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初定天下,把建国号放在公众身上,纪念忌日是大明,意味着继承了韩山东翰林雅父子的“大小冥王”号,又名黄明、明朝。
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然而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的明十三陵,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分别是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
明朝前后一共历经了16位皇帝,为什么皇陵却是“十三陵”呢?到底少了哪3位?
明朝的开国君王朱元璋葬于南京。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明惠宗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之侄,大明的第二位君王,在位4年,年号建文。朱允炆,也许是大明16位帝王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位了。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痛心疾首,决定将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作为大明第一位守成之君,朱允炆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建文”,意为“建立文治”,与朱元璋的“洪武”截然相反。所以朱允炆一上台后,大批的文官开始得到重用。然而,其在上任后的“削藩”举动让朱棣大为不满,愤而发动靖难之变,将朱允炆赶下皇位。但朱允炆却从此下落不明,因此没有任何陵寝。
明代宗朱祁钰,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 。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二十九(死时尚不满29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 明十三陵的皇帝。
1.《【13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吗】明朝一共有十六帝,北京明皇陵却只有十三座,少了哪三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3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吗】明朝一共有十六帝,北京明皇陵却只有十三座,少了哪三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