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是对天资聪颖、才华出众的儿童的称呼。所谓“特有的痢疾、天伦卓越、纪承朝受制于襁褓、英宇崛起于论岭”的称呼。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天才儿童。比如曹操的儿子赵忠,“赵忠祥”。
近现代这种天才儿童也不少,这一类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一些大学也开设了少年班,在正常人还在读初中的年纪,这帮神童就已经进入大学校园了。今天我们说的是两个生活在不同朝代的天才儿童,他们就是王勃和晏殊,俩人童年时就像汪洙在《神童诗》里写的:“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一样,在他们只有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显示出超出常人的天赋,令世人所惊奇。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说五十岁能够考上进士进入官场,都算是年轻的,而这两个天才儿童则十几岁就进入了官场,这可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啊!这两人有着非常相似的人生起点,最后却走出了天壤之别的人生。
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的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滕王阁序》写的气势雄放,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送杜少府之广陵》中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更是成为了世代相传的千古佳句。虽然,王勃只活了27岁年,但如今那盛世大唐已经成为久远的历史,而王勃留下的千古名句,直到今天却依然被人们广为传颂。
王勃出生于名门世家太原王氏,祖上世代为官,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朝知名的教育家,当时的不少名人都是出自他的门下,如薛收、温彦博、杜淹等;王勃的父亲王福畤曾担任过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刚刚经历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王朝,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文化都有了非常不错的发展,王勃的出生也算得上是适逢盛世。
王勃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七兄弟皆有才学,在《唐史》中都小有名气,特别是老三王勃的表现尤为出色。少年的王勃在家庭的熏陶和其父亲的教导下,对诗歌骈文方面显露出非同常人的才华,与其哥哥王勔、王勮一起被人称赞为“王家三株树”,王勃六岁就能作诗,而且构思巧妙,九岁的王勃在阅读颜师古写的《汉书注》后,撰写了《汉书注指瑕》十卷,专门指出颜师古在书中的多处错误。
一个九岁的孩子不仅能够读懂《汉书》这一类的文章,而且能够引经据典地指出《汉书注》中的错误,实在是令世人震惊,王勃神童的名声也不胫而走。麟德元年(664年), 王勃上书给当朝宰相刘祥道写了一封信,直抒胸臆,针砭时弊,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能够说出如此有见地的意见,令刘祥道非常感慨,赞赏王勃说:“此神童也!”并立即向朝廷举荐了还未成年的王勃。
为了早日进入仕途,王勃还托人给唐高宗送去了自己写的《乾元殿颂》,一方面是祝贺乾元殿的建成,另一方面也是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文采,此时的王勃也只有十六岁,唐高宗看了王勃的文章后连称:“奇才,奇才,我大唐得此奇才,何幸之有也!”随后,王勃参加了幽素科的考试,一举高中,被授为朝散郎,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
王勃十七岁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属于少年得志,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他的一生应该是官运畅通的,可事情的发展总有很多不确定性,王勃的人生竟然是先仰后抑,而且在他27岁时就戛然而止了。在传统的思想观念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读好以后,接着就是要做官,“学而优则仕!”一个人成功与否,就看他的仕途是否顺利,在传统观念中无论你多有才(有财),但是,不做官,就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
我们看古代那些大文豪、大才子,如果仕途不顺,究其一生都是落寞的,即便如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他们才高八斗、名满天下,可是由于他们仕途不顺,在人们心中依然还是个失败者,他们的一生也都在寻求入仕的机会,为了能够走入仕途,清高的他们也只能辗转结交那些王子公候、达官贵人,以期通过他们向朝廷举荐自己,这也就是古人为什么穷其一生都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其实现在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王勃只有十七岁就顺利地进入了官场,不能不说他的人生前途充满了光明。
少年成名虽然是好事,就像现在说的“出名要趁早”,但是,出名过早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王勃幼年就被人称为“神童”,这也成为了他父亲的骄傲,也就难免会过分的宠爱,这也养成了王勃恃才傲物的个性,这种放荡不羁的性格与官场是不相适宜的,果然,年少气盛的王勃在进入官场不久就遭遇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滑铁卢”。
担任了朝散郎后,王勃名声在外,也成为了王公贵族争相交好的对象,唐高宗的第六子沛王李贤多次邀约王勃到他府中效力,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因为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受唐高宗的喜爱(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死后,李贤后来被册立为太子,不过,他最终也是被贬为庶人后,在其母亲武则天逼迫下自尽而死)。
唐乾封元年(666年)十七岁王勃进入沛王府担任修撰,为李贤撰写《平台秘略》,这对于文采出众的王勃来说就是小儿科,沛王李贤对王勃的表现非常满意,对王勃也更为器重,奖赏了他帛五十匹。当时,王公贵族之间风行斗鸡,李贤对此也非常痴迷,总章二年(669年),李贤与英王李显(后来的唐中宗)进行斗鸡比赛,两人斗鸡时互有胜负,为了烘托气氛,为沛王打气、鼓劲,王勃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是模仿两军征伐的情况下的战书,王勃此举就是开了个玩笑而已。
由于王勃这篇檄文写得的确精彩,此文在长安城内的王公贵族之间引起了轰动,唐高宗李治对此也很感兴趣,就让人将文章拿给他看看,一开始,高宗只关注王勃的文采,还不停的称赞,可是当他看到文章里:“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的内容后,立即勃然大怒。
高宗大怒道:“据此,是交构之渐。”意思是说王勃这是在挑拨两位皇子的关系。之所以唐高宗对这种事情如此敏感,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后才登上皇位的,这种手足相残的人间惨剧,在唐高宗在心理上是留有阴影的,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们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愤怒的唐高宗也顾不得这个王勃是个什么神童、天才了,立即下令将他驱逐出沛王府,不到二十岁的王勃就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仕途上的“冰火两重天”,从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变成了一个无业游民。王勃对此也非常的苦闷,只能一个人默默地离开长安,开始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游历生涯。
王勃游历蜀地客居剑南,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多首流传至今的诗句,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这也是王勃遭受仕途打击后,怀才不遇之情的真切表露。咸亨二年(671年)冬,在蜀地闲居了两年多的王勃返回了长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在虢州担任司法,虢州(今天的河南灵宝市)盛产药材,而王勃幼年就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对医药颇有研究,经过朋友凌季友的举荐,王勃担任了虢州参军(正八品的小官)。
虽然王勃已经遭遇了他仕途生涯的第一次打击,给他的心里带来了难以排解的烦恼,从冉冉升起的仕途明星,变成了前途渺茫,可是王勃并没有真正地吸取上次的教训,不久,他又再次犯下了错误,这一次不仅让他自己身陷囹圄,险些丢掉了性命,王勃的父亲王福畤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他的牵连,被贬官到边远的交趾做了个县令。
好在,恰逢朝廷大赦,王勃才捡了一条性命。但是,这件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甚至还有更严重的后果,最后,直接导致了王勃的英年早逝,因为,王勃也就是在去探望他被贬到交趾的父亲时,在渡海时落海而死,时年只有27岁。
王勃刚到虢州不久,认识了一个叫曹达的官奴,也许是王勃被贬后失落的心情,让他觉得曹达与他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就格外的关心他,不久,这个曹达犯了罪,在官府捉拿他的时候,王勃将他藏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王勃又觉得有点担心,他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个有“污点”的人,现在又包庇、窝藏犯人,如果东窗事发,将会把自己也牵连进去。
王勃心理忐忑之下,竟然想暗中将曹达杀死,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了,他是这样想的,竟然真的就这样干了。这件事也让人对王勃的人品产生了质疑,你帮不了曹达也没关系,但不能杀死他呀?即便曹达是犯人,犯的也不是死罪呀?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王勃杀死曹达的事东窗事发,他也被捉拿下狱,被判处秋后问斩。
也许是老天想再给王勃一次机会吧,恰在这时候,唐高宗因改换年号,大赦天下,王勃得以被释放。对于王勃的这次入狱,新旧《唐书》都说是因为王勃恃才傲物,得罪了小人,被人陷害所致,但具体真相已经无据可考了,但无论如何,这件事与王勃个人的性格缺陷是有一定关系的。
出狱以后的王勃,更是对人生前途感到渺茫,同时,王勃觉得非常对不起受自己牵连被贬到交趾的父亲,交趾地处现在的越南,以当时的交通条件,简直像远在天边一样的蛮荒之地,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里写道:“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这也是王勃表达的对自己“坑爹”的内疚心情。
不久,朝廷决定恢复王勃的官职,但是,此时的王勃对做官已经心有余悸了,觉得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如果再次进入官场,还不一定会给家族带来什么祸患了,拒绝了朝廷的好意后,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游历,并决定到交趾去探望父亲王福畤,也正是这一次,王勃在路过南昌时,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上元三年(676年)春夏之际,王勃终于到达了交趾,见到了饱受磨难的父亲王福畤,当年八月,王勃准备返乡,由于时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乘坐的船不慎被海浪掀翻,王勃及家中七人都落入海中,虽然被人救了上来,但是,自幼没有生活在海边的王勃,因为惊吓过度,不幸身亡,年仅二十七岁,一代文学才子就这样稀里糊涂死了,也有人说王勃是自杀死的,但是这也只是人们的猜测而已。
毛主席曾评价王勃为“英俊天才”,很同情王勃的命运遭遇,在阅读《初唐四杰》时,毛主席曾对王勃写的《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写下了近千字的批语,评价王勃说:“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他的为文,光昌流丽外,还有一些牢骚。”毛主席非常喜欢王勃的《滕王阁序》,特别对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尤为钟爱,曾挥墨为子女写下了这一千古名句,也曾全文写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广陵》。
被称为“全人”的晏殊
晏殊是宋朝时的一个神童,他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的造诣,被尊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且他还是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官场上也有不错的发展,做过多年的宰相,清朝的张潮在《幽梦影》中评价晏殊说:“十岁为神童,二十、三十为才子,四十、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晏殊的许多诗句也被人广为流传,比如他的《浣溪沙》中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晏殊的出身不如上面讲到的王勃,他的父亲晏固只是衙门的一名衙役,后来在衙门里从事文书办理一类的工作,在晏殊当了宰相以后,父以子贵,晏固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秦国公”,晏殊的母亲吴氏也被唐国太夫人。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晏殊出生于江西抚州临川,据史书记载,晏殊从出生到七岁之前是另一个样子,他在七岁之前竟然不会说话和走路,其家人一度想将这个疑似智障的孩子给扔了,有一次,家人狠心将他弄到河边,准备将他放在一个木盆里,任他自生自灭,而当时坐在河边的晏殊竟然在沙地上画了一个“个”字,家人没想到他还会写字,就舍不得扔了,于是,家人又将晏殊抱了回去。
说来也奇怪,这孩子回家以后,好像有神灵附体一样,不但会走路了,也开始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了,不仅如此,小晏殊还手不释卷地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写得文章也像模像样,此时的晏殊也只有七岁,这样一来,街坊邻居都对晏殊的突然变化感到奇怪,一传十,十传百,晏殊“神童”的名声也被更多的人所知道。
咸平六年(1003年),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通判的李虚己听到神童晏殊的事,就专程去看了这个孩子,在一番考问之后,李虚己认为这个孩子的确有才,就非常喜欢晏殊,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还只有13岁的晏殊。
李虚己是太平兴国时的进士,他喜好诗文,精于格律,著有《雅正集》十卷,在岳父李虚己的教导下,晏殊的文学修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景德元年(1004年),天下大旱,宋真宗派工部员外郎李防和右正言直史馆张知白,分别到江南进行安抚,张知白和李虚己是好朋友,张知白在路过江西时,听李虚己介绍了神童晏殊的事情,他在回到京城后,就向宋真宗举荐了晏殊。
在唐朝的时候曾实行过的“童子举”,这是专门对民间的一些神童进行考试,录用为官员的一种形式,这种制度在宋朝时又再次得以启用,按照《宋史.选举志》的记载,宋朝规定:“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州升诸朝,而天子亲试之。其命官、免举无常格。”也就是说,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如果通晓诗赋,可以由地方举荐,由皇帝亲自考试,破格授予官职。
有了张知白的举荐,晏殊很快就被宋真宗诏到京城,与其他举子一起参加殿试,晏殊的表现非常出色,据《宋史.晏殊传》记载:“上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廷试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另有记载说,在连续两日的诗、赋、论的考试中,年仅十四岁的晏殊,以超出其年龄的沉稳,进退有度,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据说在考试中,宋真宗给晏殊出的题,他以前曾经做过,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就会非常高兴,庆幸自己遇到了“送分题”,可是,晏殊却不愿意投机取巧,他向宋真宗提出另外更换一道题,宋真宗对晏殊的诚实暗暗称赞,在重新换题后,晏殊提笔一挥而就,文章写的非常精彩,这就让宋真宗对他更加喜爱了。
就这样,只有十四岁的晏殊被宋真宗赐“同进士出身”,正式进入了官场,这与那些白发举子相比,只能说晏殊真的是命运的宠儿。据说在使用晏殊的时候,宰相寇准认为晏殊是江南人,向宋真宗建议最好不要使用他,对寇准的建议,宋真宗原本一向都会听取,但是,这一次,宋真宗却反驳寇准说:“朝廷取士,唯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遐迩?如前代张九龄辈,何尝以僻陋而弃置耶?”
在这里,宋真宗无意之中将晏殊与唐代的名相张九龄相比,令宋真宗也可能没有想到的是,晏殊后来的发展真的与张九龄非常相似,他也成为了宋朝的知名宰相。宋真宗授予晏殊秘书省正字的职务,这也给了少年就入仕的晏殊更多学习的机会,得以博览馆阁里丰富的藏书,同时,宋真宗还专门选择了晏殊的老乡,担任龙图阁待制、集贤殿修撰的陈彭年负责监督指导晏殊的学习,这也看得出宋真宗对晏殊的偏爱和对他寄予非常高的期望。
也许是人与人之间有着那种说不清的缘分吧!宋真宗对晏殊这个孩子也有着说不清的疼爱,他与晏殊之间并不像似普通的君臣关系,而像是一个长辈宠溺孩子一样去宠溺晏殊,有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宋真宗对宠爱,按照规定,皇帝参加祭祀活动时,老幼病弱之人是不能参加的,可是,宋真宗为了让晏殊和他一起参加祭祀,特意下诏说:“年纪未满十五又在京为官的只要愿意,都可以随皇帝一起参加南郊的祭奠。”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晏殊的父亲病故,晏殊按照古代官员的制度,回到家乡临川丁忧;大中祥符九年(1013年),晏殊的母亲也病故了,刚刚因其父亲病故而丁忧的晏殊,由于其母亲去世,晏殊又要接着丁忧,按照传统礼制,丁忧受制要满三年,这样一来,晏殊等于要有几年时间需要脱离官场的。也许是宋真宗实在太喜欢晏殊了,他竟然下旨两次“夺情”,就是要求晏殊不必遵守规制,让他回朝继续做官。
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的第六子赵受益由郡王晋升封为升王,不久就被册立为太子,宋真宗专门点名要晏殊做了太子府中的配讲官,很快又任命晏殊为太子舍人,这个赵受益就是后来改名为赵祯的宋仁宗。宋真宗能够选择晏殊做太子的属官,其中是大有深意的,这也使晏殊成为了未来皇帝的身边人,这对于晏殊后来仕途得以步步高升,是非常关键的。
晏殊在宋真宗时期入仕,他为官的主要时期是宋仁宗在位期间,可以说晏殊是生活在北宋最为平静、富庶的时代,这也基本上算是宋朝最好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他以宽厚的从政风格,对培养文人、士风提供非常好的政治环境和风气,政治上的宽松局面,也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奇才,而且,文人执政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这一时期也是最能体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点。可以说,晏殊的人生能够如此成功,这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是有极大关系的,当然这与他本人的为人处世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无论是在宋真宗执政期间,还是宋仁宗在位期间,晏殊都是恩宠不断的。宋真宗对晏殊十分信任,有时候他遇到棘手的问题,都会写一张小纸条,派人送给晏殊,让他帮自己出出主意,晏殊做事也十分谨慎,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嘛!晏殊在回复宋真宗时,都会将宋真宗的小纸条附在自己的建议一起,这也是晏殊向皇帝表示此事对外没有泄露,做事如此谨慎的晏殊,也更加赢得了宋真宗的信任。
从做事用心、谨慎的角度来看,晏殊比上边说的王勃要沉稳得多,也更适合在官场的发展,他不像王勃那样做事冲动,以致给自己和家人招惹麻烦。在宋仁宗继位以后,晏殊也同样受到重用,因为他本来就是东宫旧部,晏殊升任右谏议大夫兼翰林侍读学士,并逐步升迁为枢密副使,自礼部侍郎转授刑部侍郎。宋仁宗早期,由刘太后听政,有一次,晏殊由于不愿遵从刘太后的旨意,被贬出了京城,这也是晏殊的第一次被贬。
第一次被贬后不久,晏殊很快就被诏回了京城,天圣七年(1029年)二月,晏殊被改授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明道二年(1033年),在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亲政,朝中官员基本被全部外放,晏殊也第二次到了地方任职,不过,没多久,宋仁宗就将他诏回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晏殊以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加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达到了他为官的顶峰。
对晏殊的仕途生涯进行梳理,他一共被贬三次,即便被贬,晏殊也是在京城不远的地方为官,皇帝对他也依旧是照顾有加。晚年的晏殊因为撰修宋仁宗亲生母亲李宸妃的墓志等事,被言官弹劾,晏殊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被贬,虽然被贬,宋仁宗却特意安排对他依旧按宰相的待遇对待,并且,不久宋仁宗又将晏殊留在京城,还允许他每隔五天进宫和自己见一面,这也看得出来,宋仁宗对晏殊的特殊感情。
至和二年(1055年)正月,宋仁宗得知晏殊病重,就准备亲自到他的府中探望,晏殊觉得一般皇帝探视大臣,就说明这个大臣病重不治了,晏殊认为不太吉利,就上书谢绝了宋仁宗的探视,可是,到了正月二十八日,晏殊还是因病去世了。宋仁宗亲自前往祭奠,他对自己没有在晏殊生病时前去探望,感到十分后悔,宋仁宗特别下旨辍朝两日,以示对晏殊纪念,赠其为司空兼侍中,赐谥号“元献”。
晏殊为官多年,一直圣眷恩宠,他的一生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即便有几次被贬,时间也都很短暂,而且皇帝对他恩宠依旧。晏殊可以说是个人生赢家,他有八子两女,儿子都颇有才学,也都担任过朝中要员,特别是七子晏几道,也是北宋著名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晏殊的女婿富弼也是北宋名相。晏殊的门生遍布朝堂,北宋著名的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王安石等人皆出自他的门下,正如晏殊的儿子晏几道说的那样:“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可见晏殊对北宋很长一个时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晏殊的诗词风格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他曾创作了上万首“闲雅有情思”的诗歌,他的诗词风格对宋词有着一定的影响,晏殊可能是宰相中最有文采的,也可能是诗人中做宰相最成功的吧!
王勃与晏殊这两个神童,都是少年就顺利进入仕途,但却走出来不同的人生轨迹,这与两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王勃所处的唐朝,由于长期对外用兵,朝廷对文人的发展并没有给予什么有利的环境,我们看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许多文人,一生都是难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报复,怀才不遇,落寞而终。
而晏殊所处的宋朝,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文人的发展空间则相对宽松的多,特别是晏殊所处的宋仁宗时期,我们看,仅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位,出自晏殊所处的宋仁宗时代,这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1.《2个宋朝专题之唐朝和宋朝两个少年天才,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个宋朝专题之唐朝和宋朝两个少年天才,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