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一看,人家齐国不拿自己当根葱了,觉得再在齐国待下去没什么意思,干脆另投他国吧,于是就去了晋国。可是,我们之前说过,鲁昭公这个人一辈子属于心智不成熟的人,更不太懂礼。按照当时的礼节,诸侯如果到别国访问,必须先在国境上停留下来,派出使者向对方通报,然后对方委派相应级别的使者前来迎接。
但是,这个冒失鬼鲁昭公到了人家晋国边境根本没停留,也不通报,心安理得,直接进入晋国国境。大夫子家子还劝过他说:“现在您是流亡在外的国君,咱们是有求于人家,怎么能够不停留不通报就直接闯人家家门啊?”可惜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只能说鲁昭公这个人心智不成熟,根本停不进去,人家是继续前行。
结果,人家晋国派来使者:“对不起,您没有通报我们,结果导致我们迎候来迟了,我家晋侯觉得不好意思,必须得按照礼仪迎接您。还劳烦您回到国境上等着,我们马上安排迎接!”话说得多好听,软刀子给扎回来了。鲁昭公没有办法,只好再返回到国境上,重新完成迎接的礼仪。
晋侯安排鲁昭公住在了乾侯邑。流亡的国君,全靠晋侯施舍供给过日子。但是,晋侯家也没余粮了。因为晋国现在的处境不比鲁国好多少,晋国大权把控在六家权贵手里,晋侯的贡赋受到他们的侵吞,也是入不敷出,鲁侯相应的就饥一顿饱一顿,艰难度日,为了改善生活,鲁侯最后都卖起了马了,卖给谁啊?卖给仇人季平子。
怎么回事儿?季平子爱马,每年都要委托相马人帮他四处买马。这些相马人知道鲁昭公这里有好马,带着跑的都是跑得快的好马。于是,经常到乾侯一带来转悠,鲁昭公有时也顾不上脸面了,就把马卖给他们。说好了先付账后给马,结果,鲁昭公这人不讲究,收了人家的钱,扭头耍赖不给马,气的买马的也没办法。可见鲁昭公都穷疯了。
还有件事儿,卫国国君曾送给鲁昭公一匹好马,名叫“启服”,可惜一次意外摔死了,鲁昭公非常伤心,打算给它定制一个上好的棺材厚葬,子家子不同意,“咱们饭都吃不上了,还给它弄棺材啊,你瞅瞅吧,许多随从因吃不饱而生病了,还不如把‘启服’炖一锅马肉给大家分了吃了呢。”你说,当时鲁昭公的生活多么寒碜吧。
其实,鲁昭公也不是没有复国的机会。在鲁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晋定公新立,召季平子来晋朝君,季平子在晋侯特使荀跞的陪同下,就专门到乾侯拜见鲁昭公,请他回国复位。这不是给鲁昭公一个台阶了么,彼此之间一哈哈,不就能回去了么?子家子也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建议鲁昭公不要再犹豫了,立即与跟季平子一起回国复位。结果,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有一些大夫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在一旁直挑唆说:“季孙氏这都是装的,假意请你回去,其实居心叵测,把你骗回鲁国在对你下其毒手,所以千万不要受其蒙蔽,冒险回国。
现在晋国已经做好讨伐鲁国的准备,晋侯就等您一句话了,您又何必冒险屈尊得回去呢!”结果,鲁昭公被这些人一忽悠,脑袋一热,当着荀跞的面骂上了,还发了毒誓,说:“寡人与季氏势不两立!从今往后我要是在跟这人见面,我就不得好死!”荀跞一看,这何苦来着呢?我好心好意撮合你们君臣复合,这不是为你鲁君好么?你非但不领情,还骂上了,好像我不知好歹似的,得了得了,我不管了好不好?别回头打不到狐狸惹得我一身骚。
于是捂起耳朵,一边拉着季平子往外走,一边对众人说:“我无意介入你们君臣之间的矛盾,我也没有听到你们刚才所说的话。”出来后,他对季平子说:“看来鲁君头脑简单,容易受人蛊惑,意气用事,你别与他计较,先回国代政吧。”子家子觉得如果鲁昭公不抓住这次机会,以后真有可能复国无望了,于是他再次向鲁昭公建议道:“君主不必与季氏计较一时之长短,现在以一人一乘到季氏军中,季氏肯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季平子一定会陪您回国复位!”但是,鲁昭公仍然没有接受子家子的建议,结果白白错失了一个回国复位的绝好机会。
你看,鲁昭公驾下不能说没有忠臣智者,像子家子就是一位,但是,鲁昭公什么时候听从过子家子的良言直谏呢?所以,有人才是一回事儿,能用人才是另外一回事儿。有忠臣做镜子是一回事儿,能照镜子正衣冠是另外一回事儿。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9·24)
孔子说:“带有批评之意的正言,能不听从吗?更可贵的是要依之改正。听到委婉客气的话,能不高兴吗?更可贵的是要顺着这话分析一下说话人究竟是什么意思。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不改,这种人我就拿他没辙了。”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就是拿他没辙、没办法,换句话说这人无可救药。鲁昭公就属于一个无可救药的人。
就这样,鲁昭公在外流亡八年后,于鲁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病死在了乾侯。
鲁昭公在外流亡八年,无所作为,季氏当政,鲁国政局稳定。这是为什么?当时晋国史墨在与赵简子议论此事时说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话:“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还是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可不管什么君君臣臣,对自己好了,就拥护你做君;对自己不好,你君主的死活跟我们何关?对我们再不好写,我们就起来把你推翻又如何呢?所以,三桓根深蒂固,虽然孔子那么痛恨他们,也很难撼动,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深得民心。
1.《上请说影视 鲁昭公驾下不能说没有忠臣智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请说影视 鲁昭公驾下不能说没有忠臣智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