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华宪
夏天是16个国家时期匈奴铁佛赫联活泼建立的政权。
赫连氏本是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高攀和汉朝多次和亲的关系,逐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汉赵,后附前秦。及前秦苻坚灭亡代国后,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就是现在的陕西北宁夏一带)。但自淝水之战以后,苻坚的前秦很快瓦解了,这个刘卫辰趁机发展势力,牢固占据着朔方之地。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崛起的北魏杀了刘卫辰,其子刘勃勃(赫连勃勃)投奔后秦,当上了安远将军,刘勃勃是一个心狠手黑的家伙。晋义熙三年(407年)刘勃勃袭杀自己的老丈人、后秦高平公没弈干,而后吞并了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称王后,决定不姓那个丢人现眼的刘姓,改回自己原来的姓——赫连,叫赫连勃勃,因为匈奴自称是夏后氏后裔,所以建立的王朝称为夏朝。赫连勃勃于407年(东晋义熙三年)建国后,新建统万城(今陕西榆林西南,至今遗址尚存)作为国都,称霸河套平原,向南占据长安,兼并了原属后秦的部分国土,雄居西北。425年赫连勃勃病亡,太子赫连昌即位,就在太子即位的前前后后,他们兄弟辈中为争权夺位兵刃相见,闹得不可开交。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此时他年仅18岁(就是一个中学生),登基才三年,青年英才,雄才大略,他听说大夏内部不稳定,就想乘机吞并它,如果成功了,就算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太尉长孙嵩说:"统万城坚不可摧,夏军拼死守城定能以逸待劳。同时,我们北方的劲敌柔然(族名),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如果乘虚来进攻咱们的首都平城(山西大同),可吃不消啦!"太常卿崔浩则竭力赞同进军大夏,长孙嵩坚持己见不服气,两个人大声地吵嚷起来。拓跋焘大怒,借机揪住长孙嵩的贪污枉法的劣迹,怒声斥骂,又命令殿中武士按着长孙嵩的脑袋往地上磕,撞得地咚咚响。长孙嵩是历仕四朝的老臣,受不住这样的侮辱,最后勉强认错,同意攻夏。
随后,魏军分几路攻入大夏,拓跋焘亲自带领轻骑两万,准备直捣首都统万城。这支主力军从平城(大同)到了君子津(今内蒙古清水河西北),正临隆冬季节,气温突然下降,北风怒号,波涛汹涌的黄河,一下子冻了厚厚的冰,真是天赐良机,魏军从冰上飞越而过,五天就逼近统万城。夏王赫连昌正在王宫里过冬至佳节,正与群臣欢宴作乐,突然听说魏军到达的消息,浑身一个激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呆若木鸡。
幸好魏军在离城还有三十多里的地方驻扎下来。赫连昌定神后,弄清楚了这不过是一支不大的队伍,就率军迎战。一经交锋才知道,好家伙,北魏太武帝亲自带领大军而来。魏军犹如猛虎扑羊,势不可挡!夏军惊慌失措,大败而回,仓惶逃回城中。城门还没有来得及紧闭,拓跋焘的一个卫士叫豆代田的,一马当先,带着一批勇士冲入城里,在宫门放起火来。这时守城门的夏军赶紧关上城门,魏军后续部队无法进入,豆代田等人寡不敌众,却也杀开一条血路,从城头跳下,返回大营。拓跋焘大大夸奖豆代田冲入夏宫的勇猛,当即拜为勇武将军。拓跋焘当机立断赏罚分明,年轻有为啊。
统万城非常坚固,尤其在严冬更难进攻。第二天,魏军分兵掠夺城外百姓,杀死并俘获了数万人,获得牛马十余万头。拓跋焘对将领们说:"这城暂且没法攻下来,以后做好攻城准备,再和诸位来拿它吧!"于是,带着一万多户居民随军撤回平城。
另一支魏军顺利攻占了大夏的长安,赫连昌派自己的弟弟赫连定带了两万精锐队伍,要去夺回长安,两军在长安城外对峙。拓跋焘觉得机会又来了,统万城去夺长安走了两万精兵,兵力减弱,决定乘机再去进攻。他先派出人马砍伐树木,制造攻城的工具,又派一支队伍到君子津架设浮桥,准备再次西征。
过了半年后的427年五月,魏军又从平城出发,三万骑兵为先锋,三万步兵为后继,另有三万士卒专门运送攻城工具。他们飞速从浮桥上跨过黄河,在统万城东北六百多里的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筑了一座城。拓跋焘下令留下辎重,轻骑三万冲向统万城。行前,臣僚们都劝谏道:
"统万城非常坚固,不是一朝一夕攻得下的。不带营幕和粮食,到那时攻城攻不破,撤退又没有一点充饥的,怎么得了?不如等待步兵以及攻城工具,一块儿前进吧!"
按说大臣们说法有道理,可是,英年雄主拓跋焘却说:"打起仗来,攻城是下策,非到逼不得已时才围而攻之。如果骑兵和步兵、攻城工具齐头并进,敌人一定畏惧退缩,坚壁清野,决心坚守。倘若那时不能很快破城池,粮食也吃完了,士兵也疲乏了,城外捞不到可以下肚的,那才真正进退两难呢!不如轻骑直达城下,敌人看到步兵和辎重没有来,必然轻敌,我再设计引诱他们出城而战,就可以歼灭敌人。"
按着拓跋焘的计划,魏军骑兵飞速前进。
魏军逼近统万城,将大部分骑兵埋伏在深谷中,只有少数人马兵临城下。拓跋焘这时得到情报:"赫连昌听说魏军再来,派人去召回反攻长安的赫连定。可是,赫连定认为统万城坚不可摧,绝不可能一下攻破,再说,攻打长安也半年了,现在撤回去,前功尽弃,他要等打败长安魏军再回师统万城。那时内外夹攻,魏军必定束手待毙!赫连昌听信了弟弟的计谋,一心坚守统万城。"
拓跋焘得知了赫连昌坚守城池,不出城作战,不免焦急起来,便将城下少数的魏军撤回,以示虚弱。同时,派出五千骑兵在城外部落抢夺牛羊和粮食,供应军需。
统万城内的赫连昌严阵以待地和魏军就就这么耗着。这一日,有几个"因罪逃亡"而投夏的魏军士兵,到了城内,再看看这几个人,个个面带菜色,有气无力,这几个人说:"魏军早就没粮食吃了,士兵靠四处挖野菜度日,辎重还在遥远的后面,如蜗牛般过来,步兵也还没上来。"根据这些情况,赫连昌大喜!感到天赐良机,决定趁机袭击魏军,活捉拓跋焘。于是他一声令下,三万夏军冲出城来,准备一鼓作气消灭魏军。
魏军先锋长孙翰等劝拓跋焘说:"夏军来势很凶猛,我们暂且回避一下吧!"拓跋焘暗自窃喜,说:"我军两千多里跋涉而来,就是要一举全歼敌人。担心的就是他们不肯出城,如今他们倾巢而出,真是我想要的,我们还讲客气吗?"拓跋焘仍是坚持原来的战术,不去硬拼,他伪装向西北逃跑,牵着夏军鼻子走,等他们疲乏后再趁机反扑。
夏兵分为两翼,一边呼喊着,一边追赶包抄。跑了五六里路,天气骤变,刮起了东南大风,黄沙夹着雨滴,铺天盖地而来,刮的天昏地暗。拓跋焘的一个随行官员说:"风雨随着敌人压向我们,这是天不助我!将士们现在又饥又渴,怎么能打仗呢?还是撤退吧,来日再战!"大臣崔浩在旁边大声训斥说:"这是什么话?我军定下必胜的战略,不远千里而来,怎能禁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敌人现在疯狂追赶,没有留下后备,我们正应分兵绕道到敌人背后发起进攻。
那时,风雨反为我们助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拓跋焘非常赞同,立即下令,将轻骑分为左右两队,绕道夹击夏军。就在此时,拓跋焘身上中了流矢,他带着流矢身先士卒,奋力杀敌,魏军将士都被拓跋焘的勇敢感动了,更是拼死冲杀不止,那真是以一当十,忘死战斗!夏兵终于全军溃退。
魏军一鼓作气,追杀夏军至统万城北。赫连昌被追得晕头转向,来不及退入统万城,而逃向西南,直奔一千多里外的上邽(今甘肃天水)。
统万城内乱成一团,拓跋焘和魏军没有遇到抵抗就进入统万城,俘获夏的王公、将校、后妃、宫人及家属几万人,战马三十多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其他珍宝、车旗、财物更是无可计数。拓跋焘稚嫩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当初,赫连勃勃建筑统万城,宫内亭台楼阁非常高大,栋梁和亭柱上都雕镂着图景和画像,宫室内到处铺挂着绮丽的绣缎,穷奢极侈。拓跋焘看后对左右臣僚们说:"这么一个小国,就这样浪费民脂民膏,怎么能不亡国呢?"
随后,魏军由司空奚斤带领,进攻逃往上邽的赫连昌,两军相持半年多时间,赫连昌终于战败被俘,送到平城。其弟赫连定就在平凉(今陕西华亭西)即夏王之位。
后来,赫连定多次被魏军击败,最后被占据黄河、洮水上游(今甘肃、青海间)的吐谷浑部所灭,大夏立国共二十六年而亡。
1.《【.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西北夏朝兴亡二十六年始末,令其土崩瓦解的原因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西北夏朝兴亡二十六年始末,令其土崩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