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东原本(江苏宿迁)
据《汉书》报道,作家盘古对老子的弟子文子有“平王上书”的词句,使后人费解。
文子是东周人,东周有个平王就是东周初期的周平王(?-公元前720),文子跟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龄相仿,他比周平王小了二百多岁,不可能投书周平王,班固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书于平王”处作注道:楚平王“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者,似依托者也。”意思是说,与孔子、文子大约“并时”的称为平王的不可能是周平王,但是却有个比孔子、文子年长二三十岁的楚平王(?-公元前516)相对符合“并时”这个标准。根据班固的意思,文子投书的其实是楚平王,人们把“平王”二字误解为周平王了。
其实,我以为,能够投书君主的文子年龄已经或接近中年了,文子“书于平王”的那个平王并不是楚平王,而应该是文子中年时期的周天子即周敬王。
东周时期,诸侯早早称王的仅楚国国君,楚国国君称王比其他诸侯早了数百年,在数百年间,天下有两个王,一个是周王,一个是楚王。不仅周王忌讳楚国国君大逆不道的称王之举,天下诸侯也都不接受楚国国君的这种违背周礼的傲慢做法。老子身为东周史官,其弟子的政治活动中出现平王,不会是楚平王,应该是托名周平王的周敬王。周平王乃周室东迁之后的第一个王,相当于东周的创立者和周朝的“中兴”之王,士大夫上书时任周王,以周平王称呼时任周王,类似于周朝的许多士大夫托言文王、武王一样,也类似于后世常见的某些著作比如《山海经》、《黄帝内经》等托名历史名人所作的行为一样,是对时任周王的尊重,意味着时任周王的功业可以跟非常有作为的先王相提并论。
如果说遵守周礼是儒家的事,而道家老子、文子不必遵守周礼,其实道家崇尚小国寡民,比儒家更不能接受楚国国君旨在取代周王管理天下的行为,道家所期望的是各国连公侯都不称,而是持续分封成数不清的微型国家,甚至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国家。我补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文子比他同时代的孔子更讨厌楚国国君称王,文子意识中的平王不会是或不愿是楚平王。
再者,东周还在,即便文子投书楚平王,即便文子心理上默认楚平王的称号“合法”,但是,由于文子是东周臣子,当时的记录者记载这件事也不能直接说“书于平王”,而应该明说楚平王,不然的话,当时就会被天下人误解了。班固撰写《汉书》时提到这件事,当然是他看到了古人的记录,班固怎么能够把“书于平王”的“平王”枉猜为楚平王呢?
(编辑:董尧)
1.《 B、春秋后期专题之董元奔‖春秋后期的文子上书平王,班固认为是楚平王,对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B、春秋后期专题之董元奔‖春秋后期的文子上书平王,班固认为是楚平王,对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