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灭掉梁朝后,李存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接管这一切?

如果是玩游戏,这一切非常简单:这片土地是你的,这些军队是你的,贴个标签就可以了。

问题是在现实中,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几十万军队,你怎么控制?如果缺乏足够的控制力,这些地区、军队就算全部贴上你的标签,它也不是你的。

帝国是谁的帝国?从理论上讲自然是皇帝的,问题是,藩镇大佬、元老重臣也都想分一杯羹。

如果这些人分得太多了,帝国就成了皇帝、藩镇大佬、元老重臣共有的帝国了。如果这些人再多分一点,皇帝就有可能沦为傀儡,甚至还得退位让贤了。

如何有效控制藩镇大佬、元老重臣、军政大佬呢?

李存勖想到的手段,就是继续加强宫廷力量(皇后、太监、伶人)。

事实上,李克用刚死时,藩镇大佬、元老重臣就都是蠢蠢欲动,而李存勖就是依靠太后、太监为代表的宫廷力量,痛击元老重臣(杀李克宁),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初,武皇奖励戎功,多畜庶孽,衣服礼秩如嫡者六七辈,比之嗣王,年齿又长,部下各绾强兵,朝夕聚议,欲谋为乱。及帝绍统,或强项不拜,郁郁愤惋,托疾废事……二月壬戌,命存璋伏甲以诛克宁,遂靖其难。

既然有成功的先例,李存勖难免还会习惯性继续照葫芦画瓢。结果很不幸,李存勖这一次玩砸了,因为他重用宫廷力量的结果,就是惹得藩镇大佬、元老重臣、军政大佬怨声载道,于是稀里糊涂地翻了船。

统一北方后,李存勖高高在上,团结在以他为中心的力量大约有五种,从亲疏远近的关系,我们依次简单介绍一下这五种力量。

第一种力量是藩镇大佬,以陕西凤翔的军阀李茂贞、山西河中的军阀朱友谦、河北定州的军阀王都为代表。

这三股力量虽然臣服了李存勖,但是谁也得承认,他们还是军阀。因为这三个军政集团,从来就没有被人强有力的改编过,始终都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

我对军阀集团的定义是,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李存勖赋予的,也不是李克用、朱温父子赋予的,他们的权力是在天下大乱之际,在一个自成系统的权力集团中产生,并且没有被朱温父子、李克用父子彻底改造过。换言之,他们始终都是自成系统的力量。

魏博地区因为完成了基本的改造,所以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阀集团。但是这种老牌的藩镇力量,有个风吹草动,还会死灰复燃的。事实上,最后引发李存勖覆灭的力量,就是魏博的牙兵牙将。

张全义为代表的洛阳集团,虽然在朱温的改造下,更因为李存勖定都洛阳,而早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阀了,但是它作为洛阳根深蒂固的地头蛇,显然是无可动摇的。所以,李存勖的老婆权倾朝野,却直接认张全义当了干爹。

当然了,李存勖统一北方时,经过三十多年的兼并战,藩镇大佬已不再占主流了。至少对李存勖而言,当时威胁最大的力量不再是藩镇力量。

第二种力量是梁朝降将,以段凝、霍彦威等人为代表。

因为梁朝是被斩首灭亡的,而且随后几乎兵不血刃地席卷了整个黄河以南地区,所以这些梁朝高级将领,都是率领完整的集团军投降了李存勖,而李存勖基于各种原因,还不可能全面削夺这些人的权力。

李存勖收伏这种力量的主要方式,就是尊重他们的从前既得利益,而且对梁朝的高级将领,都赐了李姓。段凝后来成了李绍钦,霍彦威后来成了李绍真,袁象先后来成了李绍安,杜晏球后来成了李绍虔,康延孝后来成了李绍琛,温韬后来成了李绍冲。

说到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梁朝降将温韬(李绍冲),他在残唐五代实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这位老兄在历史上,绝对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在乱世中,温韬占据的地方,正是大唐的皇陵所在地,而这位老兄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恶人,于是在坐镇当地时,把大唐皇帝的陵墓挖了一个遍。

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因为温韬犯了这种滔天罪行,所以有人在试图打击梁朝降将时,就要计划从温韬入手:我们复兴大唐帝国,温韬却把大唐皇陵挖了个遍,怎么还能留下呢?这种人就应该杀掉!

对此,李存勖的意思是,进入汴梁时,我已赦免梁朝降将的所有罪过,怎么能翻旧账呢?

李存勖之所以这样处理梁朝降将。大约是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投降的梁军太多,而且都是成建制的投降,如果全面改编,有可能会引起众多不必要的叛乱。

第二、如果大举改编这些梁军,有可能会让元老重臣为代表的力量突然膨胀,从而让李存勖丧失控制元老重臣的力量。

第三、留下这些梁军,可以作为牵制后唐旧势力的棋子。事实上,李存勖一直就是利用这种力量牵制后唐旧势力的。

最经典的就是,李嗣源出镇幽州,副手就是梁朝降将霍彦威。当然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李嗣源与霍彦威一块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等李嗣源叛乱时,霍彦威成为最主要的助手。

时明宗欲北趋常山,彦威与安重诲恳请赴阙。从至洛阳,彦威首率卿相劝进于至德宫。旬日之间,内外机事,皆决于彦威。

李存勖在最后时刻,为了制约李嗣源,所以就想启用梁朝降将段凝,但是看到段凝一副居心叵测的样子,李存勖终于发现,如果重用段凝,恐怕比重用李嗣源更危险。

赵在礼反,绍宏请以凝招讨,庄宗使凝条奏方略,凝所请偏裨,皆其故党,庄宗疑之,乃止。

所以就改用李嗣源去平叛了,结果大家都知道,李嗣源到达河北,在霍彦威的支持下,很快半推半就的南下夺取了汴梁。

第三种力量是元老重臣,以李嗣源为代表。

我对元老重臣的定义是,他们在李存勖当晋王以前,就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换而言之,他们在李克用时代,就开始把头撇在裤腰带上,跟着李克用打天下了;李克用死后,又开始跟着李存勖开始打天下。

基于人们最朴素的历史观,帝国利益分配时,就应该优先这种力量。但实际上,这种力量常常是皇帝最想清除的力量。赵匡胤上台后,就是以这种力量被大批清理出局,才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最后完成。

李存勖上位后,最要实现的目标,其实也是把这种力量清理出局。只是李存勖时代,这种力量还非常强大,所以李存勖猜忌、清理这种力量的结果,就是自己身败名裂而死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赵匡胤当了皇帝后,想清理元老重臣,结果让元老重臣把他弄死了,赵匡胤肯定也是狂妄自大的代名词。

因为当时的赵匡胤连北方五省都没有统一,幽云十六州控制在契丹人手里;甚至晋阳为中心的地区,还被北汉控制着;江南更是被各种割据政权控制着。在这种背景下,赵匡胤不和元老重臣齐心协力中兴帝国,却一门心思猜忌、清理元老重臣,他这是想干什么?

问题是,赵匡胤胜了。所以他猜忌元老重臣,清理元老重臣出局,人们都认为这是他棋高一招的表现。甚至难免会感觉,如果赵匡胤此前的皇帝也懂得这样玩,军人干政的时代,早就结束了。

问题是,在权力面前,没有什么温情可言,谁也不会轻易交出权力的。你想削夺元老重臣的权力,先掂量好自己的实力,否则元老重臣翻了脸,你肯定哭也哭不出来。

皇帝感觉元老重臣威胁自己,就想让元老重臣拿着优厚的工资退居二线;元老重臣感觉皇帝不能代表自己的利益时,还想送皇帝一笔养老金,让皇帝回后宫养老呢?

干这种事,如果一方拥有绝对的实力,自然可以在你商我量中实现,如果只是略占优势,也想做到这一点,除了拿刀把对方砍掉,好像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在这种问题上,谁会轻易服输呢?

第四种力量是李存勖一手提拔起来的新贵,以郭崇韬、冯道、孔谦为代表。

这种力量是不是完全可靠呢?显然也不可靠。至少郭崇韬就一点也不可靠。因为基于前面几大集团的利益,他们肯定会希望后唐变成双头格局,至少不希望李存勖大权独揽。

关键是在这种背景下,郭崇韬愿意出演制约李存勖的角色,于是郭崇韬一度拥有与李存勖分庭抗礼的实力;而且经常公开与李存勖唱对台戏,但是李存勖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崇韬位兼将相,复领节旄,以天下为已任,权俟人主,旦夕车马填门。

李存勖最后鼓起勇气杀了郭崇韬(皇后代替他出面),结果局势终于不可收拾了。从某种意义上,郭崇韬之死,是李存勖权力基础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冯道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也知道,他虽然不像郭崇韬那样野心勃勃,一心与李存勖分庭抗礼,但是谁也知道,指望冯道忠于李存勖,那可真是找对人了。

孔谦对李存勖一直忠心耿耿,但是因为孔谦干得都是脏活累活,所以李存勖也适当与他划清界限。在这种背景下,孔谦虽然一直权倾朝野,却始终是帝国主管经济的副职。

面对此情此景,孔谦气得直抓狂,甚至一度想撂挑子,但是依然只是一个副职。后来好容易熬成正职了,但是谁说起孔谦,也是一个大奸臣,所以李存勖死后,李嗣源上位直接把孔谦也灭了。

庄宗初建大号,谦自谓当为租庸使,而郭崇韬用魏博观察使判官张宪为使,以谦为副。谦已怏怏。既而庄宗灭梁……而以宰相豆卢革判租庸。谦益失望……以兴唐尹王正言为租庸使。谦益愤愤,因求解职……已而正言病风,不任事,景进数以为言,乃罢正言,以谦为租庸使,赐“丰财赡国功臣”。

李存勖一手提拔起来的新贵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文职官员为主。

当然了,后来藩镇时代渐渐结束,主要就是因为这种力量越来越强大,最后帝国各种权力都被他们接管了,于是军方大佬就成了单纯的军事主管,行政、经济、人事都与他们无关了;关键是,就算是军事,旁边也永远有文职官员制约他们。

第五种力量是宫廷力量。

李存勖最初的成功,就是在宫廷力量的支持下实现的。事实上,李存勖当晋王的时候,生母、嫡母、太监都是坐在权力中心最重要的位置上。

基于惯性的力量,李存勖后来还会沿这条路继续前进。当然了,这条路发展到此时,多少进入了死胡同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不管怎么受人非议,都是毫无例外地信任重用宦官力量,关键是,还靠这种离奇的、臭名昭著的方法,又给大唐帝国续了一百多年的命。

而李存勖可以统一天下,也是因为他一直重用一个叫张承业的太监。

但是事情发展到此时,多少它已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了,至少李存勖借助这种方式控制帝国,很快失败了,关键是,此后几百年时间,不再有人试图用这种方法驾驭天下了。

伶人政治,与宦官政治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宦官政治,意味着众多高级官员都是从宦官中选拔出来的;伶人政治,则意味着众多高级官员是从伶人中选拔出来。

我们认为这种政治荒唐,是因为我们总认为,这些人不用学习任何专业知识、不用有任何具体的履历,就可以拥有高级职务。实际上,这些人都也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并且需要有足够的履历、业绩、表现。否则他们只配干杂活。

皇帝重用宦官、伶人时,宦官伶人等于进入了政治舞台上的快车道。因为他们可以与皇帝亲密接触,所以会拥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而且李存勖一心从这种人里选拔官员,自然也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只要干出成绩,马上就会提拔他们。

当时越来越成熟的科举制度,说得刻薄一点,与太监政治、伶人政治,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只是科举制度放到哪里,也比较高大上,因为科举上位的人,不但控制着帝国的权力,还控制着帝国的话语权。而太监政治、伶人政治,放到哪里,也有点端不上台面,因为这种人再位高权重,也不会拥有历史的话语权。

因为类似的原因,当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前夕,我们看各种非议科举制度的文章,科举制度的荒谬与荒唐,与太监政治、伶人政治,也就是难兄难弟之别罢了。因为一些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进入政治舞台的快车道,迅速成为帝国各种领域的主管,这叫什么事呢?

科举制度可以加强皇权,与太监政治、伶人政治可以加强皇权的原理是一样的。那就是越来越多只能依赖皇权的人,开始全面掌握帝国中央地方权力。

这些人,除了死心塌地的忠于皇帝,好像很难拥有美好的明天;他们也很难积累起与皇权分庭抗礼的权力。

这样说科举制度未免有点刻薄,但是大家只要看看清末以后,各种嘲笑科举制度的文章,大约就知道,我这种说法实在称不上太刻薄。

但是不管怎么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成熟,让那种凭借血缘、裙带、互相吹捧推荐的人事制度渐渐沦为边缘地位。我们不论怎么非议科举制度,有一个事实是无法否定的,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名臣多的去了,而且它给了下层社会更多上升的空间,更让帝国越来越稳定了。

许多人认为李存勖糊涂亡国,通常是因为在皇权政治下,总是夸大皇帝本身的权力。所以难免会认为,只要李存勖有正常人的智商,就能如何如之何。

实际上,在当时的权力格局下,李存勖是很难看到出路的。因为不论他怎么努力,好像也只能与各种军政大佬共有天下。但是这种格局,好像怎么看也是非常危险的存在模式。

当然了,如果李存勖愿意承认这种格局,肯定可以更长久的存在一些时间,只是李存勖希望快刀斩乱麻地解决这种问题,结果呢,只是让自己的困境越来越大了。

我们前面说过,李存勖前面一路狂赌,每次都是顺风顺水,有如神助地取得胜利。但是从现在开始,他好像开始走背字了,因为他每努力一步,都会把越来越多的人逼向自己的对立面。等对立面的人越来越多时,这些人突然同时发力,李存勖当时就连北也找不到了。

当李存勖最后一次再亲率大军行动时,终于发现,跟在自己身后的人越来越少,到了最后时刻,自己身边的人也都背叛了自己,于是李存勖终于被身边的人杀了。

他的儿子率伐蜀大军,试图返回中原平叛时,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总而言之,愿意站在他身后的人也是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看着这种桥段,也许有人总会忍不住想,他既然有死的心,为什么不率军与李嗣源进行最后的决战呢?问题是,他有不成功就成仁的决心,跟随在他身后的人呢?

自杀,有时候是一种比较体面的死亡方式,因为追随在你身后的人越来越少了,你再撑下去,能有多大的意义,撑来撑去无非是让自己死得更难看一些罢了。

此时的李存勖,与朱温全盛时所面临的困境基本一致。

他应该加强中央集权吗?简单的看,显然是必须的。因为不加强中央集权的后果,在晚唐时就可以看到,那就是藩镇割据无休无止;在五代时也可以看到,那就是换皇帝跟换个经理人一样容易。

问题是,你真的要加强中央集权,后果可能是你无法承受的。

总的来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朱温、李存勖的努力,虽然让他们面对难以克服的反弹,但是相关的成就,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却显然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

以后的统治者,继续沿这条路走,就可以让中央集权越来越强大。而且后来上位的皇帝,也都沿着这条路不断努力,等到赵匡胤上位后,于是轻轻一推,就让困扰晚唐、五代二百年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基于英雄史观去看,这一切实在太神奇了,神奇得让人都感觉,赵匡胤的前人都跟是没脑子的人,因为这么简单的一招,竟然从来没有人想到过。

1.《顾道惊城 李存勖建立的,是一个怎样的政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顾道惊城 李存勖建立的,是一个怎样的政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