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69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在我国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中,都提倡农业发展。因为在封建时期,农业发展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只有保障农业,才能保障百姓的生计,维护国家安稳运行。

通过“以物换物赚取差价”的商业便成了统治者的眼中钉,统治者无法忍受这种干扰国家经济,不利于社会安稳的商业得到发展。

于是便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为百姓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对商业发展大家抵制,以维护统治者的专制皇权。

由此可见,商人无论是在封建王朝不受重视,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因为商人身份被人歧视慢待,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明朝。

明朝时期社会环境有所改变,虽然商人的地位依然不高,但是许多商人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赚取了不菲的金钱,实现了阶级发展,也推动了国家的经济走向繁荣。那么为何一直不受重视的商业能在明朝大放异彩脱颖而出呢?

一、明朝推动商业发展

1、元朝商业繁荣奠定基础

其实早在元朝开始,我国商业就逐渐有了繁荣的趋势,比如元朝时出现的赫赫有名的商业中心元大都。随着当时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势力也逐渐扩大。

坚实的商业基础使得元朝晚期的动荡并没有为商人带去过多的影响,而且南方作为经济重心,商人势力依然强大。

所以在朱元璋建立国家之初,不得不依靠这些掌握权势的商人为国家增加税收,加快国家的建设。所以,明朝初期发展的商业都是从元朝末带来的,明朝也因此获得了不小的利润。

2、交通发达利于商业往来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恢复落后的生产力,维护统治,明朝政府在各个方面加大了财政支出,保障工作建设。尤其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明朝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朱元璋为了加强各地之间的沟通和友好往来,不惜花费重金完善交通体系发展,修路、修建运河等等。

这些建设不仅为国家的政治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了商人之间的友好交流加强联系,各地商人可以通过便捷的交通发展经济。在国内商品贸易得到发展以后,还推动了远洋贸易,为商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明朝还建立了完整的交通体系,在交通要道和荒无人烟之地设立驿站以供人们休息。交通的完善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商品得以快速流通,还就此出现了专门运送长途物资的团体。

有些商人在政治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壮大,而朝廷也恰好需要与之合作,便与这些有权有势的商贾增加来往,帮助他们登上政治舞台。

二、商人有了政治优势

1、商人买官获得地位

明朝建立初期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朱元璋对商人一直采取低税收的政策。随着朱元璋对国家推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交通、陵墓等等,国库逐渐空虚,达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不得不向外寻求经济来源。于是朱元璋便逐渐增加商人的税收,那么后来又为何演变成了买卖官职呢?

原来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瓦剌部俘虏了明英宗,赎金金额庞大,完全不是已经捉襟见肘的明朝政府能够负担得起的。

为了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统治阶级不得不以卖官的方式增加收入,只要商人能向政府捐献一部分粮草,便可以获得相应的官职。

一些财大气粗的商人便借此机会走上政治道路,他们拥有了更加便捷的资源,从而接到金额庞大的订单,得到了快速发展。

2、商人与政府合作,推动发展

那么商人是如何成交大额订单的呢?原来政府经常需要运送大量物资,很多私人的运输者并不能独自完成运输任务,政府也无法因此派遣军队护送物资,那么这个时候长途运输便应运而生了。

一部分实力雄厚手握权势的商人往往拥有实力强大的保镖,能很好地保护政府运输的物资。商人在完成了政府要求的运输任务之后,通常还可以获得价值不菲的奖赏。

同时可以借政府的名义宣扬自己的名声,增加订单。所以,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中来,积攒下了不少的财富。

我国古代本来并不重视商业发展,甚至有意要抵制商业,维护农业的地位。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发展,商业的确备受打压。

直到明朝。有了元朝商业发展的铺垫,明朝时期的商业发展更加得心应手。毕竟明朝初期国库空虚,还需要通过商人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再加上当时的交通发展和政治扶持,商人自然就不难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了,所以后来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参考书籍:

《明史》

《明汇典》

《明实录》

1.《立德谈文史 商业在明朝的推动和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带动了经济繁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立德谈文史 商业在明朝的推动和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带动了经济繁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