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光煌煌日月光。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康熙

康熙被很多人尊称为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他戎马一生,留下了赫赫威名,即使他的一生也有许多错误,但瑕不掩瑜,他依旧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皇帝。

纵观康熙皇帝的一生,虽有无数的丰功伟绩,但要说到危险性,还是年少时期与鳌拜的对峙,为了亲政,将大权牢牢握在手中,康熙在不得已之下对鳌拜动手,开启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可康熙当时面对鳌拜的出战阵容,却始终是一个迷。

现场还原

康熙活捉鳌拜这件事,发生在他16岁那一年,他准备好人手,在武英殿当中单独会见了鳌拜,经过长时间的对战,最终以活捉鳌拜为结局,虽然这件事在史书中仅有寥寥数语,但其凶险程度可见一斑。

鳌拜是当时的满清第一勇士,这件事没有任何水分,这位从皇太极时期便四处拼杀的大将军几乎没有任何掣肘,鳌拜权利巅峰时期,不仅在军中无人可敌,在朝中也是作威作福,甚至敢于当着所有大臣的面,直接抓住康熙的胳膊。

虽然鳌拜从没有谋反的心,但是他的存在却严重阻碍了康熙的发展,只要他不死,康熙就无法真正实现对国家的控制,于是便有了鳌拜单独会见康熙这件事。

关于这次战斗,不同的作品当中有不同的记载,在《鹿鼎记》当中,康熙不仅派遣了多隆等一众武将,更有韦小宝在旁使用机关协助,最后还是靠着武功高强的海公公和神龙教主伪装的皇后才将其降服。

而在《康熙王朝》当中,康熙是靠着从小一起长大的魏东亭,带着一伙亡命徒,用人海战术才最终降服鳌拜,但不管是哪一个影视剧的描写,都无法写出真实的情况。

康熙的无奈

对于康熙制服鳌拜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白两点,第一点就是时间,随着康熙的长大,两人之间的矛盾积累得越来越大,再加上鳌拜圈地所引起的连锁事件,康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和鳌拜的最终会面,如果不是有其他大臣帮忙,康熙甚至连十个人都组织不起来。

第二点,康熙想要制服鳌拜,并没有太多的人可以用,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在军中习武的人基本上都十分崇拜鳌拜,毕竟满清第一勇士的名头太过响亮,而且鳌拜党羽众多,康熙想要不走漏风声,让鳌拜一个人前来,必须找到一些“生面孔”。

这两点是康熙很难去解决的,也是康熙久久无法下定决定击杀鳌拜的原因,那么究竟是谁,最终促使了康熙“背水一战”?在电视剧中,是孝庄皇太后给了他最坚定的信心,但在历史中,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表明,孝庄皇太后参与了这件事。

换句话说,孝庄可能也是在事后才知道的,而康熙能够下定决心和鳌拜掰掰手腕,最大的助力来自于鳌拜的死对头,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

索额图的算盘

在康熙时期,朝中共有两位重臣,一位是鳌拜,另一位就是索尼,如果说鳌拜擅长以武服人,那么索尼就是真正的老狐狸,因为身体原因,虽然两人年纪相差还不大,但所以却早早的患有疾病。

不过索尼实在是太聪明了,他很早开始就将自己的宝压在了康熙这边,在他死前,他动用一切关系让自己的三儿子索额图来到了康熙的身边,从官职来说,索额图的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侍郎,但另一方面,索额图是康熙的御前一等侍卫。

既然是皇帝身边的人,地位自然高人一等,再加上康熙本身年幼,就给了索额图很好的机会,于是他便亲身参与了整件事情的谋划。

为了达到目的,有两件事必须完成,其一,在鳌拜进入武英殿之前,必须拿走鳌拜的兵器,没了兵器的鳌拜就像是没有牙的老虎,即使他武功再强,杀伤力也有限。

其二,这件事很有可能失败,所以在行动之前,就要考虑到失败的结果,经过选择,索额图为鳌拜挑选了“万无一失”的对手,这就是来自于八旗的“布库”。

所谓布库,便是清朝时期专修摔跤技巧的武士,他们属于八旗中的中坚力量,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更是清王朝用来针对民间汉朝武术家的利器,一力降十会,在《鹿鼎记》中,韦小宝遇到的第一个高手茅十八,就被布库轻松压制。

论武功,整个清朝除了天地会的陈近南外,几乎没有可以打得过鳌拜的人,所以索额图最终选择了布库,希望用绝对的力量来压制鳌拜。

除此之外,选择布库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退路,布库有两大特点,一点是清朝子弟,另一点是不用武器,布库所修炼的所有功法都是徒手对敌,如果在和鳌拜的对战中失败,康熙完全可以找借口说,这是一场切磋,事实上,康熙也是这样开口的。

即使鳌拜在这件事后暴怒,他最多也只能怪罪于这些“替罪羊”,但他们都是八旗子弟,本身就是满族人的鳌拜,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最多惩罚一下,这件事就过去了。

但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布库拿下鳌拜,他们和他们的家族将会得到康熙的赏赐,大有一飞冲天的势头,所以当时的场景就变成了鳌拜有力使不出,但这些布库以命相搏,对比之下,自然胜负很快揭晓。

不过对于康熙的选择,很多人依旧有疑问,那就是康熙为何不派出那些“大内高手”来击杀或者刺杀鳌拜。

首先,刺杀这条路是行不通的,鳌拜本身武功高强,身边的手下各个出手不凡,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人可以在鳌拜的地方刺杀鳌拜,即使是《鹿鼎记》中的神龙教主也不行。

其次,根据清朝记载,清朝王室根本没有所谓的“大内高手”,这些人基本上都来自于各类影视剧尤其是港片的杜撰,即使有大内高手,这些深宫之中练出来的人,又怎么和战场上杀回来的鳌拜相比呢?

所以康熙最终还是选择了那些“小孩子”,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只有他们,才能以命相搏,最终拿下鳌拜。

1.《风信文史 康熙为什么要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而不是动用大内高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风信文史 康熙为什么要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而不是动用大内高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1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