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咸丰帝病故,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治理朝政,被尊称为皇太后。此后慈禧开始垂帘听政,逐渐步入统治政权核心,统治清王朝近半个世纪。即使是这样一位高高在上,受万人跪拜的太后,也会面临着生老病死。

1908年11月,本是平凡不过的时间,然而当朝皇帝与太后前后离开人世,这个消息轰动一时。光绪突然在自己的寝殿暴毙,朝廷上下乱作一团。众所周知,光绪在位期间,慈禧垂帘听政,手握重权。但封建社会,皇帝表面上仍然是最高统治者,所以光绪皇帝的驾崩无疑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慈禧得为光绪处理后事。

光绪帝去世的第二天早上,慈禧在忙着处理光绪的后事,午饭后她就浑身不舒服了,傍晚慈禧的口中就含上了一颗夜明珠。光绪为何突然离世,他的死因在当时是没有得到答案的。那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落后于世界各国,落后的医疗水平并不能够检查出他的死因。

又或者他的死因被人检查出来,碍于各种因素,也没人敢说。13年前,光绪帝为何突然暴毙的谜底被揭开了。一所研究院对光绪的遗体进行理化分析时,发现了大量的有毒物质,砒霜在他的骨骼之中还未散去。砒霜是一种剧毒,哪怕一点点也会造成死亡。

这个结果一经传出,部分人认为光绪的死亡和慈禧太后脱不了关系,似乎下毒之人就是慈禧。在《清史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光绪皇帝暴毙之后,慈禧性情大变,甚至多次号啕大哭。这其中不知道是真心因光绪离世而伤心难过,还是虚情假意做给世人看得。光绪驾崩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一早忙于处理后事,想让光绪走得风光、体面。

国不可一日无君,慈禧也召集朝廷官员商量溥仪继位之事,以及一些繁杂的事务。中午吃饭时,慈禧突然感觉自己头晕目眩,浑身乏力,休息过后身体并未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她赶紧召集太医给自己诊脉,太医也没能找出其中的缘由。时间每过一分钟,慈禧就觉得自己的呼吸愈发困难。

她即刻召集群臣开会,立下遗诏,并多次强调自己葬礼的规模,死后还要在嘴里放一颗夜明珠。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离世仅仅间隔一天,她却在这一天之内,做出来许多重要的决定,其中有三个决定,对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有一些指导价值。

她先是让溥仪继承皇位,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溥仪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孙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继承者,让他继承皇位没有说服力。后世大部分人的观点是,溥仪的脾性极好,更容易被人拿捏。这样的人成为皇帝,才能够继承慈禧之前的意志。

慈禧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这么快就离开人世,而自己亲自选的皇帝竟是中国封建社会上最后一位皇帝。她临死前还颁布口谕,大清不可让女性当政。这个决定让后人众说纷纭。

一部分人认为,慈禧是因为她自己作为女性,垂帘听政几十年,切身体会到女性的思维方式及能力,与男性大不相同。而另一部分认为,在慈禧掌握大权后意识到,权力能够让她名留青史,她担心以后会有女性超越她而颁布这道遗诏。慈禧作为清王朝晚期的绝对统治者,她的这个决定不免显得有些讽刺。

最后一个决定是杜绝宦官掌权的现象,这明显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明朝魏忠贤、刘瑾等人权倾朝野,对王朝有很大的副作用。清朝李莲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当慈禧的权力越来越大时,他也成了朝堂上被人笼络的对象。

虽然他只是一个太监,但是他的主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后,依靠太后的势力,李莲英的权力也不可小觑。慈禧虽然生前很是信任李莲英,他也很讨喜,但是临死前,内心不免会产生疑心。从以上这三道遗诏来看,慈禧她的确是一个有头脑,充满智慧的人。

有人说慈禧把大清的江山拱手相让了,殊不知她的决定只是想将清王朝控制在自己手中,哪怕赔偿巨额的白银。早在慈禧手握重权的时候,清朝就已经腐朽不堪了。当西方国家不断崛起,世界各国对清朝虎视眈眈,都想瓜分这一块土地,而满清贵族依旧不思进取。

清政府的衰败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慈禧垂帘听政,掌握实权造成的。一个国家脱离了整个国际的发展,就注定了这个国家要落后,无论怎么挽救,也无济于事。不可否认的是,慈禧也的确做了很多错事,例如戊戌变法、辛丑条约等等。用后人的眼光去看待她的错误时,就会发现这些是守旧思想与新思想的碰撞之下而产生的。

参考资料:

《清史稿》

1.《绫瑶文史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上还在处理光绪后事,傍晚嘴里就含上了夜明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绫瑶文史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上还在处理光绪后事,傍晚嘴里就含上了夜明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