的人数超过五万人,也从侧面证明“无湘不成军”这个说法。

湘军主要来源于三湘地区(湘潭、湘阴、湘乡),这一点在抗日战争时期继续得到发扬,出自于湘的将领数不胜数,黄埔军校近五分之一的学院来自于湘地。

无川不成军

川军是悲壮的,为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了牺牲。“无川不成军”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起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出自于抗日战争时期。

意思也简而明了,川人善战,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很高,作出的贡献突出。从数据而言,“无川不成军”实至名归。

卢沟桥事变后,四十万川军马不停蹄赶往前线,人数之多是各省之最。此后每年都是以相似的数量为前线输送兵员补充。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之经过》一书中写道:四川提供近三百万军人,占全国军人总数量的五分之一。

抗战结束后,川军牺牲二十六万余人,负伤三十五万余人,失踪两万六千余人,共计伤亡六十四万余人,是全国伤亡军人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此外,抗战时期四川以一省之力为提供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捐出了十几架战斗机和和数以亿计的法币。可以说没有四川,整支抗日军队就垮了。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二十年时间里,四川军阀相互讨伐,规模以及次数都居各省之最,大量川军报国是抱着赎罪去的。

曾经看过一段川军老兵视频,视频中的老人说道:去死怕不怕?不怕,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话音未完,古稀之年的老人已是嚎啕大哭。川军出川,视死如归,凡出川者皆先立遗嘱,誓死以身报国。

至今保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死字旗”,依然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川人从未负国,也是从这一段时间流行开来。

“无川不成军”由来正是这一段时期,强调的也是川人在抗日战争的重要分量。

二者并不冲突,但有重合

“无湘不成军”起源于清朝末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不能抹除对后世新式军队带来的影响。“无川不成军”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其贡献则是民族解放战争。

湖南对抗日战争的贡是仅此与四川(纸面数据),三次长沙会战将日军亡华的计划彻底打破灭,从这一点上来讲,这是对清末“无湘不成军的”一种继承。或者说湘人的血液里便流淌着这种精神吧。

从实际出发,“无川不成军”与“无湘不成军”两种说法都没问题,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但二者在抗日战争的表现又同样功高至伟,是有一定的重合度。

就时间而言“无湘不成军”是要早于“无川不成军”。

1.《东南史官 有人说无湘不成军,有人说无川不成军,到底哪一个说法是对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南史官 有人说无湘不成军,有人说无川不成军,到底哪一个说法是对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