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文人不能尽到才能,所以经常教他们分散在阿尔特米西亚。
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自古文人多狂妄,却多风骨敢担当。一代名臣范仲淹居庙堂之高,不忘忧其民,“先天之忧而忧”,南宋名臣文天祥慷慨赴义“留取丹心照汗青”,哪怕是身处囹圄之中的谭嗣同,临终之际依旧高喊出“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
这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儒”的风骨,这也是孔门弟子所追求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然而当“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驾鹤仙去之后,这种传承了千年的风骨也似乎随之消散,难以捉摸到它的身影。
高中毕业的北大教授
民国一个军阀混战,充满了恐怖与权力斗争的年代,但也是一个百家争鸣,孕育了无数大家的时代。
文化之鼎盛,思想之开放,言论之自由,真理之辩论。也许可以为了心中那一点触不可及的理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总是有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食古不化满口之乎者也的辜鸿铭,“衣带渐宽终不悔”读书三境界的王国维,追求新文化的胡适、朱自清,中国共产党的引路人陈独秀、李大钊,经济学家马寅初等等在不和谐中共处,在三观不同的世界里共存,而目的就是为了为中国寻找出一条新的道路。
如果说当下的我们有着当下的中国梦,那个时代的他们则在心中都有着一颗旧中国的富强梦,被称为“狂人”的梁漱溟也是其中的一个。
要追溯起来梁漱溟还是忽必烈的后世子孙,只不过到了清朝末年,梁家早已没有了祖上的显贵,梁家所认可的正统,也自然是爱新觉罗家族所执掌的大清帝国。
梁漱溟的祖父梁承光曾追随左宗棠剿捻,任职山西。其父梁济曾在清廷任职内阁中书十余年,亲眼见证了清廷的倾颓和民国的诞生。
梁济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在这一点上或许对梁漱溟有着比较深的影响,或许正是父亲在古典文化上的涵养,也促就了梁漱溟民国大师的地位,等到梁漱溟上学的时候,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私塾教育走到了尽头,转而迎来的是西式的学堂。
1911年宣统退位,梁漱溟的求学之路也止步于此,恰逢顺天中学毕业的他,也就只拿到了中学毕业证。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于知识的向往,也不影响他从中西方的典籍当中汲取营养,受家族欢迎的影响,在毕业的第二年梁漱溟便开始研究佛学。
佛是虚无缥缈的,若离若即之间看得见却又摸不着。佛经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
在研究佛经的日子里,梁漱溟深深的被这种出世的哲学所吸引,并且有了出家的打算,开始断荤食素,说起来梁漱溟的高寿或许和他常年吃素有一定的关系。
1915年,刚刚22岁的梁漱溟已经在当时的刊物上发表了不少的文章,特别是透过佛法所领悟的哲学思想,让这个年轻人在民国的哲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正是这个原因,梁漱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刚刚接过北大校长职务的蔡元培。
蔡元培曾多次登门拜访,请求梁漱溟在北大开课,不过都被梁漱溟拒绝了。
直到两年后,再次出家未遂的梁漱溟才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请,在北大开授佛学哲学课。
时年24岁,高中毕业的梁漱溟,成为北大校园里最为年轻的教授之一,这在当下是很难做到的。
文人风骨,直抒胸臆
真正的文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言,你可以说他是狂妄,也可以认为他是自以为是,甚至可以批评他为荒唐,而梁漱溟更是直言:我若死,天地为之变色,历史为之改辙。但这就是古典文化培养出来的,中国文人独有的风骨和气概。
而正是这种风骨、这种气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真正的文人在批判中,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梁漱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真正的儒者。
1953年全国政协召开了一场扩大会议,梁漱溟正是其中的政协委员之一。会议讨论的重点放在了关于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上,对于党的工作报告梁漱溟有不同的意见,并且毫无隐晦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在会场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梁漱溟一个固执的文人,没有给毛主席留丝毫的面子,和毛主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至于激动的口无遮拦,双方都说了些不符合事实的言辞,也因此深深的伤害了他与毛主席的感情。
十余年后的“批林批孔”大会上,梁漱溟的文人风格再次展现,作为一个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度研究的学者,他对把批林和批孔放在一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且喊出了文人的最强音,“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随后扬长而去。
纵观梁漱溟的一生,他的这种性格从来没有改过,他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大的过错。
在他看来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在所有的争论中,他没有一丝一毫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在“两个凡是”的问题上,他也是第一个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的人。
学行合一,实践为本
梁漱溟一生有多本著作,而且每一本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但与当下不少坐在空调房里的学者不一样。问题不是靠脑袋想想就能解决的,也不是理想化的,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早在民国初期,梁漱溟就提出了治国要从乡治开始的理念,在他看来只有把乡村建设好了,国家才能够真的平稳,得到真正的发展。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宏愿,1923年梁漱溟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北大教授的工作,深入到乡村当中。
从山东到河南,再到南京到广东,梁漱溟在祖国的南北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每到一处他要做的就是考察当地的教育情况,兴办学校开展教育,从事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许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却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了。
梁漱溟一生有着多次想要出家的打算,但最终都因为离不开俗世的牵绊而落空,也许这就是他的人生,总不能因为个人的意愿所转移。
1988年95岁的梁漱溟踏上了去往西天极乐世界的路,倘若他能够看到当下的中国,何尝又不是一种欣慰,如今的乡村,再也不是他记忆里的乡村。
1.《24岁的民国青年看这里!民国狂人梁簌溟,24岁成北大教授,直言:我若死,天地为之变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4岁的民国青年看这里!民国狂人梁簌溟,24岁成北大教授,直言:我若死,天地为之变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