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古代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在银幕和电视屏幕上大放异彩。
人们在观看这些古装影视剧的时候,除了被剧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所吸引,其实也被演员们的服装、饰品,乃至语言、发式等方面所折服。虽然影视剧中所展现的古代生活,肯定与真实的古代生活有差异,但却给很多现代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众多反映古代风貌的影视中,大家除了可以发现古人的衣服,具有宽袍大袖的特征之外,其实他们的发式也颇具特色。无论男女都有束发的习俗,而且还会在发髻上插一根簪子。这种形象会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种发式,就像一种另类的时尚风采。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男女,除了女性依然在留长发之外,男性早已经摆脱了长发的束缚。这主要是因为头发长得太长,不仅要花费时间去清洗和打理,而且对于头发比较厚的人而言,头发的重量也会让颈部压力增大。
但是在古代社会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人“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笔者认为古代人以不损伤身体,作为爱护身体、敬爱父母的标志。其实所体现出的朴素情感,就是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的孝义。
所以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小孩,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孝道教育,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的身体特别爱惜,而且也推此即彼的更加孝敬父母。
他们从出生之后就一直不剪发,等到十五岁的时候就要“束发”。这其实也是从“总角”,至成童之年的一个重要标志。
看发型识别古代小孩年龄
东晋名士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有云:“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指的是老年人和儿童,尤其是“垂髫”更是生动的写出了,古代男孩尚未束发之前的发式。
晋代文人潘岳在《藉田赋》中说:“垂髫总发。”这句话中所说的“垂髫”,指的是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事实上古代小孩从出生之后,不仅没有剪胎发的习俗,而且还会告诉孩子要爱惜自己的头发,等到一定年龄之后就可以束发了。
在古代人的思想中,从降生之后身体上的任何器官,都属于爹娘赐给自己的珍贵宝贝。所以一旦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发肤,那么就是对父母的大不敬。《孝经》中曾有:“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大意为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无论自己居于上位还是处于贫苦的境地,都不应该骄傲或者自卑。因为孝敬父母不看个人地位,而是看自己有没有孝心。在古代事亲至孝思想的影响之下,下至刚出生的婴儿至上黄发的老者,都不会轻易剪掉自己的头发。
如果从这个层面去分析,可以得知只要看古人的头发,其实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年龄。而这一点在小孩子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小孩子在15岁之前虽然不束发,但是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发型或发饰。只要大家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其实就可以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年纪。
一、“束扎发髻”的起源历史
1.起源于商周,成型于两汉
按照古代人对发型的要求,小孩子从出生一直到束发之前,不同年龄段的发型有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都具有一定标志性,可以说这种标志性是古代社会中的共识。当成年人看到一个小孩的时候,通过发型,就可以大约了解他的年龄。
由于古人的年龄一般都不用数字表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用年龄称谓,来代指一个人的具体年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文雅,毕竟在古代社会直接说出别人的名字,其实是一件既不雅观又不礼貌的做法,这一点其实与现代社会比较类似。
年龄称谓一般都与发式息息相关,这种以称谓称呼年龄的做法,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汉朝时期的《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说的是男孩十五岁时束发进入太学,就可以像大人一样学艺,同时也可以履行成年人才有的大节。
关于古代小孩的发式和年龄,在《礼记·玉藻》中,就有比较详实的记载:“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借用孔颖达疏的说法,指的是身穿汉服的束发男子,这其实也是“束扎发髻”的重要记载。
其实,关于古代男孩束发起源,除了有商周说之外,其实还有一种论调认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来束发的骨器、类似于玉簪的玉器,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束发的习俗了,虽然这种说法的考古证据并不充足,但大家也不能否认真实性的存在。
2.汉代束发习俗,更为完备、有礼
生活在汉朝时期的男孩,在成童之年也就是15岁的时候,第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束发为髻。事实上这种习俗与现代,社会中的成年礼大体一致。只不过现代社会中18岁才算成年,但是在古代15岁就已经可以结婚生子。
西汉文学家贾谊《新书·容经》有云:“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笔者认为从这句话中,表露的信息可以得知,古代小孩九岁时方可上小学,而此时的发型应该是“垂髫”。
等到“束发就大学”时,其实就已经年满15岁了,这一点与《大戴礼记·保傅》中所言如出一辙。
汉朝人将束发当做一种礼节,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年满15岁就算成年。而在成年之后就应该“知礼仪”,这才是古代人遵守的道德准则。
唐代诗人鲍溶有《苦哉远行人》诗云:“去时始束发,今来发已霜。”,过去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遵照习俗束发,只不过现在头发花白了。
说明在唐朝时期,束发也是一种流行元素,并且也是由童年走向成年的一个标志。
而生活在南宋时期的陆游,则在《上执政书》中写道:“某小人,生无他长,不幸束发有文字之愚。”。
这句话中的“束发”其实说的是,陆游在少年时期的束发经历。笔者认为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文人,在反复强调束发的同时,其实也暴露了自己的年龄。
二、看发型识别小孩年纪
生活在古代生活中的老百姓,能够有读书机会的人其实并不多。用年龄称谓代替年龄的做法,其实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文雅。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孩子,其实根本不在乎用数字报出自己的年龄。所以笔者认为看发型识别小孩年纪,只是一种小范围的称呼而已。
从襁褓至耄耋,人生已经过去了八九十年,由于古代社会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再加上当时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所以真正能够活到耄耋之年的人寥寥无几。即使古人能够活到40多岁,其实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长寿。
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影响之下,无论是小孩还是耄耋老人,都会特别珍惜自己的头发。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领导者曹操,曾经因为惊马而践踏麦苗,为了表达自己的赎罪心理,他不惜“割发代首”彰显自己的罪过。这种做法实际上比杀头还难受,毕竟曹操从此背上了不孝的骂名。
笔者认为用一些比较文雅的名词,去代替小孩子的年龄数字,其实也是古人对孩子们的一种真爱。毕竟在怀孕率较高出生率较少的环境下,能够出生并健康成长的孩子,绝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人们才更加爱护这些小孩。
(1)垂髫、总角
“垂髫”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但却在《桃花源记》中得到传承。“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出了老人与孩子的天伦之乐。“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则是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垂髫通常可以指代男孩和女童,如果是女孩年龄范围大概为3-7岁。在古代社会,如果看到小孩没有束头发,那么大概的年龄范围,基本上会在3-14岁左右。因为十五岁的时候就要束发,并且还要举行所谓的成年礼。
而“总角“则可以指代,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儿童的头发,一般都会分为左右两半,然后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样子就像两个羊角,所以才会有“总角”之称,事实上“总角”少年距离束发已经不远了。
(2)束发
简而言之就是将头发盘在头顶挽成发髻,束发的年龄阶段为15-20岁。现在社会中15岁还只是个孩子,在这在古代社会却可以成家立业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束发,是古代男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将曾经的总角束起来,以此宣布告别童年。
明代大儒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言:“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简而言之就是他在15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束发两个字对于古代男性来说,记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自束发开始他们就离童年越来愈远,并且开始憧憬成年之后的乐趣。
(2)幼学、弱冠
如果从笼统意义上去分析,幼学一般指的是9-10岁。现在在古代社会这个年纪,一般都是小孩子进入学堂的阶段。
而弱冠则是在束发之后的关键期,一般代指20岁。而在这个年纪一般就可以戴成人帽子,表示已经迈入了成年人的阶段。
但由于此时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完成,所以用一个“弱”字来表示,已经成年但尚未强壮的男子。《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
从这句话中其实就可以了解到,弱、冠虽然都是几代20岁,但却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笔者认为通过古代小孩,不同年龄段的称谓来看,其实代表的是古代人的成长过程。从束发之后人们就迈入了快车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结 语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因为童年的质量直接决定未来的生活。虽然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小孩,无法知道童年对成年之后的影响,所以他们只是按照自然规律在生长。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古代小孩,其实都有着独特的发育特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咿呀学语,再到垂髫、总角、束发、弱冠,其实就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只要大家能够多了解年龄称谓,其实就可以通过小孩的不同发型,一眼看穿他们的实际年龄和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
《古代年龄称谓说>
《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
《古代年龄"称谓"种种》
《古代年龄称谓涵盖了一生的智慧
1.《.汉朝短发怎么梳看这里!古人发型趣谈:“束扎发髻”起源于何时?看发型就能识别小孩年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汉朝短发怎么梳看这里!古人发型趣谈:“束扎发髻”起源于何时?看发型就能识别小孩年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