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本纪第二十四》中写道:“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明始洪武,亡于崇祯,历时百年,终其一朝,由盛转衰。崇祯皇帝,争议犹大,或为昏庸,或为明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过,这是后人对明朝形象的概括。明朝以前,国家的都城大多处于中心位置,类似于是西安、洛阳、南京这些地方。但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后,主动将都城迁至北京,此处既是他曾经的封地所在,也是国家的边境所在,随时有可能遭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袭击,此之谓天子守国门。

至于后一句君王死社稷,主要描写的是明末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当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他先命令后宫嫔妃自杀,自己又前往景山自缢,仅留下几位皇子逃出京城。除此之外,明朝一共存在276年,没有向其他国家纳贡,和亲,称臣,彰显我中华民族之风骨,令后人称赞不已。

不过,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总是备受质疑,国家亡于他手上,他到底该负多大的责任。而关于崇祯是一位明君,还是一位昏庸之主的讨论也总是争论不休。而他在临死之前所说的那句话: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是否是在推卸责任,树立自己的伟大形象呢?

回顾崇祯一生的经历,可谓非常坎坷,原本他只不过是一个王爷,国家大事似乎和他没有太多关联,尽管明末国家内忧外患,但作为朱家王爷,他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保证衣食无忧。

可随着天启帝朱由校突然驾崩,他膝下无子继承皇位,这份“倒霉”的差事便落到崇祯手中,当时他仅十七岁。崇祯继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铲除阉党,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铲除。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小皇帝,登基之后便轻松解决前朝最大的问题,不由令人钦佩,很多人也因这件事夸赞其为一位优秀的皇帝。

但在解决完阉党之后,崇祯似乎已经用完自己所有的运气,北方地区突然遭受大旱,连年不断。原本内忧外患的国家,再次被给予一拳重击,大旱导致百姓无法生存,饿殍遍野,甚至引发瘟疫,百姓对政府渐渐不满。

除此之外,关外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女真部落,正在摩拳擦掌随时有可能进攻大明。刚开始,崇祯起用袁崇焕等名将,多次大败努尔哈赤,甚至在一次交战中一炮击杀努尔哈赤。可崇祯似乎并不信任袁崇焕,听信谗言不久之后便将其凌迟处死,自毁“长城”。

另外,面对国内艰难的经济形势,崇祯判断有误,进而所实施的对策也有诸多问题。当时为了缩减开支,他竟然下令撤除驿站。在通讯远没有今天发达的古代,驿站的作用不言而喻,好比国家的血脉,撤除驿站对后续管理,以及战事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闯王”李自成曾在驿站工作,驿站的撤除导致他无法维持生计,最终无奈起义。而在之后面对国内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中,崇祯先后斩杀多位名将,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直到他在位第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彻底推翻了这个早已风雨漂泊的王朝。崇祯无奈自杀,而不少大臣选择投降,先后在李自成的大顺与大清任职。

总而言之,崇祯是一位勤政的皇帝,他不像万历、嘉靖那般,长达数十年不上朝,与大明开国皇帝一样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懈怠。可是,相比朱元璋、朱棣等人他略显昏庸,没办法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王朝,也做不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不可否认,崇祯也想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可惜自己能力不够,并不算一位合格的皇帝。所以说,明朝灭亡他需要负主要责任,如果换作其他皇帝也许明朝不仅可以延长十七年,甚至有望重新崛起。这也是很多人讨厌他的原因之一,认为正是崇祯能力不足,导致明朝加速灭亡。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明朝灭亡早已注定,崇祯也没有办法,而他相比其他朝代的末位皇帝已经做的不错了。但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时代的车轮在不断前进,我们应该吸引古人的教训,珍惜现有的和平年代,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

1.《沐柒文史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明朝的灭亡崇祯应负多大责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沐柒文史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明朝的灭亡崇祯应负多大责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