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干隆昨天,一个茶壶在英国房汉斯拍了1,700,000英镑,约1,500万人民币。

成为本月国外拍卖最大的亮点。

▲ 清乾隆 御制画珐琅瓜棱式壶 英国邦瀚斯拍品

物以稀为贵一直是艺术品不变的原则,据查,此类乾隆瓜棱式壶已知仅三件,此为其中之一。其次就是品种——铜胎画珐琅成就了它的高贵。

▲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加官晋级图菱口折沿洗 观复博物馆藏

铜胎画珐琅,这词一听就带洋味,确实,它还有个名字,叫“洋瓷”。这种工艺并非中国的发明,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北部。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也把画珐琅器物作为贡品带到了皇帝的面前。尤其到了清代,对西洋文化很感兴趣的康熙,在康熙十九年,于养心殿设立珐琅作,让工匠研究并尝试珐琅制品的制作。

▲ 康熙五十五年奏折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从康熙五十五年的这封奏折上可以看到,此时已经烧造出玻璃胎画珐琅,所以我们也可以确定,此时铜胎画珐琅也已趋成熟。

凭借精美的纹饰和造型,中国制造画珐琅制品也开始进入了欧洲人的订单。

但是目前来看,国外留存的康雍乾三朝画珐琅制品并不多,当时的外国虽有订单需求,但基于国内对铜的管控之严,出口量并不像瓷器那么庞大,能流出国的多属赏赐或者夹杂、走私;或者为后世流出去的。

▲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海屋添筹图活环狮耳瓶 观复博物馆藏

国内来看,铜胎画珐琅在两岸故宫收藏较多,多数为清宫遗物,级别之高可见一斑,非普通瓷器可比。除了材质的昂贵,它的烧造也比瓷器复杂得多,由于铜的导热性强,更易收缩或膨胀,因此在高温窑炉中,对于温度、火候和时间的把控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晕色、棕眼等各种瑕疵。

尽管工艺不是中国人发明,技术难度也大,但是中国古人以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珐琅作品发扬光大,声誉海内外,成为中国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00万!从这件乾隆御制茶壶说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500万!从这件乾隆御制茶壶说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