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延祐五年冬天,元仁宗特意在东观办了一个展出,要求官员们都去参观,激励广大官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次展出的只有一份帛书。

帛书上一共五十九个字,宽只有二寸,长只有五寸,背面盖了一方印:陵川郝氏。

正面的字迹透过背面,已经斑驳,但仍可以辨认,只见帛书上原是一首七绝:

霜落风高恣所如,

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天子援弓缴,

穷海累臣有帛书。

诗的大意是,秋霜啊,已经落下,秋风啊,愿你高扬,带这只大雁去到我想去的地方,我期望明年春天,就能是我的归期啊。上林苑的天子啊,当你弯弓射雁,我希望你看到这封帛书啊,这封帛书是你像苏武一样坚贞不屈的臣子写下的信息啊。

这首七绝所用的苏武牧羊典故,说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应匈奴内乱而被扣留匈奴十九年。

十九年中,苏武被迁往贝加尔湖牧羊,几乎断送性命。

但十九年中,苏武手持汉朝符节,坚贞不屈。

十九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汉武帝也死了,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继任皇位。

公元前85年,匈奴起了内乱,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要求和好。汉昭帝派出使者来到匈奴,要求放回苏武、常惠等人。匈奴本来谎称苏武已经死,但常惠买通了单于的手下人,私底下跟使者见面说明了情况。使者就严厉地责备单于说:“我们皇上在上林园射下了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拴着一条绸子,是苏武亲笔写的一封信。他说他在北海放羊。您怎么可以骗人呢?”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说:“苏武的忠义感动飞鸟了!”他向使者道歉,答应一定送回苏武。

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当年出使团队百余人,至此只剩下常惠等几个人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境况下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的呢?

参观展览的人继续往后面看,就会看到这样几行字:

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新馆。

郝经是谁?

他为何自称“国信大使”?

真州忠勇新馆是什么地方?

而且,大元的中统年号只用了五年,何来中统十五年之说呢?

这事要从蒙古与南宋的鄂州之战说起。

南宋宝祐六年,蒙哥汗八年(1258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决定发动全面战争,彻底征服南宋。西路由蒙哥亲征攻四川,东路军则由忽必烈统领。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死于钓鱼城。十月,贾似道自汉阳(今湖北汉阳)进入危急的鄂州城内督师,亲自指挥鄂州保卫战。为防止蒙古军穴城而入,贾似道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仅一夜时间,环城木栅全部竣工。

忽必烈亲眼见贾似道如此高效率的组织才能,曾经感慨地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十一月贾似道率领七百壮士突围移师至黄州,此举大大鼓舞了两淮、江西一带的士气,“下流之兵始振”。

时间进入冬季。蒙古军屡屡向鄂州发起强攻,但是疫病、缺粮使围城部队减员十之四五;宋军死伤已经达到一万三千余人。

这时贾似道向蒙古派出了使者谋和。

在蒙古军中的郝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主人公,也力劝忽必烈与宋朝和谈,北返争夺汗位要紧。他的理由是:现在宋朝确实因为恐惧,已经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但是他们的目的仍然只是自救,没有更多的余力摧毁我方军队。倒是我们国内现在十分空虚,阿里不哥已经行使代皇帝权力,发布赦免的命令,又任命脱里赤为断事官,占据燕都,向各路发布命令。虽然您素有威望,且手握重兵,但是您想想金世宗可就是趁着海陵王攻打南宋时登上皇位的啊。如果阿里不哥果断地宣称自己已经接受蒙哥汗的遗诏,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您还能回到故国去么?

这样,十一月二十八日,忽必烈撤军。

南宋方面,鄂州之战的结束使南宋摆脱了一场近似亡国的危机。作为总指挥的贾似道班师回朝,上表称“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宋理宗亲自在临安城外等候迎接,“依文彦博故事,郊劳于城外”,“择日对御赐宴”,赞扬贾似道“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下诏加其少傅、卫国公衔,可谓隆恩浩荡。贾似道自此走上了南宋末位权臣的道路。

鄂州之战第二年,忽必烈即位,对于制定先北返后南下的郝经自然器重,于是以郝经为翰林侍读学士,佩金虎符,担任国信使出使宋朝,出使目的一则为宣告即位,二则为讨论制定正式的停战协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份帛书的落款,是“国信大使”的缘故。

出使南宋的郝经没有想到,这一去,他将被秘密扣押十六年。

前文说道,贾似道没有充分地向宋理宗汇报鄂州之战能够侥幸的原因在于忽必烈急于北返谋求汗位,只说“诸路大捷”,所以贾似道既不愿意与蒙古真诚议和,也不愿意坦白承认自己的战功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于是他采用了一个十分荒唐的手段:在真州秘密扣押大使郝经。

这真是匪夷所思的外交手段:既不能光明正大,坦诚地谈和约,也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守家卫国,却采用这样掩耳盗铃的方式虚假自信逃避矛盾,所为何来?

郝经一行就这样被秘密扣押在真州。

我们想象一下郝经一行的处境。

本来大使应当得到的礼遇统统被非法破坏,不能指望有正常的与宋朝以及蒙古的交流途径,所有信息都被割断,羁押期限无法预期,甚至生死都无法预期。

在这样一片茫然之中,一般人会如何选择呢?

对于事实上的囚徒而言,度日如年;而在历史记载中,十五年时间只有一笔带过。在第十五年时,驿馆看护人送给郝经一行40余只大雁,郝经不禁想起大雁传书的典故,曾写诗道:

持节江南久食鱼,

馆人供雁意踟躇。

呼儿细看云中足,

恐有中原问讯书。

我出使江南,因此经常吃鱼。吃鱼并不符合我的口味,我确实想把这几只大雁炖了吃,但是现在我就很犹豫,要不要吃掉这些大雁呢?我为什么踌躇呢,因为我想到大雁传书,我叫起了侍儿们,你们可要仔细看看,看看那大雁脚下,是否有中原大元王朝捎来的书信呢?

当然,任凭再怎样细看,大雁脚下当然没有来自大元的书信。

春去秋来,郝经又想,传说苏武曾经大雁传书给汉朝使臣,春天没有大元的来信,我在秋天就不能以大雁传书给大元么?这年秋天,九月初一,郝经写下那封被展览的帛书,将帛书系于雁足,放雁北飞。

因为不通音信,所以郝经并不知道中正的年号只用了五年,如今的大元应当是至元十一年,他只按照自己的计算,写下了日期:中正十五年九月一日。

大雁飞走后的第二年春天,忽必烈派遣礼部尚书廉希贤与郝经的弟弟行枢密院都事郝庸来到宋国,责问无故扣押使臣之事,宋朝才派遣总管段佑将郝经送回。

回到元朝的郝经,当年七月便病死了,年仅五十三岁。

综观郝经代表元朝出使宋朝十六年的事迹,我们确实不妨将郝经称之为“元朝苏武”。

那么,他是怎样一个人?

他的家世怎样成就他苏武式的能力与品格呢?

他被非法扣押十六年,他的妻子和幼子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陵川郝氏郝氏源于殷商,帝乙封支子于太原郝乡,因以为氏。郝氏始祖仪自太原迁潞州,郝经八世祖祚又迁至泽州陵川。陵川郝氏以儒学传家,这一家学渊源于宋仁宗嘉佑年间,著名理学家程颢出任陵川县令,亲自兴教办学,而郝经六世祖郝从义即受业于程颢。可以说是程朱理学的嫡传了。

从六世祖郝从义开始,郝氏家族每一代必有一人任教于陵川县学。

但郝氏真正成为陵川学者之首,则是郝经曾叔祖郝震。做老师的,有时候是靠学生出名的。郝震之所以被称为名师,是由于他所教的弟子中,出了武天祐、武天和两任状元郎。

而郝经祖父郝天挺则是金末元初文坛盟主元好问的老师。

所以《创建望洛书院碑记》言:“陵川郝氏,世守师传,钜公硕士出其门者甚众。”

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蒙古包围金朝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虽然后来达成和议,但金朝皇帝仍然决定南迁至汴京,黄河以北的百姓也纷纷向黄河以南迁移。郝家全族也在逃难的流民之中。1217年,郝经祖父郝天挺在河南舞阳寓所去世,临终前嘱咐儿子郝思温一定要将自己归葬祖坟。当时到处硝烟,土匪满山,从舞阳到陵川之间还有太行之高绝、黄河之阻隔,实在是困难重重。但郝思温为了忠孝,不惧危险,与妻子背着老人的遗体,一路从舞阳走回陵川。途径太行时,果然遇到强盗图财害命,结果强盗却发现这对夫妇除了随身背着老人家的尸体,别无长物。强盗十分感动,不仅没有杀害郝思温夫妇,还给了他们几个烧饼,放他们赶路了。就这样,郝思温夫妻一步步将老人遗体背回陵川。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不畏艰难困阻,一定要实现忠孝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郝家家风。

连年战乱,使本来殷实的郝家日渐败落,当然也使郝经从小受到生死贫富的考验。

郝经九岁时,与母亲混在难民中躲避乱兵,忙乱中躲进了一个山洞。不料乱兵在洞口点燃火把。许多难民就这么被熏死在山洞中,郝经的母亲也昏死过去。慌乱中,郝经摸索出随身携带的咸菜罐,将咸菜汁倒入母亲口中,母亲才缓缓醒来。

此后郝经一家成为俘虏

郝经十六岁时,窝阔台根据耶律楚材的建议,下令在金朝原来统治区进行一次科举考试,称为“戊戌之试”。这次科举考试使读书人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我们现在通常以为在元朝九儒十丐,所以读书人只好在传统活动范围——也就是做官、读经及古典文学——以外从事种种活动,或者屈身为胥吏,或者成为医生占卜之人,或者隐退江湖,或者就是写写元曲这种市井文学,但实际上,我们要关注到,如果一个人在元代的身份是经过认定的、法定的儒户,那么他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与普通人还是不同的。

元代以前,并没有所谓“儒户”的设置。元代儒户的诞生,就是为了救济在兵燹中流离失所的儒士,一方面使他们与僧道相等,取得优免赋役的地位,一方面为国家储存人才。

从南宋人的角度来看,竟然将独尊的儒士与僧道相提并论,实在是有辱斯文,但从元人来看,最先取得免税特权的是僧道阶层,那么将儒户比照僧道对待,却是优待读书人的举动。

戊戌之试在历史上的意义,与其他时候的科举不一样,其他时候的科举,是为了选拔官吏,而戊戌之试是为了确定儒户。

从来科举都禁止贱籍参与,戊戌之试却特别规定,“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这次考试录取四千余人,竟然有四分之一是已经被俘为奴的读书人。

郝经此时面临人生选择。父亲郝思温与母亲商量,现在家里三个儿子,是不是让老大郝经专门经营家务,让二儿子、三儿子有机会读书;不料母亲坚决不同意。母亲说我们郝家世代都是儒生,武家两个状元郎是我们家教出来的,元好问这样的文坛霸主都是我们家教出来的,我怎么忍心让大儿子从此不能读书?我就是饿死,也一定要让儿子读书。

母亲的坚决态度扭转了郝经的命运,父亲郝思温由此感慨,写下了两句诗:“日月倘随天地在,诗书终疗子孙贫”。

郝经十六岁之前的名字,我们其实是不知道的,郝经这个名字,正是父亲决定让郝经继续读书之后,为他取的名字,意思是要郝经打好基础,从经学入手。

得到读书机会的郝经,白天做工,晚上经常彻夜苦读。

这样的郝经,才能经历日后十六年无望的囚禁之苦。

郝经十六年无望的囚禁中,支撑他的是他的家学、他的信念。

为防止郝经等人逃亡,驿馆的大树都被砍去,围墙加高,在围墙之上又加芦棚,墙脚种满荆棘,外面挖壕沟,并且设置了看守。这与监狱的设置几乎是一样的。

囚禁到第七年时,终于内部人员发生了内乱,几个随从试图杀掉郝经向宋朝示好,幸亏成玉拼死相救,郝经才得以逃脱。事态稍微可以控制时,郝经来到全团人员中间,表态道:“吾祖宗以来,七世读书,宁肯为不忠不义,以辱及中州士大夫乎!”——我们家七代读书人,我是绝不肯做不忠不义,辱没中原儒士名声事情的人。

“君等不幸,同在患难,且宜忍死以待。”——我们都不幸同为难友,让我们忍耐。

在漫长的囚禁岁月中,郝经劝慰大家从长计议,要以读书识字为出路。当初和他一起出访的随从中,比如马德璘、孔晋本来都是文盲,经过十六年郝经的亲自调教,已经可以称为书法家、学问家了。秘书苟宗道,后来一直做到国子监祭酒,就是相当于北京大学校长这样的地位。

在羁押岁月中,郝经先后写了《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通监书法》、《玉衡真观》等书及文集,共有数百卷。

父亲郝经离开家时,郝采麟只有三岁,在叔叔、母亲、老师的照顾下长大。十六年后,郝采麟终于见到了父亲,却不料父亲竟然只看了他一眼就闭上了眼睛不再理睬。惶恐的郝采麟不知如何是好。幸亏郝经的朋友们了解郝经,打量了打量郝采麟的穿着,郝经的朋友们就赶紧悄悄劝郝采麟去换衣服,原来郝采麟来见父亲时穿了戎装,这在郝经看来不合礼法。换了儒服的郝采麟再次出现在郝经面前,郝经才开始与之对话。

郝采麟最终出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改肃政廉访使。如果不是过早去世,郝采麟应当不仅仅止步于三品官员。

我们回头再说那份帛书。

这份系在雁足上的帛书,并没有像后来的戏剧中那样凑巧被郝经的妻子拾到,大约在郝经北归的同时,这只大雁也飞回了北方汴梁城的金明池,拾到的人并未在意,一直到郝经死去多年,这份帛书辗转到了郭贯的手中。郭贯,是郝经的学生,世侯张柔的外孙。他将这份帛书奏报朝廷,才有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那份帛书,像我们久远的家风传统,虽然可能有短暂的迷失或者下落不明,但他终于将降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续写一代儒士不屈的家风

1.《汀高说历史 蒙古人的苏武——山西人郝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汀高说历史 蒙古人的苏武——山西人郝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