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

1934年1月,春节刚过,大上海的新闻市场新出了一本名为《电声》的杂志。

刊物每周出版一期,彩色封面,售价仅为五分,内容专刊电影新闻与有趣的消息。《电声》第一期就引人瞩目地详细报道了“电影皇帝”金焰和女明星王人美于元旦举行的独特婚礼,接着,又连续刊出了“胡蝶商标案败诉”、“电影皇后选举内幕”、“胡娜裸体照片大交涉”、“艾霞服毒自杀之真因”等大胆犀利的重磅新闻,在影坛和新闻界一石激起千层浪,销量也节节上升,很快达到每期销售3万册的纪录。但令人奇怪的是,这本受到广泛重视,并引起众多跟风的新颖杂志,竟然没有创刊号,它一问世就直接从第3卷起计期,给人以突兀之感。这一另类的举动,给后人造成了很大困惑,日后有不少人因到处寻觅不到《电声》的前两卷而百思不解,更有一些图书馆因此在馆藏目录上作出了错误的解释。

其实,《电声》周刊既非从天而落,也不是无根之树,它的前身是1932年5月1日创刊的《电声日报》。这是一份新颖别致的娱乐报纸,方12开,每日4版,头、二版刊登影片评论和电影新闻,三、四版则分别为播音版和图片版,创办人是林泽苍。

这林泽苍绝非等闲之辈,他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爱好广泛,尤擅摄影,特别具有经营理念。他从学生时代起就经办实业,挣钱养活自己。上世纪30年代初,正是电影事业和播音台蓬勃发展之时,林泽苍眼光敏锐,开风气之先,大胆创办了这样一份集电影和播音于一身的《电声日报》。该报有一个副报名,就明确标明:电影与无线电。林泽苍接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注重舆论的公正与自由,报纸创刊伊始,他就申明:“我们以善意批评电影艺术,为法律所许,决不给任何压力所屈服。”

《电声日报》以影评为特色,并率先倡导给影片评级打分,态度强硬,毫不顾及制片商的脸面。播音版则刊发播音界新闻和无线电知识,并逐日刊登各家电台的播音时间节目表。当时仅上海一地,拥有收音机的家庭就在5万户左右,这样一份实用价值很大的报纸广受欢迎是可以想象的。

《电声日报》一炮打响,跟风模仿者也不在少数,而思维活跃的林泽苍又率先变招,在报纸出版了整600期,事业正蒸蒸日上之时,他又将《电声日报》改成了《电声》周刊,篇幅扩大,增加电影新闻的容量;开本则缩小,便于读者随身携带;图片质量也有显著进步。由于报纸摇身一变成了杂志,计期也相应开始从第3卷起计(一年一卷),既点明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又表示了万象更新,从头开始之意。以后的事实表明,林泽苍的这次变招十分及时,大获成功。

《电声》1932年5月1日创刊,最后一期出版于1941年12月,发行时间长达十年,几乎涵盖了整个30年代,其丰富的内容汇总起来,大体就是一部鲜活生动的30年代电影史。但也正因为它出版时间长,刊期多变(先后发行过日报、周刊、半周刊、月刊),又生不逢时,正处灾难深重的抗战时期,从而屡有停刊,导致散佚严重,几乎没有一家图书馆有完整收藏。

因此,《电声》十年来到底出版了多少期,始终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正确回答,不要说各人的文章错误百出,各家图书馆的记载互不相同,就是《电声》自己在最后一期(第10卷第5期)上标明的总期数:第1080期,也是一个错得相当离谱的数字。近日,终于看全了一份完整的《电声》,多年来的疑惑也一朝冰释。

《电声》在日报时期共出版了600期,时间从1932年5月1日到1933年底。改为周刊后,刊期从3卷1期起计,第3卷共出版了50期(1934年1月12日——12月28日);第4卷出版50期(1935年1月1日——12月13日),加上年末出版一期“岁暮增刊”(12月20日),实际共出51期;第5卷也出版了50期(1936年1月1日——12月18日);第6卷因抗战爆发,只出了32期(1937年1月1日——8月13日);第7卷出48期(1938年1月1日——12月23日),此卷在37期时改为半周刊,45期起又恢复为周刊;第8卷因“孤岛”时期物价飞涨,成本大增,难以维持,只出了38期(1939年1月1日——9月15日);第9卷更只出版了27期(1940年1月1日——9月27日);第10卷改为月刊,从1941年8月——12月,共出版了5期。

接着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电声》也因此宣告停刊。《电声》改为周刊后,除每年分卷外,每期还有一个总期数,如第3卷出版了50期,总期数就是601——650期,按此类推,第4卷也出版了50期,总期数应该是651——700期,但实际上刊物在计算总期数时出现了重大差错。4卷31期为681期,4卷32期应该是682期,但此期却误标为862期,且以后一直误标下去,到4卷50期标为880期,整整多了180号,而5卷1期也延续标为881期,从此一错到底。

阮玲玉(中国早期著名女影星)

阮玲玉(1910.4.26—1935.3.8),原名阮凤根, 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格丽·褒曼”,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毕业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

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的阮玲玉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后辍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有《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三个摩登女性》等。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但历经乱世战火,目前仅发现9部幸存。

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2010年,被美国CNN评选为“史上最伟大二十五位亚洲演员”之一。

阮玲玉主演的电影作品如下:

1927年 《挂名夫妻》

1927年 《杨小真》(又名《北京杨贵妃》)

1927年 《血泪碑》

1928年 《蔡状元建造洛阳桥》

1928年 《白云塔》

1929年 《珍珠冠》

1929年 《情欲宝鉴》

1929年 《劫后孤鸿》

1929年 《大破九龙山》

1929年 《火烧九龙山》

1929年 《银幕之花》

1930年 《故都春梦》

1930年 《自杀合同》

1930年 《野草闲花》1931年 《恋爱与义务》

1931年 《一翦梅》

1931年 《桃花泣血记》

1931年 《玉堂春》

1932年 《续故都春梦》

1933年 《三个摩登女性》

1933年 《城市之夜》

1933年 《小玩意》

1934年 《人生》

1934年 《归来》

1934年 《再会吧,上海》

1934年 《香雪海》

1934年 《神女》

1935年 《新女性》

1935年 《国风》

1.《关于1910年代民国演员我想说民国电影第一刊《电声》著名女影星阮玲玉荣哀特辑披露多幅罕见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910年代民国演员我想说民国电影第一刊《电声》著名女影星阮玲玉荣哀特辑披露多幅罕见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