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元勋,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绛侯,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他除了在楚汉之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外,平定诸吕之乱和拥立刘氏称帝都是他对西汉的贡献。尤其是在拥立汉文帝刘恒的事情上,周勃和陈平是最为重要的功臣。正是因为有他们二人带头,朝廷大臣才选择了刘恒作为皇位继承人。因此刘恒能够当上皇帝,周勃和陈平是居功至伟的。可周勃虽然在刘恒登基后被授予了右丞相的高位,却也遭到了刘恒的猜忌,最终被逼迫辞去相位,甚至被人举报谋反的罪名。史书上认为,这是因为周勃功高震主,所以才受到这样的迫害。
在中国古代史中,很多功勋显赫的大臣遭遇政治迫害,都被冠以了功高震主的罪名。与此相对应的是皇帝心胸狭隘,这种操作也被称为兔死狗烹。所以对周勃的处置上,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汉文帝刘恒的污点。很多历史爱好人认为,刘恒是因为功劳而猜忌周勃,所以才以谋反的罪名加以迫害,以彰显皇帝的的权威。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先入为主的,也是对历史背景不了解的主观臆测。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周勃获罪并非单纯因功高震主而被猜忌,其实是他自己为了把持朝政,架空了刘恒的皇权,而遭到的反击。
周勃因为拥立刘恒登基的大功,在汉文帝初年朝廷中有极高的地位。他被授予右丞相,和左丞相陈平、太尉灌婴一同掌管朝廷的军政大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尤其是在陈平去世后,周勃是朝中独相,其权势达到了独揽大权的程度。如果只是这样,刘恒还不会动他,毕竟刘恒在朝中根基薄弱,需要周勃等开国老臣的支持。可是我们从史料上看到,周勃几乎架空了皇帝的权力,与权臣别无二致。而刘恒虽然表面上老实厚道,实际上却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要巩固皇权,在皇位上有所成就,那就必然和周勃发生各种冲突。
刘恒在当皇帝之前是代王,封地远在代国,在西汉朝廷中并没有自己的势力。他给人的感觉是老实厚道,母亲薄姬的家族也没有强大的势力,所以被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推举为皇位继承人。前文分析过,这些开国元勋的目的就是因为刘恒在朝中没有根基,地方势力不强,当了皇帝后易于控制。这样一来,他们可以通过把持朝政而架空皇帝,以保证他们在国家的既得利益。周勃等人出任朝廷高官,便把持了军政大权,这种情况下刘恒这个皇帝近似傀儡。而刘恒想要摆脱这种不利境地,当个堂堂正正的皇帝,就必须要从开国元勋手中夺回皇权。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勃等人对刘恒的架空是非常霸道的,就连最基础的知情权都没有。《史记》中记载,刘恒曾问过周勃,西汉一年刑狱案件有多少,钱粮的收入支出有多少?周勃却答不出来,而是陈平帮着周勃解围,让刘恒去问负责这些事务的廷尉和内史。史书中认为周勃没有才能,所以回答不上刘恒的问题,吓得汗流浃背。实际上这种说法矛盾颇多,周勃作为首相,即便不知道细节数字,大致情况也该清楚的。更何况周勃带兵打仗多年,除了丞相,还当过太尉、大将等其他高官,怎么可能会是无能之人?
实际从史料来看,陈平也没有回答出具体数字,而是把责任推给了廷尉和内史。他的回答反而是为自己和周勃辩解,认为这不是丞相的职权范围。古人都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陈平一贯以做人稳当,平衡各方利益著称,怎么可能连最基础的数据都不知道?
所以这说明的并非周勃无能,或者陈平会狡辩,而是描述了他们架空刘恒的事情。他们用这种方式屏蔽了刘恒的知情权,使其连国家的最基础数据都不知道,这显然不是丞相该做的事情。皇帝的能力有高低,参与朝政和决策的方式有不同,但知情权却是必须保障的。没有知情权的皇帝,与傀儡无异。
陈平活着时尚且如此,周勃当独相时事情必然更加严重。而这种事情严重到额程度,达到了刘恒不得不对其警惕的境地。刘恒进京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势力,也只带了六个心腹,所以在朝中没有话语权。而他被推举为皇帝,也是掌控京城的开国元勋和各地刘氏诸侯王进行政治博弈的结果。
所以刘恒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坐稳皇位,收拢皇权,让自己在京城能够自保。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加大对刘氏诸侯王和开国元勋的封赏,以获取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在朝廷机构中安置自己的心腹,收拢控制权。然而以周勃为首的开国元勋集团,却在这方面与刘恒进行权力斗争。
比如因京城粮食不多,长期滞留京城的列侯及其家族子弟给粮食供应带来很大的负担,于是刘恒下诏令让这些列侯及其子嗣都回到封地去。即便是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列侯权贵,他们自己特许留下,但子嗣也必须回到封地。然而这个诏令并没有被人执行,实际上是被这些列侯权贵无视了。于是刘恒强逼周勃辞去丞相职务,让其回到封地。这个事情在史书上记载比较简单,实际上其背后却隐藏着刘恒和周勃之间的政治斗争。这种斗争也关系到朝廷控制权的争夺,而非简单的因为朝廷供应粮食的问题。
表面上这个事情的起因是列侯及其家族滞留京城的人太多,导致了京城粮食供应不足。实际上这只是刘恒下诏令的借口而已,其根本问题是列侯及其家族子弟把持了朝廷军政两界的关键职位。包括周勃在内的大量开国元勋列侯滞留京城,并非只是个人当官,而是带着大量家族子弟一起当官。朝廷和军队中的关键职位都被这些家族子弟所把持,所以他们才能以朝廷的诏令架空皇帝的圣旨。刘恒下诏令让这些人回去,其实是想让这些家族子弟把位置空出来,他需要按照自己的用人原则来安置心腹。
然而刘恒的诏令被这些家族子弟无视,下达几个月后毫无反应。这就说明问题并非是某个列侯家族的个案,而是整个开关元勋和列侯阶层集体在抵制皇帝的诏令。当时周勃作为朝廷独相,朝中大权独揽,必然是这些开国元勋的首领。而且推行皇帝的诏令也是丞相的职责,所以于情于理,周勃在这件事情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刘恒罢免周勃丞相的职权,让其带头回到封地,这并不是因为个人猜忌,而是收回皇权的必要操作。如果刘恒不能强势的拿回皇权,那朝廷中围绕皇权的斗争永不停息,他这个皇帝就成了摆设。
实际上刘恒即位初期是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朝廷中有周勃等人把持朝政,外面的刘氏诸侯王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起兵反叛。刘恒想要把皇帝当下去,必须有自己掌握的力量。他利用周勃等开国元勋和刘氏诸侯王的矛盾,逼迫其交出了兵权,但这只是收回皇权的开始。在朝廷政务的主导权上的争夺,才是刘恒和开国元勋们的主要矛盾。周勃等人把持朝政,目的是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刘恒不论是为了国家,还是要自保,都必须掌控朝政。否者他早晚会沦落到刘弘等人的下场,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周勃回到封地后仍旧不死心,经常身披铠甲,手拿兵器去见巡行的郡尉和郡守。后来有人以此告发周勃谋反,于是刘恒让廷尉逮捕了周勃,审查他谋反的案子。周勃在这个案子中受尽折辱,被很多人认为是刘恒故意迫害。最终周勃拿钱结交了刘恒的舅舅薄昭,然后又请刘恒的母亲薄姬说情,才被释放出狱。
从史书上来看,周勃谋反的事情是没有证据的,但他在封地绛县的所作所为却挑战了刘恒的皇权,被抓捕入狱也是自己作死。在西汉时期列侯封国的权力比诸侯王要小很多的,也是要受到朝廷派驻的地方官员的监督的。周勃的身穿铠甲,手拿兵器去见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威胁这些巡行的朝廷官员。
刘恒下诏让列侯及其家族子弟返回封国,同样也适用于朝廷中刘氏诸侯王子弟。刘恒通过这个方法收回了被开国元勋和刘氏诸侯王把持的朝政大权,这才彻底控制京城,坐稳了皇帝的位置。同样他也不可能对返回封地的这些人彻底放心,按照朝廷法度派人定期巡行是常见的套路。如果他对周勃的行为默认了,其他的列侯和诸侯王必然有样学样,那国家的法度将荡然无存。而且这些地方封国失去朝廷的监督,必然引发各自势力的膨胀。轻则互相争夺地盘,引发内战。重则联合起来挑战皇权,国家就分崩离析了。
当时地方封国的权势非常强大,而他们的地盘也比西汉朝廷直辖的都大。如果朝廷不对他们加以限制和防范,对国家必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周勃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但在朝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言一行都左右着西汉的政局。所以刘恒不可能放任周勃乱来,必然要有所行动。而周勃在平定诸吕之乱和拥立皇帝的过程中功劳太大,一般的罪名又拿不下他,只能先用谋反的罪名囚禁起来。这么做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各地的诸侯王和列侯有所忌惮,不敢轻易的违抗朝廷的诏令,更不敢有谋反举动。
从各个角度看,刘恒处理周勃的问题都不是私人猜忌的感情出发,而是国家振兴的需要。刘恒想要做个有作为的皇帝,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弱化地方的刘氏诸侯王和列侯都是必须的操作。实际上在刘恒执政的二十多年期间,这些问题都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只是在地方和朝廷上维持了平衡关系。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刘恒执政时期基本上扭转了汉高祖刘邦末年的地方势力强于朝廷的格局,也为后来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进一步削藩奠定了基础。因此从历史上实际情况来看,周勃的遭遇与所谓的功高震主没有关系,而是他自己贪恋权势才招惹的祸端。
1.《惊心鸟 文景之乱(四章)周勃被刘恒猜忌并非功高震主,而是因为把持朝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惊心鸟 文景之乱(四章)周勃被刘恒猜忌并非功高震主,而是因为把持朝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