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这两个权力的这个小亦庄是历史长河的图画,历史的混乱和兴衰,那么,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问题呢?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措施是
1.管理下级中央像、斜坡等政务。
地方侯、伯需定期向王纳贡,并奉命征伐。2.西周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中央确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度;法律上,颁布《秦律》;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军事上,修建驰道,开凿灵渠,修筑长城;文化上,统一文字,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4.汉承秦制,继续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5.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将官员选拔权收归中央。
7.宋朝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州郡用文臣做知州,置通判监察牵制州郡长官;设转运使将财权收归中央。
8.元朝设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关;又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省级行政区划制,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地方,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9.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民政与财政、监察与司法、军政,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大权统归中央。
10.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满洲和蒙古族生活区域,设置五将军辖区;在藏族地区的西藏和青海,专设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其他内陆和沿海地区,则实行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在机构设置上,根据不同情况在各省区分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管理地方;又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中国古代地方分权对策有
1.夏商地方侯、伯职位世袭,独立性较强。
2.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是自己领地内的最高统治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3.汉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与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侯国相当于县,封侯享用租税,无治民权,受所在郡监督。在官吏选拔上,实行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权力主要在地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这是一种由地方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5.唐朝地方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中国古代历史充满着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惊心动魄的斗争,而正是这一斗争锻炼着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政治智慧,推动着国家统一的不断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利,中央集权日益加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权利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了,外戚宦官专权等弊端,致使政局长期动荡.到了宋代,通过杯酒释兵权,收精兵,消实权,制钱谷等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导致了积贫积弱的结果.中央集权在清朝达到顶峰,军机处跪受笔录就是最明显体现!
1.《【113年汉朝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看中国历史演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13年汉朝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看中国历史演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