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交替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正因如此文明才能逐渐进步,古代早已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不破不立就是对这个论点的诠释。而著名诗人刘禹锡更是在诗中写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新老交替的现象完美展现。

我国诞生了许多具有时代特点的产物,虽说很多都消失在时间长河中,但它们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给那个年代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的确良”布料便受到许多人的欢迎,那么这种布料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呢?

说到“的确良”这个名字,很多九零后,零零后都感到陌生,但一些从七八十年代生活过来的人却对“的确良”十分亲切,这是风靡一时的布料。彼时人们想买东西远不方便,不管买什么都需要票,而买“的确良”就需要相应的布票。但布票数量十分有限,一旦用完就再也无法购买,只能羡慕地看着其他人去购买“的确良”回家做衣服。

而这种布料能风靡全国绝非偶然,“的确良”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布料的强度很高,耐腐蚀性也很强。彼时国内的经济条件远不如现代,人们一套衣服往往需要穿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布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布料太差衣服很容易就会损坏,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正因如此“的确良”的优势十分明显,其弹性也很好,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损坏,可以长时间使用。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确良”布料既然有这些优点自然也有其缺陷,最明显的就是吸水性太差,其次容易产生一些静电。这导致穿着这种布料的衣服会让人感觉十分闷热,长时间在外身体会感到十分不适。除此之外,静电的产生也让穿着的确良布料制作的衣服无法从事一些工作,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

作为一种风靡全国的布料,“的确良”在各地都有独特的叫法,虽说的确良是官方名字,但是一来很多地区信息比较闭塞,不知道其官方的称呼。另外中国地大物博,更是有着诸多的方言种类,各地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叫法。最明显的就是南北两地的差异,在南方的广东地区人们将其称之为“的确靓”,靓仔本就是形容帅哥,而这个称呼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个布料的喜爱。到了北方很多人都将其叫成“的确凉”,从中也能看出两地的区别。

当然时代发展,无论市场上还是生活中都很难看到“的确良”的身影,只能从网络上找到一些这种布料的信息。风靡的布料似乎一夜消失,这一点不免引起许多人的好奇。其实仔细思考便能得出结论,首先的确良的出现并非偶然,彼时我国的棉布生产十分紧张,很多地区的棉布供应都不足,而衣服是生活的必需品,棉布不够自然需要寻找替代,正是这样的背景下“的确良”才应运而生。

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填补棉布不足留下的空缺,但到了后来我国的各项技术逐渐成熟,棉布的产品线也多了起来。再加上棉布本身就是最适合皮肤的布料,本身就极为柔软,而且还能吸收汗液,自然不会再有人去买“的确良”了。

与棉布相比“的确良”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其舒适性,人们经济条件差的时候更加注重保暖,在舒适性上一般没有特别的追求。但随着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人们也开始追求生活质量,这种布料的缺点便被无限放大,加上许多新型布料被研究出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的确良”渐渐淡出市场。当然至今依然有许多人喜欢这种布料,这也是一种情怀,可是市场本身是残酷的,不可否认“的确良”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的确良”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布料,但它却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更成为许多人的童年记忆,虽然已经消失,但仍要感谢它给人们留下的无数美好回忆。

参考资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白泽文史 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良”,还有人记得吗,最后为何消失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泽文史 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良”,还有人记得吗,最后为何消失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