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原来是皇帝身边的大臣组成的机构,刚开始掌管政务的时候,一度是全国政务中枢。
隋唐三省六部制正式形成后,三省共同作为中央朝廷的最高行政机关,行使相权,具体又有所分工。
其中,中书省是各种政策的决策部门。往往由中书省制定各种政令,写成奏章上呈皇帝。得到皇帝认可后,奏章又转交门下省。
门下省负责对政令及皇帝诏令的审查,具有“封驳”之权,即反对权。如果门下省不批准,则皇帝诏令和中书省政令均不算数;如果获得门下省批准,便是合法的诏令,称之为敕。
尚书省则为敕的具体执行者。接到门下省转来的敕令后,尚书省会按照敕的内容,分交六部具体部门去办。
可以看出,中书、门下两省对政令起决定作用。因此,在制定政策时,皇帝往往召集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共同商议。故在唐代,两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侍中被视为真宰相。
唐代中后期,皇帝逐渐任用三省之外的人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为事实上的宰相,三省地位变轻。至唐末期,藩镇割据,三省已无实权。
至宋仍设有三省制度,但尚书、门下两省基本无权。中书省掌管行政大权,与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代,门下、尚书两省皆废,原属尚书省的六部划归中书省。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明代初设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由此,三省不复存在。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隋朝 三省,干货看这篇!三省的职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隋朝 三省,干货看这篇!三省的职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6390.html