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切的文化和思想在学校得以传授和传播。前人教学,后人学习,如此生生不息,于是有了我们不断层的几千年文明古国。我们现在认为学校似乎很普通,但在古代时,学校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期。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了学校的重要性。所以,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专门教学的机构,只不过那时候名字不一样。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中,梁惠王抱怨后,孟子是这样跟他说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时原“痒和序”代表的就是最初的学校,这个我们后面会论证。
对于那些教人们学习的官员,百姓也会加以传颂,魏晋南北朝时期,原作者已经无考的人创作了一首名叫《荥阳令歌》的乐府诗歌,也可以称为童谣,是这样说的:
荥阳令,有异政,修立学校人易性,令我子弟耻斗讼。
那么,学校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过什么样的发展?古人在学校都学什么呢?
一、关于学校起源
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学校,夏商时期已经成为规模,但这时候根本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别的记载中去推敲那时候的名字。那么以前叫什么名字呢?
分别有“痒”、“序”、“学”、“校”。也就是说,在夏商时期叫校和序,这个可以和咱们上面照应上。到了周朝时叫痒。而且这些个字代表学习的内容不一样。
《孟子·藤文公句上·第三节》中这样记载: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古人称夏商周为三代,这个痒、序、校时有出入,比如汉朝班固在《汉书·传·儒林传》中是这样说的:
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其实到了汉朝时,这三个字有了区别和变化,三代之时,称这些是培养、教导、有秩序有礼仪的陈述,但到了汉朝时,把这些给直接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呢?西汉礼学家戴圣在《礼记·学记》中是这样说的: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这句话啥意思?说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这里的家、党、术、国都是指的户籍,跟现在的村、乡、镇、县是差不多的意思。比如古代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来源是在《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賙;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另外,之所以具体化,是因为学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个我们后面会论证,另外这里我们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古代学和校想组合在一起是有严格规定的,汉代杨雄在《百官箴·博士箴》中是这样说的:
国有学校,侯有泮宫。
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都设立的教学机构才能这样叫,而诸侯教学的地方叫泮宫。所以,我国的学校早在远古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虽然名字和后世不一样,但实行的却是学校的责任,这是最 初的雏形和发端。但这里又有了一个重大问题,国都里设立的叫什么名字?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学。
二、关于学校发展
我们想知道发展历程,首先要知道,古代这些教学的地方都是官方机构,换句话说,是官方设立的,甚至直接称为官职也是可以的,而且起源特别早,夏商我们无法找到记载,但周朝时我们是可以找到的。周朝时,这个官职叫“师氏”。《周礼·地官司徒·师氏/媒氏》中记载:
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就是说师氏负责以美善的道理告诉王。用三德教育国子:一是中庸之德,用作道德的根本;二是及时行仁义之德,用作行为的根本;三是孝德,用以制止犯上和邪恶的事。
这也是我们后世称教学的先生为“老师”的出处。这些教学的地方只有王公和贵族才能学习,普通庶民是没有资格的,一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了平民学习和私人教学的先河。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怎么称赞都不为过,以前的教育都垄断在贵族手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庶民从此有了学习的机会,直接影响了后世几千年。司马迁在《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中称赞: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说天下君王被称作贤的也不少,活着时显贵荣耀,但死了什么也没有了。孔子一个平民,但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代,读书人仍然把他当成宗师,天子王侯都把他的学说当成最高标准,孔子可以称为圣人了。司马迁的称赞过了吗?并没有!仅就有教无类一项就已经足矣!
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学校当属齐国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国都临淄,今天的山东淄博市,这是百家争鸣的起源地和发端,各种思想在这里辩论和碰撞,产生了多家学说。
到了汉朝时,汉武帝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马上重拾了自己在建元元年被打压的新政,并且在元光元年开始命令举孝廉和举贤良,大儒董仲舒上了《天人三策》,里面有这么一句:
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董仲舒认为要立太学以教于国,下面则要设痒序以教万民,汉武帝从之,这里的太学,就是后世大学的开端,汉朝从中选拔官吏。但使太学真正发扬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刘秀在洛阳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席位。班固、陈宗等人共同编撰的《东观汉记》中记载:
光武五年,初起太学,诸生吏子弟及民,以义助作,上自齐归,幸太学,赐博士弟子。
从此以后,太学作为一个王朝的最高学府一直存在,但名字一直都在变化,从魏晋开始,有的叫太学,有的叫国子监。
而从唐朝开始出现了“书院”,这是种私人教学机构,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学子们不止在这里学习,还可以互相交流辩论,宋朝时有四大书院,明朝时的东林书院培养了很多人才。清朝光绪年间称为学堂,清灭后把学和校组合在一起一直沿用到现在。
三、关于学习什么
古人学习的内容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不太一样,他们是文武兼修,学习的内容包括射箭、驾驶证、礼仪、音乐、阅读和算数。也就是古人称之谓的“君子六艺”。
《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中记载: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这里面并不简单,因为包括五类礼义、六种歌舞、五种射法、五种驾驭车马法、六种造字法、九种数学计算法。另外,虽然这六艺是基础学科,但在什么地方学什么却有分别。比如说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中,主要学习的是礼乐,而地方上的小学则以书数为主。
但其实能进入太学,对于书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贯通,所以进入太学后主要学习礼乐和治国安民之道。这种学习内容影响了古代中国整个封建王朝。从宋朝开始,学习内容上开始向文科发展,这跟宋朝的国策有关,宋朝是最重文轻武的一个朝代,所以把射和御给去了,也就是射箭和驾驶证的学科没了,主要换成了文科。
学习内容上主要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是宋朝以后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四书五经。
此外,三礼也在学习之列,也就是《仪礼》、《周礼》和《礼记》。我们能看出来,这里的《礼记》和五经中重复,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构成了宋朝以后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
到了现代,教学和学习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不再拘泥于某种方法和特定学科,显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但我们不能去嘲笑古人的单调,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打下的基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灿烂和辉煌。学校从远古开始发端,在夏商周开始发展,在春秋战国和汉朝时已经完善,唐朝以后完全成熟。我们是一个不断层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学校也是完全独立发展和进化而成。学校内容太过博大精深,笔者今天斗胆写下一二,以缅怀我们祖先曾经的探索和创造。我们说的是学校的发展历程,但又何尝不是在说我国古代的独立文明发展史呢?
1.《.周朝的学校称 庠 A.对专题之学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浅谈学校在古代的起源和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周朝的学校称 庠 A.对专题之学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浅谈学校在古代的起源和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