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维亚济马战役,熟悉苏德战争的朋友估计都不陌生了,这是莫斯科战役初期苏军遭遇的最严重的失败之一。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又一次遭到了德军的钳形攻势,两个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均被合围,虽然有卢金中将在包围圈内指挥部队拼死作战,但最后还是免不了被消灭的命运。此战之后,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元气大伤,超过40万部队被德军歼灭,差点让整个莫斯科地区的防御都彻底崩盘。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维亚济马战役绝对是苏军的一次惨败。但是,我们作为后世者又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从1941年6月22日开战以来,苏军方面就频频遭遇德军装甲部队的钳形攻势,许多失败都是因为被德军用钳形攻势合围了部队导致的。按说苏军在反复遭到合围后,也应该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抗击德军钳形攻势的战术,可为什么在维亚济马战役中,还是被德军故技重施了呢?

一、苏军的错误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苏军到底有没有抗击钳形攻势的经验。答案是肯定的,苏军在此前反复遭到德军的钳形攻势,被合围的部队数不胜数,但逃出合围的也并非没有。典型例子就是斯摩棱斯克战役。当时苏军的第16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死死顶住了德军的钳形攻势,在斯摩棱斯克城死死顶住了德军攻势长达20天,直至8月3日全军撤离斯摩棱斯克为止。

换句话说,苏军当时并非没有应对钳形攻势的能力,苏军早期固然是被德军的攻势打得晕头转向,但是在经过两个月的作战后,苏军已经开始掌握抗击钳形攻势的策略。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第16集团军司令卢金将军就是预先卡住了德军的进攻方向,又在放弃斯摩棱斯克城时集中兵力,在德军即将合围的方向打出了一个狭窄的通道,这才让部队能够成功脱离德军的包围圈。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维亚济马战役时,苏军突然就不会抗击德军的钳形攻势了呢?这里就得提到另一个问题——临阵换将。在斯摩棱斯克战役时,西方面军的指挥官是老练的铁木辛哥元帅,这位元帅预先对于德军的战术也有所判断,所以在第16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死守斯摩棱斯克时,他已经派遣部队扼守了斯摩棱斯克周围的重要位置,比如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当时指挥的战役集群就是在死守第聂伯河渡口,确保这两个集团军能够成功突围。

可以预见的是,当时苏军能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避免部队遭到合围,完全是有赖于铁木辛哥元帅的战役判断和决策起了作用,再加上卢金中将和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殊死奋战,这才能够粉碎德军合围西方面军的企图。然而,在维亚济马战役却不一样,西方面军的司令官已经不是铁木辛哥元帅了,他被指派为新组建的西南方面军司令,而接替他的则是战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原第19集团军司令科涅夫中将。

科涅夫在日后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为苏军的“三驾马车”,其能力自然是附庸质疑的,但是现在的科涅夫还不具备单独指挥一个方面军的能力。他此前只是一名集团军司令,没有指挥大兵团的经验,现在突然换他来指挥西方面军,那么他难免会有些手足无措。当时的苏军没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但之后的维亚济马战役中,科涅夫将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二、科涅夫的失误

经验不足的科涅夫在指挥中难免会犯下许多错误。而他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在维亚济马战役中,将西方面军的部队平铺在战线上。他的部署方式仍旧是老一套,将部队的主力布置在了一线上,预备队则是每个集团军的四个师里留一个师充作预备队。

这个战术本身就存在有极大的危险,一旦防御阵地被德军突破,那么后方缺乏预备队的苏军几乎是立刻就被德军分割合围了。而德军装甲部队最擅长应对的就是这种对手,波兰军队和英法联军就是在这样的攻势下败北的,如今科涅夫也摆出这么一个阵势来,几乎就是“邀请”德军来殴打他了。

而德军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本来德军就打算动用两个装甲集群去合围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科涅夫这个做法就更是给了德军机会。西方面军的第19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的结合部遭到了德军第3装甲集群的猛攻,防线转瞬间就被德军打开了一个宽度在30-40公里的缺口。此时情况可以说是万分危急,如果科涅夫不能及时堵住德军的攻势,那么西方面军将重蹈覆辙。

此时,科涅夫出了一个昏招,他先是命令第30集团军的预备队,第107摩托化步兵师在百余门152毫米榴弹炮的掩护下独立发动反击,这种反击注定不会有什么成效,反而是让第107摩托化步兵师损兵折将。眼见反击失败,心急如焚的科涅夫又派出方面军预备队中的博尔金战役集群发动反击。博尔金战役集群是西方面军中为数不多的装甲部队,拥有2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坦克旅和2个步兵师,兵力在纸面上较为强大,科涅夫认为这起码可以挡住德军的攻势。

可是科涅夫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博尔金战役集群的坦克虽然有192辆,但大多都是老旧的T-26轻型坦克和BT快速坦克,T-34坦克只有极少一部分,根本不足以和德军进行正面作战,其结果是博尔金战役集群仅仅三天就被德军彻底击败。

换句话说,科涅夫把原本可以用于在后方快速组织防御,封堵德军进攻路线的机动兵力,彻底葬送在了这场毫无意义的反击上。对于西方面军而言,最危险的时候到了,而科涅夫的昏招却还没结束。

三、惊慌失措的指挥

在10月5日,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布琼尼在被德军的第4装甲集群突破防线后,通过溃败部队了解到了战场的情况,并对莫斯科发出了求援电报,表明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有被合围的危险。斯大林紧急判断情况后,将预备队方面军中的第31和第49集团军转交给西方面军,希望让科涅夫能够利用这些部队顶住德军的攻势。可是斯大林也完全没想到,科涅夫这时候再一次犯下了错误的指挥。

科涅夫其实已经知道部队有被合围的危险了,但在接到斯大林的电报后,他并没有立刻调动部队采取突围,或是组织二线防御,防止德军形成合围。相反,他下达了一串莫名其妙的命令,他命令第32集团军接替第49集团军的防区,第49集团军回去增援布良斯克方面军,第30集团军的防区扔给了第31集团军。这个命令简直是要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命,他们完全是一头扎进了德军的进攻路线上,连组织防御的时间都没有,几乎是转瞬就会被击败。

同时,他还给指挥指挥第16集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下了命令——之前指挥该集团军的卢金中将去指挥第19集团军了——要求罗科索夫斯基将部队移交给第19和的20集团军,然后带着司令部去维亚济马城接收五个师的部队,并要求罗科索夫斯基接收新部队后,立刻在维亚济马组织起防御,在阻止德军控制该城之余,还要准备对德军发动反攻等等。

科涅夫的这道命令可以说是荒谬无比,因为科涅夫实际在指挥不存在的部队,他根本不知道维亚济马是否有他说的5个师的部队,完全是想当然的下大了命令。而维亚济马城本就是德军的推进方向,一旦德军的两个装甲集群抵达这里,那么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就会被彻底合围了。之前损失掉的博尔金战役集群本该被用在这里,可现在却让罗科索夫斯基带着一个司令部去接收不存在的部队,这已经在实际上给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判了死刑。

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维亚济马城没有科涅夫说的5个师的部队,罗科索夫斯基刚进城没多久,德军装甲部队就开进了城,宣告维亚济马包围圈完成了合拢。而科涅夫的部队呢?其实都还在战场上四处转圈,或是身陷德军重围之中动弹不得。等于说,整个西方面军彻底处于失控状态,而被打败的预备队方面军也无从得到西方面军的援助,最终结果就是预备队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一并被德军的钳形攻势所消灭。

结语

我们不难看出,维亚济马战役在一开始,并不是苏军就注定败北,而是在一连串的错误指挥下才导致德军攻击得手。事实上,科涅夫作为一个还有待成长的将领,骤然指挥整个西方面军,本身就存在有能力上的不足,而能力的不足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西方面军四十余万大军损失殆尽,莫斯科正面的防御也几乎彻底崩盘。对于苏军而言这也是一笔高昂的学费,让他们在日后不至于复刻今日的失败,只不过它的代价确实太高了一点。

参考文献:《苏德战争1941-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巨人的碰撞:苏德战争》

1.《战史说书人 两个方面军又被合围?惨烈的维亚济马战役,用鲜血为苏军换来经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战史说书人 两个方面军又被合围?惨烈的维亚济马战役,用鲜血为苏军换来经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