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年文化古城,吴家庄以山被水包围,风景秀丽而闻名。

起名始于南宋末年的梧州八景,正是梧州的山水风情代表之作。据清同治《苍梧县志》记载,历史上的梧州八景为:桂江春泛,云岭晴岚、龙洲砥峙、鹤冈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过去梧州市区和邻野四周冈峦盘纡,绿茵翠黛,水光山色,相映成趣,这里秀丽的名川古迹,有的物产丰盛,有的人文丰厚,更成为历代文人游览吟咏之所,因而逐渐形成“梧州八景”之说,名噪一时。

梧州八景始于何时?有史学家考究中国各地八景的取名,发现这与山水画的发展有关。山水画于魏晋南北朝开始发展,至隋唐才成独立制作,两宋发展到高峰,当时王朝设有翰林画院,画家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化的情况下,其山水画多为写实主义。其后,宋徽宗的宣和画院的画家泛游江湖,搜集山川名胜绘制八景图。自此,以八景题名山水画才风行起来,至明清几乎每个府县都有八景之名。而梧州本来自然美景众多,自汉朝后就不断为人所赞美,但从梧州八景的取名来看,却不仅仅是写实,而且带道教的色彩,可见这个命名始于南宋末而成于元朝。

依山傍水,风景这边独好

依山傍水,是梧州的一大地貌特点,历经岁月雕琢,沉淀出独有的岭南风情。《苍梧县志·卷一·城图跋》云:“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梧州的自然人文环境与山水息息相关,始于宋代的古八景更是集齐梧州的奇山秀水。这片山水,远离帝京,就连大文豪苏东坡路过梧州时也不得不惊叹:“苍梧独在天一方”,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枕山环水的地形地貌之中,龙洲砥峙就因其洲幽景奇,砥柱中流成为八景中的一绝。位于城东西江中的系龙洲,四面环水,因距离梧州古城约七里,故称“七里洲”。每逢江涨,洲独不没,又称“浮洲”。洲虽不高,但历史上从未被洪水淹没过,故被列为梧州八景之一,人称“龙洲砥峙”。古往今来惹得不少文人骚客流连赞咏。明初大学士解缙登洲就为它留下“苍梧城北系龙洲,水接南天日夜流”的诗句。

有龙洲砥峙之称的系龙洲

碣石嶙峋,又从不被淹没,如此神秘的小岛,自然离不开众多的传说与故事。其中有传洲下有一双宝鸭背负,洲上原来两峰砥峙,后来被坏人偷走了一只宝鸭,才成为孤峰卓立。由于“系”与“鸡”属同韵,在梧州白话读来,“系龙”慢慢便被念作了“鸡笼”,加上小洲的形状也有点似笼子,如今为梧州人所熟悉的“鸡笼洲”叫法便流传开来。

而在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陈金源看来,系龙洲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之处。“传统文化中以山势为龙,将山脉称为龙脉。有传上游长洲岛有条山脉蜿蜒东下,一直至此,就像一条锁链锁住三江水口,故称“系龙洲”,加上梧州三江汇流,而系龙洲正好位于云开大山、罗霄山、大瑶山三条山脉交汇处,如同把三个‘龙头’系住。”

而据史载,系龙洲在历史上也的确曾系住“龙”。“人们常称帝王与英雄豪杰为人中之龙。”陈金源介绍说,1650年2月,南明皇帝朱由榔逃亡时流至梧州,将座船停泊在系龙洲,在江上逍遥快活近半载。一直到了中秋,朱由榔命令船队将座船连成一座水上行宫,搭上牌坊,并在牌坊上挂上‘水殿’二字,张灯结彩,共庆良宵,一直待到11月才移舟上藤州。“皇帝所乘坐的船称为龙舟,‘系龙洲上系龙舟’也便流传下来。”

宋朝便开始扬名的鸳鸯秀水

一弯绿水造就的美景还有“桂江春泛”。桂江穿城而过,除洪涝时间外,四季清澈,两岸山冈和楼房倒影水中,春光明媚之时,江波荡漾。翻阅史料,记者在《苍梧县志》上找到了梧州古八景图,依图所示,形成于宋代的桂江春泛,是指桂林路到小南路码头和对河富民坊沿岸至三角嘴这一段的水陆自然风光。其得名有两说,一是指桂江出涝,春季潮涨,滩大水多,上下船皆难行,唯有靠岸,梧州人俗称‘抚河出涝’,人们到江边‘睇大水’;二是指春暖花开之际,碧波激艳,泛舟江上,两岸宜人景色美不胜收。美丽的风光使得桂江春泛在明清时被列为八景之首,也成为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吟咏之所。

看过嶙石秀水,古八景又怎能缺了峻岭。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赞美的正是“云岭晴岚”。“云岭”指白云山,“晴岚”指的便是白云山上的水蒸气,在雨后初晴之际,翘首远望,素洁云雾,缭绕飘忽,秀丽动人。白云山位于梧州东北方,遥连五岭,总纳三江,至梧州突而挺起,蜿蜒盘桓,气势磅礴。

位于梧州市白云山公园的光华亭景观(资料图)

据记载,舜帝南巡曾登白云山。相传,舜帝为团结统一华夏各部而“南巡狩”,从如今河南虞城县出发,经过长江,进入洞庭,渡过湘江而到达湖南韶山、宁远等地方巡视,然后沿着越城岭底谷古道到桂林,再沿着漓江到达苍梧,即如今的梧州。司马迁《史记》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传说舜帝就埋葬在白云山南麓锦鸡岩。在白云山南麓有一个光华亭,“光华”二字就取自舜帝《卿云歌》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亭中卧有一只龙头神龟,龟背上驮着一块高达2米的巨型石碑,刻有《舜帝南巡纪功碑》,背面刻有舜帝石刻像。

文化昌盛,名人览胜称颂

梧州山水之美,流传远近,宋朝的梧州繁荣依旧,文化昌盛,官员平民、文人墨客,无不以登临山水、观赏名迹为赏心乐事。八景得以成名,除秀丽景色外,也与不少名人墨客,军事将领有着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梧州长大的人,大多数都听过“火山无火,冰井无冰”一话,这其中所包含的八景之二“火山夕焰”与“冰井泉香”,与唐朝道家学者、诗人元结就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冰井泉香(网络图片)

宋朝《太平寰宇记》说,冰井在城东,郡人皆饮此水。唐朝大历三年,临时兼任容管经略使的元结在梧州设行辕,谋划指挥。趁公事之闲,便在周边体察民生。在梧州城东白云山脚下发现一口井,打上来一尝,发现井水甘寒若冰,令他大感酣畅之余,便大笔一挥写下《冰泉铭》,并立碑刻铭:“火山无火,冰井无冰;唯彼清泉,甘寒可凝;铸金磨石,篆刻此铭。置之泉上,彰厥后生。”鉴于此井与隔江的火山遥遥相对,他便为井起名“冰井”。

其实,八景中的“冰井泉香”并不单指一口冰井,而是指一片绿树婆娑、鸟语花香、清静幽美的游览胜地,范围东起锥子冲口,西至冰泉冲口,北至凤凰山顶,南至原二中操场。甘寒如冰的井水、别致的亭台楼阁、辉煌壮丽的梵王宫、艳香馥郁的荷池、别具韵味的小桥流水……冰井泉香以它独具魅力的岭南特色风光,从唐朝到清朝,得到了不少名人逸士、诗人骚客的追捧和赞叹。根据史料考究,元结当时还在冰井侧边建了一座冰井寺,称作“焚王宫”,寺院占地面积较大,种有各式各样的花卉、盆景树木,环境优美。寺里则有唐朝陈抟所写的“寿”字碑,现收藏在白鹤观中。

冰泉豆浆馆

北宋文人苏轼也曾为冰井泉香所折服。北宋绍圣四年,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到达梧州时,听船家提到冰井,便特意前往。当看到冰井里莹净的泉水,他心有所感,写下《冰井》诗一首,“驱车出东门,弭节访冰井。寺古栋宇倾,碑断苍苔冷。源泉井中生,莹净可鉴影。命僧旋汲之,入口胜霜冷。试烹白云茶,碗面雪花映。清凉涤烦嚣,润泽劳瓶绠。可以濯我缨,悠然脱尘境。”以诗抒发自己的志向,提醒自己做人的准则,保持道德行操。

提到冰井,就不得不提与它隔江对望,二者名字紧紧相连的火山。在如今的西江南岸,一座与城区隔江相望的山峰,傍晚时分,山顶上空晚霞红似火焰,这里就是梧州八景之一、风景独好的“火山夕焰”。火山虽矮小,但在南岸诸山中,却得它最为驰名,也许正因其得名,有着名人的加持。

梧州市区南岸的一带群山俗称火山

据记载,火山的命名并不是因为有活火山或遗迹,而是源自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传说以及历代诗人凭着传说撰编的故事、神话传说,从而使火山的形象得到代代相传。记者翻阅史料,发现其得名说法多多,一说因山脚西江深潭有明珠,深夜发出灿烂火光;二因火山顶有块大宝石,传说在夜间会放出火光,把梧州照亮得如白昼;三因火山历来种植荔枝,成熟时火红一片。《寰宇记》里有相关记载:“山上有荔枝,四月熟,以其地热,故谓火山”;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火山脚下西江里多产嘉鱼,鱼鳞在水中反光向火山顶映照,形成火焰似的景色。

众多说法中,秦朝将领赵佗埋剑的传说最广为流传。相传,宝剑原来是越国欧治子铸练的,锋利无比,断岩岩自裂,吹发发自断,入地千年还会夜放光芒。清乾隆年间《梧州府志》记载,埋剑的是赵佗的族弟赵光。南越王赵佗兼并三郡,建立南越国后,封族弟赵光为苍梧王,并在此山建造了越王台。后来,南越国被汉武帝灭亡,赵光便把赵佗赐他的一把宝剑埋藏在山中,这宝剑叫“龙精剑”,锋利无比,到夜里就会放出冲天火光,故此山称为“火山”。

地灵物阜,美景因物得名

宋朝的梧州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南方地区的商贸集散中心,这其中不乏这里名特产丰富的原因。而古八景中,也有因梧州名特产而得名的美景——“鳄池漾月”、“鹤冈返照”。

在如今梧州城东,阜民山脚,即现在梧州市公安局球场和广仁路左边一带,是连片的居民区,可曾想到,这里曾是一汪池塘。而宋朝八景“鳄池漾月”正是位于此处。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出版科副科长赖红柳介绍,宋朝的西江流域,曾有鳄鱼为患,尤其在梧州一带。北宋《太平寰宇记》中说,梧州境内有“思良江,……其中鳄鱼状如鼋,有四足,长者二丈,皮如鱼鳞,口长七寸,两边生齿如锯,恒在山间伺鹿,亦能啖人,故浴汲者往往遇害焉”,“从这便能看出,宋朝的梧州,常有鳄鱼出没,伤害人畜。”赖红柳介绍,那里原是一座水潭,因鳄鱼成患,便称此潭水为鳄鱼池。

《苍梧县志》记载的鳄池漾月

据明朝《苍梧县志》记载,鳄鱼池是东晋咸和年间,扶南王范寻所建,并在池里放养鳄鱼。鳄鱼池的池水是桂江从力木桥流入,通过环城渠再流入池内,然后从锁龙桥流入西江,因而池水碧绿。据《舆地纪胜》记载,池中有座漾月亭,跨临鳄鱼池而建。在亭子里往外看,一潭碧水清澈见底,与西江沟连,四季长流。池中水草随波荡漾,偶有鳄鱼出没。溶溶月色下,水光潋滟,岸上青山如黛,雾色朦胧,月影、水光、山色相映照,这一美景便是直到清代都很有名的“鳄池漾月”。

后来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梧州以产嘉鱼闻名,两广总督韩雍便将池中鳄鱼捕尽,改养嘉鱼,又称嘉鱼池,并在池畔建嘉鱼亭,筑护龙堤,并专门题写了一首“嘉鱼池”的诗句来表达他镇压瑶民起义成功后得意洋洋的心情。据史载,鳄鱼池直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尚在,以后因战乱失修,淤平,变成陆地,开马路后又成为街道,直至今天,“鳄池漾月”已不复存在,成为历史陈迹。

而“鹤冈返照”一景,则集梧州物产与山水文化于一身。位于桂江西岸的白鹤山,昔称“鹤奔冈”或“飞鹤冈”,古时每到傍晚时分,常有白鹤飞回冈上歇息,在夕阳映照下,飞鹤投林映于江边的美景便是梧州八景之一的“鹤冈返照”。

《苍梧县志》记载的鹤冈返照

对于“鹤冈返照”的得名,《梧州古今》一书指出有两种说法,一说因得宝鹤。据《太平寰宇记》说:“相传南汉太守刘曜尝凿断之,俄有双鹤飞游于上。”即指南汉太守刘曜把榜山与鹤冈山辟开,发现一对宝鹤,故而得名。而另一说则因山形似鹤。在《名胜志》里对此的记载是“梧州城西桂江岸形如飞鹤,山多松树,入夜白鹤群集。”《苍梧县志》中也提到“遇夜白鹤群集。”陈金源解释:“这些史料中,均记录了白鹤山因山清水秀,郁郁葱葱,引来无数白鹤,晨曦初露时在这里逗留嬉戏,晚霞时分乘着彩云而归的美景,也是这一景观得名由来。”

值得一提的是,八景之美也成就了一些延续至今的梧州特产,譬如冰泉豆浆,就是在冰井泉香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延承而来。《苍梧县志》说,“以是泉之冷冽如冰,可愈疾疫。”可见冰井泉水,不仅甘寒可口,而且可以治病,还能泡茶。

天人合一,道教寓言醒世

梧州的道家文化源远流长,与其相关联的事物更是丰富。梧州古八景中,就有多处与道家有关,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鹤冈返照”与“金牛仙渡”。

在景色秀丽的白鹤山东南麓,有一座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713~714),保存较为完整的白鹤观,历经一千二百多年变迁,在岁月中默默与鹤冈相依守。《梧州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城西梧江岸畔,鹤集于上,因建观名白鹤。”“这其中的意思,就是指林木摩挲、郁郁葱葱的白鹤山常引来无数白鹤栖息其间,一日一对仙鹤落地之后,化作白鹤仙人和仙童,在此落观修道而得名白鹤观。”陈金源介绍说,不仅如此,鹤冈返照中的“返照”也与道教有所关联,包含着世人应多对照检查自身的寓意。

白鹤观

相传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唐朝宰相、诗人郑畋被贬为梧州刺史。郁郁寡欢的他到梧州后,常到鹤冈观鹤听松,渐觉心旷神怡,贬抑之情也消散许多。他看见山下建于玄宗开元年间的一座寺观已经破败,觉得很不相称,便决定重新修建白鹤观,美其名曰:“白鹤观前观白鹤,鸳鸯江上羡鸳鸯。”这座建筑便一直屹立江边至今。

而“金牛仙渡”则与多则警世的寓言故事相关。据资料记载,金牛仙渡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是《一统志》里说,“在城东三里,有金牛山。”二是,《太平寰宇记》记述,“石在城东十里许,在系龙洲下江中。”而《苍梧县志》所描绘的“金牛仙渡”图,其位置就在系龙洲下游附近。

苍梧文化荫泽四方,到过苍梧的道教名家就有吕洞宾,留下不少吕仙传说。传说吕洞宾就住在今梧州阜民冈,作有《题梧州陈司马山斋》,后人在阜民冈建有吕仙亭。而“金牛仙渡”的故事,就和吕洞宾有关。

相传,吕洞宾为助二凡人成仙以凑够十仙之数,便假扮老农牵着黄牛渡西江,巧遇船家何六叔夫妇,就以牛屎变黄金试验两人的品格。何六叔却不为黄金所动,一心认为不义之财不能要,就把黄金当做牛粪一样扫进江中,并高唱“不羡官来不羡仙,劳动才是幸福源,黄金万两如粪土,勤俭两字价无边。”

金牛仙渡雕塑

而另一则故事则是关于“牵牛夜渡西江,以牛屎变黄金抵船费”的故事有关。据《图经》以及《苍梧县志》记载,三国孙吴时有道士牵牛夜渡西江,牛在船内撇下粪便,道士对船夫说用船内牛屎作船费,船夫先是奚落道士没有钱支付船费,然后大骂道士牵牛遗粪弄脏了船,并愤而将牛粪扫至江中。谁知眨眼间,道士与牛却隐于江中石下不见了踪影。天亮后,船夫发现船缝上没打扫干净的牛粪都变成了金子,他就将金子卖给了金铺,发现刚好抵道士的船费。船夫马上再次摇船到江心,想再捞回牛粪,却发现牛粪早已化为石头,他只有后悔不已。

陈金源认为,梧州是个山水环绕的城市,以前人们主要靠渡口、码头出入,“金牛仙渡”这一景点应该是指当时渡口的热闹境况。他表示,古时梧州宗教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发达,“金牛仙渡”的传说皆与道士相关,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道教在梧州的兴盛。

而在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侃言看来,这些民间故事意义深刻,充满哲理,且在今日仍有现实意义。恰如《苍梧县志》上对其记录的诗句“凡心讵识仙源近,欲眼偏逢道骨真”所言,“这些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做事就要做完成。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梧州人适顺大自然,与自然相处和谐,天人合一,天地同泰。”

梧州大事记

●元祐年间(1086~1093年)

梧州知州张唐铺在冰井泉北创建梧州府学,在北门内设苍梧县学。

●绍圣元年(1094年)

十月 大雪,雨雹。

●绍圣四年(1097年)

五月十日 苏轼(东坡)由惠州贬为琼州别驾,途经梧州赴海南,有诗句云:“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

●元符三年(1100年)

九月 苏轼奉诏北返,再过梧州赴穗,又有诗句云:“相与乘一叶,夜下苍梧滩”。

(摘自《梧州大事记》)

梧州发布

wuzhoufabu2015

▍来源:梧州日报

▍文字:梧州日报记者 罗丽思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除署名外)

▍排版:郑玉华

-------------

合作、领奖、咨询请联系电话:3865997

邮箱:1090816306@qq.com

1.《关于七里洲清代我想说「梧州城演义」之十:奇山秀水,沉淀出独有的岭南风情|连苏东坡都惊叹,苍梧独在天一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七里洲清代我想说「梧州城演义」之十:奇山秀水,沉淀出独有的岭南风情|连苏东坡都惊叹,苍梧独在天一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