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掖到敦煌,丝绸之路鄂州的旧称从甘州到沙洲。经过河西走廊,经过越来越干燥的气候,比较了越来越难走的路。

2015年别克“寰行中国”车队继续从张掖出发,回望千年前的向西开拓之路如何承载了文化输送和融合。

(慢慢看,文末有福利哦!)

西拓之难

抵达嘉峪关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之时。这种时刻是最容易感受到荒凉之感的。天下第一关的城楼在夕阳下的色调,容易让人想起当年停驻于此的人,他们多是被流放的官员、获刑的囚徒、浪迹天涯的侠客、隐姓埋名的逃犯。19世纪之交,两位西方游客写到“景色凄凉,无以言表”。

比起“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水草富足的张掖,嘉峪关即是凄凉大漠的入口了。它是边境之地,有着“长城第一墩”。实际上长城经过嘉峪关一直通到敦煌,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这一段被废弃了,到了明朝再修长城,到了嘉峪关即止,这里便被认为是中原的中止线。

但在晚唐之前,这里依然是中原往外开拓的通道。嘉峪关在汉朝以来就是河西走廊上的重要检查站,如今登上嘉峪关城楼,可以俯瞰穿过沙漠通往敦煌的公路,在古时,这个高度可以将西方的商队和军队看得一清二楚。这是一条开拓之路。中原要往外走,东南两面是大海,西面是高原,北面则要面对强悍的游牧民族,相较之下最易行的路就是从河西走廊开拓。而河西走廊长期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张骞出西域,经过河西走廊之时,便被匈奴扣下十年,可见西拓之难。虽然未完成联合月氏攻打匈奴的目的,张骞依然带回了大量一手资料,让中原和西域的文明有了对话的机会,在这“凿空之旅”后,丝路上的商队遍络绎不绝,文化融合随着商贸前行,各个关隘重兵把守,以保丝路畅通。

然而正是在从西方传入的胡乐中,安史之乱始,盛唐转颓,为了与叛军对抗,唐朝廷不得不调动精英军队,而这最精锐的正是驻扎于河西走廊的,然而平叛之后,吐蕃却控制了河西走廊,在当地推行吐蕃文字等文化和生活方式,到了张仪潮起义,河西重回中原控制,文化融合在河西走廊在这些时期,又以另一种方式进行了。

千佛之洞

当别克车队继续西行,空气越发干燥。在气候越发恶劣的时候,这种干燥一度阻拦过商队的通行,甚至在有些时候彻底阻断了某条丝路的分支。

但也得益于这样的气候,敦煌的大量文物得以保存。我们从细节中看得到外来文化在地化的痕迹。站在莫高窟的飞天面前,你可能很难想起飞天最初在印度时候的样子——在印度甚至于在克孜尔洞窟我们看到的飞天都是不着衣衫的,而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这里的飞天彩带飘飘,衣衫华美,正是两个民族审美互相融合的印证。而当敦煌一带在吐蕃控制期间,金戈铁马之后,依然在此留下了许多吐蕃文的文书。

如今站在大漠之中,很难想象当年敦煌的盛况:它离政治经济中心近,是外来商队进入中原控制的第一个大城,也是丝路南北路的交汇和咽喉。丝路兴,敦煌兴,在公元2世纪,敦煌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000,不久后,大批佛教僧侣来此,敦煌从此皈依了佛教,并且在机缘巧合下,没有穆斯林的大量进驻。

但它依然没有逃过人为的掠夺。考古学家斯坦因如今毁誉参半,他的《西域考古记》如今依然是西域研究案头书,但国人对他对敦煌文物的“掠夺”更耿耿于怀。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第一次看到千佛洞的场景:“再上上去,可以看到好几百座石窟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像蜂房一样点缀于黑暗的岩壁上”,他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本,868年的《金刚经》。他通过那名姓王的道士将成车的文书和经卷运出,如今这些文物散落于印度、英法等国。而生活在20世纪的王道士似乎并不知晓自己在做不合算的生意——他不过是急着筹钱修缮洞窟而已。

当我们在莫高窟见到剩余的文物,依然可以想象当年的壮观之景。文化的积淀和创造往往就是发生在边界之地,即使经过侵蚀和掠夺,敦煌所保存下来的艺术宝藏依然多于中国的大多数地方。

2015“寰行中国”将西出阳关,途径火焰山,走入吐鲁番,探索这片人间净土的故事,开启“寻梦”旅程。敬请期待下一期“寰行中国”2015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系列报道之三。

小南联合别克给您送福利来了

关于西域那篇神秘的土地,曾流传下来很多美丽的诗篇。现在请您在评论里给我们写下你最喜欢的一首西域诗(诗词曲均可、自创的更欢迎),排行最前的5位网友,可获得别克昂科威小车模各一个。截至9月13日16点。

1.《868汉朝撸.com看这里!把敦煌文物卖给斯坦因的王道士在想什么?︱寰行中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868汉朝撸.com看这里!把敦煌文物卖给斯坦因的王道士在想什么?︱寰行中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