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其文中对话的设计。这些对话内涵极深,越是细品,越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多读这本书,确实能让人学到很多。那我们来一起仔细品味这些堪称神回复的对话吧。
刘备一句话,吕布丢命
白门楼上吕布战败,在睡梦中被宋宪和魏续绑着献给曹操。吕布为了保命,向曹操乞降。此时要杀吕布还是要收吕布,曹操不问自己的一干谋士,反而去问刘备的意见,这是为什么呢?
我发了,可惜不想救你。首先,不管让谁来做决断,杀不杀吕布,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杀吧,吕布勇猛无敌,而且带领的军队战力不俗,要是能留用他,这可是将来扫平天下的极大助力;不杀吧,此君的人品实在过于卑劣,侍奉过的三个主公全部被他杀掉,留着他难免以后再度反杀旧主。假如把这个问题抛给自己的谋士们,那肯定要好一番争论,而当时处于战后重建的状态,需要迅速收编吕布的势力,安抚人心,所以对于被俘的将领和兵士如何处理,要当机立断,不可迁延日久。后面也可以看到,高顺不愿归顺,曹操立刻下令将其处死。
其次,曹操把这个问题抛给刘备,是想甩锅给刘备。假如刘备坚定地要杀吕布,那么战后杀降的恶名就可以推到刘备头上,而且也会让归顺的将领们记恨上刘备;假如刘备为吕布求情呢?那就说明刘备想笼络人心以成就大事,这样的刘备可留不得,回许都后肯定要找机会灭掉刘备。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刘备只有在曹操面前一味地藏拙,才盼到了困龙入水的机会。
刘备到底是一代枭雄,岂能不明白曹操话里的玄机,此时不管给出肯定还是否定的答案,都对他不利,他自然是不肯接这个锅的,于是他轻飘飘的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既表明了对吕布的厌恶,又把锅甩回给了曹操,可谓妙到毫巅。
贾诩一句话,曹丕得立
在立哪个儿子为世子的问题上,曹操一直犹豫不决,本来长子曹昂随他南征北战,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可惜英年早逝了;幼子曹冲聪慧过人,也早早夭折,令人惋惜;最终只能从曹丕和曹植之间选择了。那到底要选择立谁为世子,以继承自己的大业呢?曹操向贾诩咨询,贾诩却回复他: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这个看起来不像答案的答案,却让曹操决定了立曹丕为世子。贾诩当时为什么不直接说谁可为世子呢?
贾诩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在古时候,帝王向来不喜欢臣子干预皇家事,假如哪位臣子不识趣,硬要掺和进去,那等待他的不是砍头便是流放,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诸葛亮在刘备选谁做继承人这个问题上,直言“此乃主公家事”,让他去征询关羽张飞的意见。贾诩这么精明的人物,岂会不明白里面的利害关系?
我只管天下大事,不管家务事。何况现在还不能确定曹操更喜欢哪个儿子,此时万一站错了队,将来肯定会受到另一位的猛烈攻击,所以贾诩自然不会直接表露自己的倾向,而是要让曹操自己选择,这样他才不会被日后清算。所以曹操一问他,他的大脑就开始飞速考虑,到底怎么回答才能趋利避害。不回答是不行的,直接回答也是不行的,所以只能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倾向:废长立幼,取祸之道也。
曹操做丞相这么多年,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袁绍和刘表都是因为没有立嫡长子,导致了最终的败亡。曹操自然要竭力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果,后来果然立了更为年长的曹丕为世子。
钟会一句话,化险为夷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想弄死我,哪有那么容易?钟毓和钟会都是钟繇的儿子,他们都很出色,而钟会则更加出色。钟会不仅比哥哥聪明,而且更加胆大,一点也不怯场。魏文帝曹丕听说他们很聪慧,就让钟繇带俩儿子来面圣,结果见到皇帝后,钟毓非常紧张,汗如雨下,钟会却神色如常。曹丕问钟会为啥不出汗,钟会说自己内心非常紧张,导致汗没敢流出来。
那钟会为什么不直接表明一点也不紧张呢?在古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是十分讲究尊卑礼仪的,特别是臣子面见皇帝时,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小心翼翼地为皇帝提供服务,假如稍微触犯到皇帝,轻则不受重用,重则有性命之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以钟繇的家教,之前肯定是对两个儿子着重叮嘱过,面见皇帝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钟会也自然明白里面的利害关系。
但是钟会天生抗压能力就强,面见皇帝的时候也确实没有战战兢兢,假如皇帝发现他不够恭敬的话,轻则自己的仕途受阻,重则连累整个家族。此时他机智的小脑袋就派上了用场:我哪里是不紧张啊?只是我的汗水慑于您的威严,吓得根本就不敢出来呀。这等俏皮话博得曹丕哈哈大笑,最终没有责罚他。
这些对话仅仅是从《三国演义》里摘抄的一小部分,书中还有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对话。这些对话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它们也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书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细品的对话呢?请在评论区里发表留言,交流体会。
#三国演义#
1.《微语文课堂 神之妙笔!深度剖析《三国演义》里对话的艺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微语文课堂 神之妙笔!深度剖析《三国演义》里对话的艺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