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是留守在陕北为数极少的北京女知青之一,她嫁给了陕北后生,成了陕北汉子的婆姨。说起自己的生活经历,王玉英几度哽咽,她说经历了苦难波折和委屈,收获了幸福和快乐,她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遗憾。

1969年1月23日,那天风挺大,北京的天气格外冷,空中还星星点点飘洒着雪花,王玉英和她妈还有两个妹妹挥泪告别(王玉英她爸在铁路上工作,一两个月回家一趟),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方向的知青专列,她和她的十五名同班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到广阔天地插队落户的知青生涯,那年王玉英刚满十六岁。

四天后的上午十一点多,王玉英他们同班的十六同学随同其他知青,到达了延安地区延川县某公社驻地,迎接他们的干部给知青们一人发了一条羊肚子毛巾,一人发了一本带红塑料皮的毛主席语录,就领着大家到食堂去吃饭。

吃罢午饭,在公社大院集合,公社知青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按事先分配好的花名册点名,点到名字的知青分到哪个大队哪个生产小队,哪个生产小队的队长和社员就帮知青们搬行李,带着知青们回村。

王玉英他们十六名同班同学被分在了两个生产小队,都在一个大队。王玉英他们五名女生和六名男生分在了马家塬大队第二生产小队,二队队长马光明对知青们非常热情,先为知青们安排好住的地方,又领着知青们到他家吃晚饭。

因为二队暂时没有供知青们居住的地方,知青们只好暂时到老乡家借住,王玉英她们五名女知青住在了记工员刘平川家,六名男知青住在社员马德良家的一孔新打的土窑里。

记工员刘平川家四口人,两个娃娃,老大是女娃,刚七岁,老二是男娃,还不满四岁。他家有三孔土窑,一孔做仓窑(仓库),里面堆满了杂物,他们一家四口人住一孔土窑,另一孔土窑里有土炕,正好能睡下王玉英她们五个人。

社员马德良家五口人,三个孩子都是男娃,老大叫马成群,二十六岁,老二叫马成帮,二十三岁,老三叫马成山,十九岁。马德良家的日子过得蛮红火,就是老大老二都到了成家的年龄还没寻下对象,为这,马德良都愁白了头。

马德良家原来有两孔土窑,为了尽快为大娃马成群寻下个对象,利用农闲时节或早晚时间,马德良老汉亲自带领三个娃娃,先在自家院子里打了一孔土窑,在窑里搭建了土炕,计划让老大单睡一孔土窑。家里新打的这孔土窑拾掇利索后,马德良老汉又在大队申请了一片新宅基地,三孔土窑也已经挖好了,只是还没来得及找木匠打门窗。

北京知青来插队落户,实在是找不到居住的地方,马光明队长就找到德良老汉,说明了情况。善良的马德良老汉没二话,就爽快地答应了,让六名男知青住在了他家新打的那孔土窑里,他家大小子马成群还是和两个弟弟同睡一铺土炕。

马德良家的这三个后生都长得不赖,个子也高,就是都随他妈,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特别是老大马成群,他的话更少,不熟悉他的人都以为马成群是个哑巴。这哥仨顶数老三马成山长得最好看,浓眉大眼大眼的,力气也大,看到长辈也知道打招呼。前一阵子还有媒婆来给马成山提亲,可老大老二都没对象,总不能隔着灶台上炕嘛,马德良老汉觉得这样不妥,他就没答应三小子的婚事。

王玉英印象最深刻的是去马德良家吃派饭,那天中午她们五名女知青走进了马德良家的院子,只见马成群和马成帮哥俩圪蹴(蹲)在窑门外,看到大家进来也没打声招呼。大冷的天,哥俩一样的姿势圪蹴在那,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天晚饭后,是马成山主动把王玉英她们五人送回记工员刘平川家的。那天男知青去了别的社员家吃饭,不然也就轮不到马成山去送女知青。那天,王玉英和马成山拉谈,王玉英问一句,马成山答一句,他的老实憨厚,给王玉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家的女人电视剧剧照

到了四月份,天气逐渐转暖了,马队长带领几名社员把队部堆放杂物的那两孔仓窑腾出来,在窑里搭建了土炕和灶台,到公社供销社买来了两口大铁锅,等土炕烧干了,窑里也能做饭了,王玉英她们五名女知青和六名男知青都搬到了队部居住,再也不用到老乡家里吃派饭了。

知青们搬到队部的第二天,马成群哥仨一人为知青们担来了一担烧柴。马家塬大队的自然条件虽然不是最差,可烧柴却很紧缺,打柴要去五里路以外老牛山后面的沟崖峭壁,大半天才能打一担柴,还要爬到沟崖峭壁上去,非常危险。看着这哥仨挑来了烧柴,知青们都很感动。后来才知道,马成群哥仨去打柴并不是队长安排的,是马德良老汉让他家三个娃娃去的。

1973年,马家塬大队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旱情,夏粮减产一半,秋粮基本绝收,只有村前川地那几十亩玉米还有一些收成,山坡上的玉米高粱全都干死了。秋收以后,马家塬大队的社员们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当时马家塬大队的任务是在东山(老牛山)的一个山谷里修建拦水坝蓄水,工程量虽不是很大,大队各个生产小队的社员全部出动,公社还派来了技术员和拖拉机来支援。在二队知青们的提议下,马队长组建了青年突击队,一名叫张长安的男知青担任突击队队长。青年突击队的任务是从山上的采石场往东沟拉石头,三个人一辆架子车为一个小组,每组两名男青年一名女青年,张长安、马成山和王玉英分到了一组,二队共出动了五辆架子车。

负责拉石头的还有公社派来的两辆拖拉机和其他三个生产队的十几辆架子车,水利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

那天是腊月初三,临近中午的时候,马成山驾辕,张长安和王玉英在前面拉车,他们是拉着空车上山。快到采石场时,前面陡坡上一辆满载的拖拉机正下陡坡,马成山他们把架子车停在路边,为拖拉机让路。不知什么原因,拖拉机突然侧翻,车上的石头顺着陡坡滚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马成山一个箭步窜上去,把站在路边的王玉英推倒在地,一块石头在马成山的脚上滚了过去。看着那惊险的一幕,张长安都吓呆了。

因为马成山脚疼的不敢走路,张长安和王玉英用架子车拉着马成山去了县医院。经过X光透视检查,马成山右脚的大脚趾骨折,小腿骨裂。医生为马成山用夹板做了固定,让他回家养伤,还开了一些止疼药和接骨的药。

为了救自己马成山受伤了,王玉英心里很感激也很是过意不去,她跑到公社供销社买了一斤红糖和一斤白糖(凭票),拿着仅有的十元钱和十斤全国粮票去看望马成山,马成山的爸妈反倒过意不去了,非要留王玉英在他们家吃饭。王玉英实在是盛情难却,只好在马成山家吃了午饭。马成山他妈只留下了王玉英买的白糖和红糖,说啥也没要王玉英的那十块钱和十斤全国粮票。看着这么淳朴善良的一家人,王玉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之后的日子里,王玉英时常到马德良家看望马成山,跟他说水利工地的事情,安慰他安心养伤,还把自己从北京带来的那本电影画报拿给马成山看。知道马成山不识字,王玉英还主动教马成山识字。就这样,两个年轻人的心在慢慢靠拢。

到了1975年的春天,马家塬大队修建的东沟拦水坝顺利完工,二队还在村子附近的山坡上修建了十几亩的梯田。那年夏天,又有两名男知青和一名女知青招工离开了马家塬,在马家塬二队插队的十一名北京知青还剩下六个人,三名男知青和三名女知青。留下来的这六名北京知青心里也很着急,他们也希望尽早离开马家塬大队。

当家的女人电视剧剧照

似乎就在转眼间,马成山也二十五岁了,他们哥仨都还打着光棍。之前也有媒婆给马成山提亲,多数人家都嫌马成山有两个光棍哥哥,不同意这门亲事。倒有一个女子看上了马成山,可她的父母却嫌马成山腿受过伤,也不同意这门亲事。看看马成山的爸妈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王玉英心里很难受。她就不明白,马成山这么淳朴善良的后生,咋就寻不上对象呢?

那年秋天,王玉英不知咋惹着了一队的一个二流子,那人叫刘根生,外号鬼推磨,他看到王玉英就指桑骂槐,比鸡骂狗,把王玉英骂哭了好几回。一天收工回家的路上,王玉英又碰到了刘根生,刘根生跟在王玉英身后嬉皮笑脸,骂骂咧咧,没完没了,吓得王玉英不敢吭声。马成山看不下去了,上前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得刘根生呲牙咧嘴的。他扔下手里的镢头,就要和马成山拼命。马成群和马成帮一看有人打他弟弟,他俩跑过来就把刘根生推倒在地。刘根生一看惹不起这哥仨,爬起来就跑了。从那之后,刘根生再也不敢骂王玉英了。

1977年秋天,在马家塬二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还剩下三个人,就王玉英一名女知青了。看不到回京的希望,再加上她一个女生觉得很孤单很无助,经过再三考虑,在父母和知青们的反对下,王玉英嫁给了马成山,成了马成山的婆姨。

婚后,马成山对王玉英简直是言听计从,脏活累活一点都不让王玉英干,他非常疼爱王玉英。马成山的爸妈对王玉英更是疼爱有加,结婚后就再也不让她出山劳动,把好吃的都给王玉英吃。嫁给马成山做婆姨,王玉英很满足,虽然遭遇了村里人的疯言冷语,她说婚后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第二年夏天,王玉英临产,邻村一个有多年接生经验的接生婆来为王玉英接生,结果遭遇难产,情况危急,马成群和马成帮哥俩抬上王玉英一口气就跑到了县医院,幸亏及时赶到了医院,王玉英产下一个男娃,母子平安。那天要不是马成群和马成帮拼命把王玉英送到县医院,王玉英的性命都难保。

1982年春天,马家塬实行分田单干,荒山承包,王玉英领头承包了村东的老牛山,她说要在老牛山栽种果树,在山上放羊羊牛。承包荒山后,王玉英把家里积攒下来的钱(准备给马成群和马成帮成家的钱)都拿出来买了羊,山坡上能种庄稼的地方都种了庄稼,不能种庄稼的地方就刨挖树坑,栽种果树。

自从承包了老牛山,马成群和马成帮就搬到了山上,在山上挖了窑洞,吃住都在山上(山沟里有水库,吃水也方便),天不亮就开始劳动,天上出了星星才收工。王玉英只管放羊,也帮着做饭,山上种什么栽什么都是王玉英说了算。王玉英的婆婆看孙子做饭,任劳任怨。王玉英的男人和公公也是天天在山上和责任田里劳作,一大家子人家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1984年春天,按照国家政策,王玉英被招工到公社供销社当了售货员,马成山也被招工到县煤矿当了采煤工人。一家有两个人挣工资,山上栽种果树的进展也就加快了,有了钱才能买树苗嘛,才能扩大养殖规模嘛。

五年后,山上的果树开始挂果,山上的羊群数量达到了一百多只,原来的一头母牛已经变成了九头牛。看看马德良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荒山变成了花果山,真的是牛羊满山了,村里人都很羡慕他家,都夸王玉英有眼光。

1999年秋天,王玉英的儿子考上了延安大学,她的父母才从北京赶来一起送娃娃去上大学。王玉英在陕北结婚后,她的父母这是第一次来陕北,也是王玉英和父母相隔了二十一年后的第一次相见。看着淳朴憨厚的女婿,看着高大帅气的外孙子,看着略显憔悴的女儿,王玉英的母亲搂着外孙子失声痛哭,哭了很久。

退休后的王玉英夫妇一直在马家塬生活,她家成了马家塬的首富,光为村里修路安路灯就花了六十多万。王玉英的两个光棍大伯哥虽然都七十多岁了,可他俩的身体都很好,一顿能吃三个大馍,还能挑百斤重的担子。说起她的两个光棍大伯哥,王玉英心里很难受,她说两个大伯哥就像她的亲哥哥,比亲哥哥还亲,她最大的遗憾和愧疚就是没能给两个大伯哥成个家,让两个大伯哥打了一辈子光棍。王玉英已经计划好了,再等一两年,就让她的两个大伯哥去养老院安度晚年,辛辛苦苦劳作了一辈子,他俩也该享享清福了。

作者:草根作家

1.《草根故事茶社 知青往事:嫁给有两个光棍哥哥的后生做婆姨,她遭遇了疯言冷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草根故事茶社 知青往事:嫁给有两个光棍哥哥的后生做婆姨,她遭遇了疯言冷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